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玮
大数据时代下,加快传统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速度,向移动化及数字化方向转变,重新定位图书馆馆员的岗位角色,而交互性、快速式及实时化的图书馆协同服务场景要求馆员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主动转变自身理念不断增强信息素养,熟练掌握大数据管理技能,做到重塑自我及面向未来,确保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就提出具体的信息素养提升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自2011年大数据概念被首次提出后,尚未形成确切定义,往往被认为是无法短时间内使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进行数据抓取、数据管理、数据处理的集合。同时,大数据演变发展属于历史过程的范畴,与人们日常生活日常生产间关系密切,通过分析数据基本可实现细节化测量人类情绪及行为的目标,换而言之充分发挥大数据量化信息的作用能推测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生产间行为情绪。公共图书馆作为网罗知识搜集信息的重要来源,于大数据时代下全面分析其技术特征及特点,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馆员培养措施,真正意义上服务于受众提供更多海量信息选择,是传统图书馆信息无法替代无法比拟的优势。相较于传统图书馆信息来源可靠性、目标纯粹性及信息来源准确性,海量数据中重复无用数据较为庞大且数据价值密度相对低下,而如何甄别处理无用数据,是图书馆馆员所面临的全新挑战。鉴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 丰富馆藏资源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涌现出大量具有典型大数据时代特征的新型文献资源。除去正式出版纸质文献资源及数字化文献资源外,各种类型数字化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且数据量级日趋增长,造成所涉及的信息范围不断扩大且数据类型更为多样。同时,按格式类型,文献资源格式可分为卫星地图、三维虚拟、动画、视频、音频、网页、富文本、超文本、图片及传统文本,一定程度上丰富馆藏文献资源类型。大数据技术及理念的出现带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模式管理模式的革新,优化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为建设出读者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资源评价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2 拓展服务空间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处于持续升级优化的状态,以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能灵活运用海量数字化出版资源,向用户提供多场景、专业化、定制化、个性化及精准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及相关衍生服务,成为专题服务或学科服务的信息支持,开拓文献资源服务工作领域,例如:学科专业文献大数据服务、文献大数据情报分析、文献数据互联网开放存储服务、文献数据互联网远程传递、文献数据下载获取、网上文献数据检索、文献数据虚拟参考咨询及移动图书馆服务等。此外,即便云计算及数据挖掘技术削弱公共图书馆信息中心地位,但是大大提升其整合服务能力,摆脱以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服务的限制。
1.3 升级读者需求
从公共图书馆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下读者角色向用户角色转变,换而言之广大城市居民均属于读者或用户范畴,不止需要重点关注服务对象阅读需求,更需要关注服务相关联其他潜在对象的阅读需求。同时,从读者用户角度来看,数字化远程网络线上服务弥补原有读者与图书馆间沟通方式或对话方式的不足,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再停留于基础化服务或标准化服务的层面,提供更为便捷自主的阅读服务。即便大数据时代下用户可通过移动终端等线上网络渠道获取丰富数字文献资源,但是追求线下良好场景体验及过程享受逐步成为用户步入图书馆的动力,客观上要求公共图书馆适当开展文创体验消费。
2.1 管理理念陈旧
从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来看,大部分馆员管理理念相对传统陈旧,无法与大数据时代要求相吻合,停留于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层面,其行政色彩较为浓厚且其管理使命仅仅为以馆为中心以书为中心的被动式阵地服务阶段,过于重视保管存储文献资料完全忽略服务质量。同时,部分馆员尚未从根源上认识到公共图书馆自身公共资源服务社会的角色定位,对于互联网思维及用户思维的理解不够充分,忽视关注读者用户需求,仅仅将互联网技术视为解决信息传播问题的工具,难以实现互联网+图书馆模式深层次革新的目标,造成公共图书馆与信息技术间融合过于浅显、过于被动及过于单一,甚至无法向主动专业服务转变。
2.2 组织能力较弱
传统公共图书馆馆员普遍存在以馆为中心的问题,即上班后呈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往往与社会各方面交流接触几乎为零,无法及时掌握读者用户的阅读需求且了解工作相对滞后。同时,部分图书馆馆员对于公共图书馆自身品牌认知度及权威性的认识不够成分,其自身职能自信及岗位自信严重不足,尤其是对接社会资源或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缺少高效有力的手段。同时,对于以读者为中心组织各种交流分享活动仅仅停留于应付上级领导完成目标任务的层面,造成所调用的社会资源能力远远不足且活动缺乏创意及影响力,导致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2.3 法律意识不足
