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2019-06-11 11:17谢珊珊盛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期
关键词:评价主体评价方法

谢珊珊 盛莉

摘 要: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一套能够反映政府公共活动绩效的评价体系。本文基于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谁来评、如何评和评价效果怎样),分析当前我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多元评价主体、夯实预算绩效评价技术基础、强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号角已经吹响,预算绩效管理需要进一步自我完善,以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完善预算績效评价体系,厘清绩效评价的主体、评价方法、结果应用,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信力及其评价工作的持续性,关系到全面绩效管理的推进。

一、 研究背景

1.财政收支矛盾加大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但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更快。据财政部官网数据显示,2011?017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0.37万亿元增长到17.26万亿元,财政支出则由10.89万亿元增长到20.33万亿元,几乎每年的财政支出都高于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矛盾依旧存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 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进一步增加到21万亿元。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的实施,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这要求政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抑制无效低效资金需求,提供更多有效公共服务,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2.预算反对票持续增加

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对全国预算报告草案的反对票不断增多,且呈上升趋势。2011至2014年分别为362票、438票、509票、293票,2015年、2016年反对票更是位居各项议案票首。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社会民主与法治意识逐步提高,老百姓和人大代表对预算报告的关注度逐年上升。但分析预算反对票增多的深层次原因,症结在于预算制度本身。由于我国长期采用投入式预算,预算报告主要反映各类项目的支出情况,很少报告这些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和结果等绩效信息。在审议时间较短、预算报告提供的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代表们普遍存在“看不完、看不懂、无法审”的情况,因此反对票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这一现象从侧面凸显加快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增加公共财政收支透明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有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政府效率低下,财政收支加剧。为走出困境,同时应对全球信息化、国际化的挑战,推动政府管理改革,英、美等国家实施了“重塑政府”或“新公共管理”运动,进行了以政府预算为重心的公共管理改革,全力建立基于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近十多年来,我国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特别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青岛等绩效评价起步较早且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地区,在评价理论、方法和评价工具上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当前预算绩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主体不够独立

评价主体决定了预算绩效评价的公信力,影响评价的技术体系及结果应用。当前,我国预算绩效评价还是以体制内评价模式为主,主要采取“部门自评+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重点评价与委托第三方评价等方式。部门自评模式本质上是“自己评自己”,主观性较强,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由财政部门作为主体实施预算绩效评价,也难于取信于众。因为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分配和监管部门,由其主导评价工作容易陷入“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的悖论,更应作为评价客体纳入绩效评价体系。第三方评价当前主要由财政部门或预算单位委托第三方实施,由于存在“揽活挣钱”现象,为配合委托方的要求,第三方评价容易丧失独立性。因此,为改善评价效果,保证绩效评价质量,需要进一步优化预算绩效评价主体设置模式。

2.绩效评价技术基础有待夯实

当前,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体系、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尚未完善,政府追求多元化公共目标,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很难设定。目标设定不够优化。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有利于强化预算部门的绩效意识,优化预算资源的配置。从近两年中央和部分省份公开的绩效评价报告情况看,较多存在绩效目标编制不科学、不具体、不准确的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虽然在形式上做到预算和绩效目标同步申报,但由于目标设定时未进行充分调查认证,且缺乏实质上的审批程序,资金分配方式实质上仍然是采用基数法或切块法,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实效。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仍待完善。2013年,财政部印发《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制定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作为财政分配的主要目标之一的“公平性”目标,理应作为评价支出绩效的重要方面,但现有指标体系尚未将其纳入。而在实际的指标体系制定过程中,往往以管理类指标为多,缺少投入类指标。如2016年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产出和效益3个指标,没有设立投入类指标。在这种目标导向下,某些没有经过充分认证的项目也被列入预算安排,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准备不足,项目启动慢,无效和低效不可避免。

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到位

“无效要问责”,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维护绩效评价生命力和严肃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绩效评价大多是事后评价,评价结果大多停留在反映问题的层面,结果应用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一方面,受评价体系科学性、评价机制合理性限制,形成的绩效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导致评价结果不敢用、不能用。另一方面,当前在部门绩效考评体系中,预算绩效评价所占分值较低,直接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度十分有限。而绩效问责和社会公开等尚未到位,也影响了评价结果有效应用。

4.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较为粗放

预算项目支出(含转移支付专项)占我国各级总预算50%―70%,边际增长率超过90%。相对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是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预算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项目库管理不够规范。项目库建设缺少规划性和前瞻性,项目储备不够,评审论证不充分、立项随意,数量过多和交叉重复,项目质量良莠不齐。二是项目整合不够。部分专项资金涉及政府部门多、层级多,资金管理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各路资金“各自为政”,缺乏配合,导致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很差。如H省2016年传统村落保护资金,既有来自农业口的,又有来自经建口的,且部分资金分批下达。据地方反映,多头散杂的资金來源,给部门间工作沟通衔接造成一定困难,也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

