余明秀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低效学习的问题自然而然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习倦怠、学业情绪问题是由于低效学习产生的普遍存在的消极现象,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往往会被削弱,妨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亟需采取措施提高并且改善由学习效率低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依据已有的研究进一步厘清高效学习外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效能低下的问题,试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加自如和高效。
关键词 学习效率 高效学习 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7年10月27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习主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那么青年们如何兴如何强,这就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有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问题不仅是国家关注也是社会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李淑文的研究发现,认为自身的学习效率一般的占62.2%,另外,有20.6%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学习效率较高或较低,还有4.1%的学生认为自身学习效率很低,只有3.1%的学生认为自身学习效率高。可见,学生学习效率总体来说还是存在问题的。目前很多学生埋头苦干,起早贪黑,把时间大部分都花在学习上,但收效甚微,为了改善如此窘境,本文旨在从生态系统理论着手做些有益的探讨。
1学习效率的概念
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学习效率既包括量方面意义的效率,也包括质方面意义的效果,即指在学习时,速度和效果的兼顾。另一部分认为学习效率是学生在学习时消耗的时间、精力与所获得的知识数量和质量的比,它探讨的是怎么样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好的知识、较强的能力或形成良好的品质及非智力因素。本文认为学习效率是相对概念:一样的学习结果,谁用的时间较少,则谁的学习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好而且多样的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率既有量的指标,即单位时间内学的越多越好;又有质的要求,即对每个知识点不仅要记住还能灵活运用。因此,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以及学习主体的学生都不仅要关注学到知识的多少还要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2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
2.1微系统(双向影响的系统)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很大作用。已有研究证明积极的教养方式能使学生更自信、更少表現出倦怠行为,而消极的教养方式更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Shin,Lee,Kim,&Lee,2012 );有许多研究表明,孩子并非单方面地、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来自父母方面的影响,孩子的性格 、问题行为以及其它心理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他们与父母关系的建立,也会影响到父母将采取何种方式及态度对待子女(张晓,陈会昌,张桂芳等,2008)。
学校作为学习的场地,学生和教师是不可或缺的两大主角。首先,老师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有着默化潜移的作用。有研究者探究了教师的支持对学生学业成果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Sit,Braman,Kerr,& Lindner,2013)。教师作为个体学习关系最亲密的人,对其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其次,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各种需要的发展最为迅速,孩子们渴望他人的尊重,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伴影响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同龄人在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由于青少年心智发展的不成熟,如果在他们的同伴群体中有问题行为的同伴居多,那么他们更容易受到消极同伴群体的影响,出现消极的发展结果(如逃学、犯罪等)。以往研究表明,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等与该校学生所获的成就有一定的关系。综上,院校作为学生的第二家园,对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2.2中系统(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
由微观系统我们可知家庭、学校这两大场所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研究者表明,它们并不是独立的影响着学生,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父母情绪、行为会影响孩子,孩子进入学校,孩子的情绪、行为会对老师、同伴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学生在学校接收到来自同伴、老师的东西,放学后回家会在家里表现出来对父母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3外系统
外层系统一般包含:父母的工作场所、家庭所在的邻里社区以及院校各个部门。对于该层次的影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无法选择。比如,家庭所处的邻里社区,这个社区的人文环境、邻里关系等学生都无法选择,只能接受,这就会发生如中国传统故事“孟母三迁”里的情形。
2.4宏系统
根据该理论可知,宏观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首先,中国的教育给学生灌输的一直都是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大而空泛的理念,这就给学生一种望而却步的想法,使之缺乏积极性。其次,中国虽然大力改革教育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从现实来看,中国人习惯于以结果看输赢,从古至今、从家长到学校看重的还是结果,因此,孩子们也只重视结果,越学越累越学越疲倦,最终引发一系列诸如自杀、辍学等事件。最后,在中国,上一代喜欢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理想寄托给自己的下一代,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也不在乎孩子真实的想法,致使其生出厌世、厌学等想法,妨碍孩子的成长。
3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途径
根据发展心理学可知,中小学学生在其成长阶段因其“三观”还不稳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家长、老师等的引导,需要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供其学习。
3.1学校
在认识到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之后,学校就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学习。首先,学校班级里的学习硬件要齐全、桌椅高度要合适、光照要合理以及座位排列要科学。其次,学校从上到下要营造文化气息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氛围,定期举办全校或班级为单位的读书等活动,鼓励并激励学生学习。
3.2教师
黄慧静、辛涛的研究表明,教师特定行为、教学的筹备、对成绩的态度、对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及多媒体的使用确实能有效影响美国和瑞典学生的成绩。因此,可知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
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的研读教材,提炼出重点难点,把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用所教年龄段学生能听得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磨课摸索;学生感到胜任某种任务才能产生自豪感才会受到内在激励,远超学生能力水平的任务只会让学生有抵触和恐惧学习的心理出现,因此,教师在开展任务前必须清楚的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此外,仅限于教材的内容学习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适当补充材料。
上课时, 首先,教师要学会营造学习氛围,善于旁征博引,学会用故事引入等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将引导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将方法浸透于各个学习环节之中,;最后,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改变,如果一位教师持有强烈的教的动机,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可能表现出强烈学的动机(Dornyei 2011),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自己积极向上、热忱的一面展现给学生,用自己好的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
课后,教师对于自己布置下去的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给出反馈信息,但要注意的是教师给出的反馈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要揣摩错的原因;要求学生要有目标有计划,指导学生去制定,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制定的目标计划要具体可行,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教师要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当完成的较好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内归因“你努力了所以有回报了”、“你的方法适合你所以事半功倍”等,如果计划未能完成或未能按时完成,这时教师要和学生探讨原因作出调整并提醒学生不要把一切归为外部原因,要从自身找原因,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够也可能是毅力不够。
3.3家庭层面
首先,家长要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近况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其次,家长在家里要给学生一个有爱的氛围,给孩子自己的空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明白求同存异的重要性;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做事认真态度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不要只要求孩子,在要求孩子自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18/content_41754142.htm,2017-10-27.
[2] 李淑文.中学生学习效率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1):54-56.
[3] 马淑杰.高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差异[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 趙丽娟.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及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39):162-164.
[5] Shin,H&J.Lee&B.Kim&S.M.Lee.Studentsper-ceptions of parental bonding styles and their academic burnout[J].Asia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2,13(03):509-517.
[6]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母子关系、师生关系与儿童入园第一年的问题行为[J].心理学报,2008(04):418-426.
[7]Ainley,M&C.Matthew&R.Nicholas.Students tasks and emotions: ide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motions to students' reading of popular culture and popular science text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5(15):433-447.
[8] 黄慧静,辛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一个跨文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57-62.
[9] Do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 Harlow: Longman,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