自我国颁布《公共图书馆法》以来,明确规定“严格保护网络环境下读者个人信息”,换而言之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保护读者个人信息、借阅信息及其他可能涉及读者隐私信息的义务及职责。即便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共享为用户提供便捷阅读服务,但是产生一定的信息安全威胁。一旦图书馆馆员自身信息保密意识不足或无意识透露泄露用户行为信息则直接侵害用户隐私权,甚至埋下安全问题隐患。同时,除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外,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馆员对于著作权、版权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法律法规掌握程度、应用程度及研究程度远远不足,尚未形成法律法规意识。
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馆员以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要点为核心要求,掌握各种数据分析处理流程且精通常规人工检索及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同时,由于网络数据信息往往复杂多变且时常处于无序状態,客观上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较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便于及时处理各种数据信息,大大提高数据筛选及信息整合的工作效率。此外,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提炼检索核心内容、分析处理检索课题的能力,侧重于培养其鉴别真假消息及判断信息价值的直觉,有效整合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向读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服务。
4.1 转变传统思维
在实际提升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侧重于转变引领馆员工作思维及工作理念,以主动转变传统思维为前提条件不断增强馆员综合素质水平及工作能力,将馆员综合素质水平视为推动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软实力”并且积极探索工作方式,引导馆员主动了解深入学习大数据信息技术,树立大数据思维及意识,真正意义上做到拥抱大数据时代。同时,我国公共文化发展时期相对短暂,造成大数据工作思维模式长期处于缺失状态,而缺失现状为公共图书馆馆员转变自身工作理念提供良好的契机,鼓励图书馆馆员不断学习数字化技术及相关知识,确立数字化管理理念及管理思维。
4.2 革新服务手段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向泛在化服务模式转变转型,而转型期间涌现出全新的服务方式及服务手段。为了实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技术及传播技术与图书馆管理服务相融合的目标,公共图书馆持续改善自身管理环境丰富相关管理数据,大大增强图书馆数据分析能力,以用户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满足读者用户日趋专业化的阅读需求。同时,增强公共图书馆基础服务及线上线下的建设力度,实现全年基础服务7×24的响应目标,尽可能构建出具有图书馆特色的服务模式及发展模式,突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个性。此外,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以符合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为基础。
4.3 重视人才引进
在实际提升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通过建设专业人才管理机构等方法制定人才引进及人才培训长期的计划方案不断增强馆员综合素质水平,加大对于图书馆馆员岗位培训及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除日常教育外,选派具有技术基础的专业馆员进入互联网公司学习或进入其他地区图书馆跟班学习,帮助馆员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公共图书馆快速转型期间尽早引进数据馆员岗位,实行多维度人才评价机制,适当引进技术项目带头人,有助于形成专业化及复合性的人才队伍。此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及社会专家等外部力量的优势,搭建专业咨询团队。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及信息素养均提出严格标准及全新內涵,客观上要求馆员全面思考自身岗位价值及发展方向,将以用户为中心理念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站在历史高度及全局高度,树立图书馆馆员岗位责任感及岗位使命感,提倡共融分享及专业奉献的精神,真正意义上做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关系是不可阻挡的主流趋势。同时,由于图书馆馆员是推动公共图书馆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促使其岗位要求及信息素养要求趋向严格,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呈现专业化、多样化及宽泛化特点。因此,公共图书馆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主动转变传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力求面向未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尽可能培养出大批新型数据馆员,树立馆员数据安全管理意识,进一步推动馆员自身岗位角色定位进程,有利于打造专业管理团队,促进图书馆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宜春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