5.预算绩效评价信息化水平不高

大数据时代,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基础和技术保障。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部分地方财政部门、中央部门自行开发了绩效管理系统,财政部也开发了新一代“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交流平台”,但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通用技术平台。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不利于预算绩效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同时,绩效评价指标库、标准库、资料库建设滞后,共建共享的数据库尚未形成,要处理成千上万的项目和更为庞大的绩效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等绩效信息,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将严重制约评价质量的提升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入发展。

三、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1.完善多元评价管理格局,加大对第三方评价力量的培育

第一,在强化预算部门主责的基础上,完善多元参与机制。作为资金的使用部门,预算部门既是预算管理第一责任主体,也是绩效管理第一责任主体。在现有评价主体格局下,进一步构建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人大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格局。积极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第三方评估机构及民众参与,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探讨由人大主导、财政与主管部门协同、第三方实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式,并通过立法赋予制度安排。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政府预算就是受公众之托,理公共之财。由人大主导的预算绩效评价能有效克服当前政府内部评价(财政、预算单位等)的角色冲突,体现政府绩效评价的民主属性,结果更权威公正。

第三,着力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与培育。针对当前第三方中介机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要出台第三方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建立绩效评价机构资质准入机制,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的门槛、标准与程序,增强第三方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专业性。

2.建立全生命周期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和绩效的紧密融合

将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嵌入预算管理全周期链条,形成完整的PDCA(计划、实施、控制、调整)闭环,实现预算与绩效的完美融合,推动预算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第一,推进绩效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有机融合。预算绩效管理最基本的特征是“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促使各部门更加关注预算编制是否紧密联系绩效目标,从而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

第二,推进绩效目标审核与预算审核紧密结合。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填报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和确认,确定部门是否有必要为某一项目花费预算资金,界定部门支出的合理性,及时发现预算安排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第三,推进绩效运行监控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有机结合。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资金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绩效执行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弥补管理中的漏洞,确保财政资金在既定支出范围和轨道内运行,助推绩效目标的实现。

第四,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通过绩效评价,真正与规范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加强部门管理以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衔接起来,为政府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积极探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编制预算三年滚动规划相衔接。

3.创新技术体系,夯实预算绩效评价基础

第一,优化绩效目标设置。一是实行绩效目标设置全覆盖,将财政资金的绩效责任传导到各部门和各个预算单位。二是提高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性。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有效履行部门职能,从部门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业务层面,逐层分解设定绩效目标。强化论证,严格审核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审核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三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绩效目标设计过程中,充分容纳公民的意愿、关注点,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管理效率等不同视角去考虑。

第二,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不仅是评价的依据,更体现了政府管理的价值导向。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分行业、分部门、分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把政府模糊、定性的目标用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表示。二是指标设计要体现简洁、实用的原则。要用相对清晰、简洁的指标反映预算绩效的主要方面,压缩总量,减少无效指标,使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便于使用。

第三,完善预算绩效标准体系。现行《办法》虽然规定了八种评价依据,但在具体应用方面除了绩效目标外,大部分缺乏操作性,难以直接应用。因此,在各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使得绩效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有标准可对照,从而绩效信息的质量才有保障。

4.完善项目库管理,增强预算支出决策的科学化

第一,规范项目库管理。完善预算项目的申报、立项制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战略-计划-行动的行为逻辑,根据加强政府与社会沟通的需要,对项目进行优选,成熟一个,申报一个,入库一个。入库的预算项目要根据中期财政框架,根据绩效信息,按照改革支出的优先等级,由高到低进行细化排列,实现财政部门“资金链”与预算单位“项目链”有效吻合。

第二,加强同性质项目整合。改善目前预算项目存在多散杂乱的现象,部门内部要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部门之间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大专项”模式管理,化零钱为整钱,加强专项资金统筹。

第三,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预算项目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不得固化安排,也不得对无实质效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支出方向持续安排资金。

5.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库建设,开发相配套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建立全过程、多主体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在“金财工程”的总体框架下,打造专业化、数字化、系统化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部门预算、财政专项资金、专家评审、财政综合支出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和标准库、项目库、专家库、资料档案库等系统功能和模块设置,为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有效收集绩效数据。打通财政、部门和外部的预算绩效数据采集体系,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加强标准化和流程化建设,通过数据积累,进一步制订完善面向不同地区、各种类型指标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实现绩效评价标准数据和指标体系的一体化。

第三,构建为决策服务的数据分析及应用模型。有效利用大数据,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比较政府行为和履职的绩效差异,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政策效果,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四、结语

从国际经验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还有待于绩效评价相关法律的完善、绩效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中期预算框架、行政体制改革的协同推进。随着绩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全面绩效预算的实施,法制健全、机制科学、体系完备、配套到位的中国模式绩效预算将会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马国贤.论“全面绩效管理”下的预算项目管理.财政监督,2018(1).

2.晁毓欣.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及应用――基于公共品生命周期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颜海娜.评价主体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影响――以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7(2).

4.刘国永.构建政府决策大数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国财政,2018(1).

5.郑方辉,廖逸儿.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價的基本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5(6).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评价主体评价方法
小学品德延伸活动评价改进略谈
程序设计类课程多维评价方法探索
商用车动力性、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提高中职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
以评促写,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初探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