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6-11 14:35刘悦万宁
知识文库 2019年8期
关键词:预科导图散文

刘悦 万宁

当前,我国主要在边疆地区或者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预科教育。预科语文旨在加强不能满足大学本科学位要求的学生的语文基础,使其达到大学本科录取要求。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图像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一种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重点讨论了思维导图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当前,对思维导图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足。具体表现为:以“思维导图”、“预科语文”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只出现了思维导图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也仅有几篇有关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献,而内容着眼于对思维导图的深度剖析,并未有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从预科语文的教学目的来看,预科语文主要针对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在预科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通过图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或者外国留学生记忆基础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应当加强思维导图在预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1.1 思维导图的涵义

对于思维导图,其概念提出者托尼·伯赞给出这样的定义:“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自然、基础、易被大脑接受规则,使用色彩,从中心散发出来的自然结构,有了它,我们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思维导图包括思维地图、概念地图、心智地图、树枝图、树状图、脑图以及脑力激荡图等。夏洛克的思维宫殿就是典型的思维导图:通过运用灵活多变的技巧,以图像的形式表示主题关键词语与其他相关内容之间的隶属关系,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其他相关内容之间的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强调“图像记忆”与“发散性联想”。对不具备抽象性语文学习思维的学生而言,“图像记忆”可帮助其记忆抽象性知识;对不具有创造性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学生而言,“发散性思维”可帮助其进行创意性的“头脑风暴”活动。

1.2 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使用中央图形与主题关键词表示思维的起点;其二,以中央图形与主题关键词为中心,以线条的形式向外延伸,逐渐形成各级分支,第一次延伸为一级分支,第二次延伸为分支,重要性层层递减;其三,在分支上使用关键图形与联想关键词表示思维的发散过程,并按照思维的发散过程逐层表示;其四,各分支延伸的起点为思维的连接节点,逐层延伸最后形成一个类似于树状的结构。由此,我们可以说,树状结构为思维导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抓取主题关键词与各级联想关键词,使用线条将其连接在一起,并运用鲜明的色彩突出具体内容。例如,在构建西游记人物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以性格为主题关键词,以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为一级联想关键词,以具体的性格表现为二级联想关键词,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将其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西游记人物性格导图。

2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1 构建詞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

构成完整语文句子的基础就是词汇,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通过构建词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在构建词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语音系统以及词汇系统,使学生明确汉语的音素、音节、语素以及词汇的构成。例如,在天气主题词汇教学中,教师初步建立相应的词汇思维导图:确定天气预报为中心关键词,蓝色矩形为中央图形;以天气、今天天气、季节以及气温作为一级联想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对一级联想关键词进行拓展,补充思维导图,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过了有关天气的词汇,有谁能说一说有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词汇呢?”采取积分制的形式,学生说出正确的天气主题词汇,计两分;说出错误的天气主题词汇,计一分,对积分最高的前几名学生予以精神鼓励。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错误发音以及错误词汇构成予以及时纠正。然后,将学生补充的内容作为二级联想关键词,并对初步建立的天气主题思维导图进行逐步完善,绘制出完整的天气主题思维导图。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教师还可在构建词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构建汉字思维导图。例如,以某个偏旁部首为中心关键部分,以包含这一偏旁部首的汉字为一级联想关键字,以这些字中去掉偏旁部首的剩余部分构成的汉字为二级联想关键字,以二级来联想字为主体,对此进行拓展延伸,使之成为三级联想关键词,从而实现学生词汇量的提高。

2.2 构建语法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语法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法教学,通过构建语法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在构建语法思维到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词法系统与句法系统,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结构。汉语的词法以词类和词性为主;汉语的句法以短语结构、句子基本成分及主干为主。汉语不同于英语,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变化并不大。而且,汉语词汇、短语以及句子在构成结构方面遵循的规则具有一致性。此外,汉语的语言结构较为复杂,同一类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其中会出现大量的数量词以及语气词。为了理清汉语的语法结构,需要构建汉语语法思维导图。以文言文的句法思维导图为例,确定文言文句式和用法为主题关键语句;知识梳理、学法指导以及总结升华为一级联想关键词;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固定句式以及倒装句等具体的句式作为学法指导与知识梳理的延伸,以命题特点、知能提升与学习误区作为总结升华的延伸,即二级联想关键词。然后,根据不同句式在文言文语句结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二级联想关键词进行细化,如将倒装句细化为主谓倒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做壮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四个部分;将省略句细化为兼语省略、介词省略、量词省略以及宾语谓语省略等四个部分,以相应的解释作为细化之后的分支,逐步完善文言文句法思维导图的构建。通过语法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汉语语言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增强自身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3 构建阅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谈过构建阅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思维了解。在构建阅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内容梳理阅读文本结构,并绘制符合阅读文本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深度理解阅读文本。以散文阅读思维导图为例,确定阅读文本题目为主题关键词;以散文结构、线索、主旨、人物特点、景物特征、感情基调、散文大意、作者观点、表现手法、创作背景、散文特色等作为一级联想关键词。先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通读散文,使学生在通读散文的过程中了解散文的基本内容,概括散文大意,明确散文的情感基调;然后带领学生精读散文,确定散文的结构、主旨,梳理出散文作者所用的表现手法以及散文中的人物特点或者景物特征,探索散文作者的观点或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接着带领学生再读散文,引导学生学习散文的写作手法,使学生了解所学习散文的特色;最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作出散文阅读文本的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阅读文本。

2.4 构建写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

写作是学生必須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写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在构建写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审题,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散,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并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基于写作素材构思习作的具体结构,通过思维导图体现习作的结构及脉络;按照思维导图,使用流畅且优美的语言表达构思的所有内容,形成文字段落,并对行文进行完善。例如,在《四季的色彩》写作教学中,学生通过审题明确了习作主题为色彩,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与四季的颜色作为写作素材,理出具体的写作思路为“开头引出四季颜色——介绍自己喜欢的颜色——描述四季的颜色——结尾赞美四季,使用拟人与比喻的写作手法”。基于此,学生构思《四季的色彩》的结构,并通过思维导图体现出来。在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中,四季的色彩为主题关键词,开头、我喜欢的颜色、四季的颜色、结尾以及修辞手法为一级关键词,对一级关键词的联想为二级关键词,对二级关键词的拓展为二级关键词的分支。最终,形成了文字段落。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将这些文字段落组织成了一篇完整的习作。

3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形成语文学习的知识网络。学生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语文词汇,也学到了语文语言的组成结构,还提高了阅读分析能力与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此外,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延伸主题关键词,使碎片化的知识呈现出有序性,在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探索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

4 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性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其主要特点就是树状结构。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预科语文教学时,需要构建词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构建语法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构建阅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构建写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预科导图散文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