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在产科跌倒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11 10:32聂振丽柳正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跌倒护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聂振丽 柳正丽

【摘 要】 目的:探讨信息化平台与防跌倒评估量表结合后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应用信息化平台前后本院孕产妇跌倒发生率及责任护士评估依从率及主动率。结果:信息化平台建立后,护士评估依从率从79.30%上升至92.55%(χ2=29.394,P<0.01);低年资护士评估主动率从75.40%上升至94.17% (χ2=26.14,P<0.01);系统应用后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8‰下降至0.32‰(χ2=5.256,P=0.023)。结论:应用信息化防跌倒评估量表来评估孕产妇发生跌倒的风险程度,能指导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对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进行前瞻性的干预,从而能对跌倒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孕产妇;跌倒;信息化平台;护理安全管理

文章编号:WHR2018071047

跌倒是非自主的不因外力而改变低于原始平面的体位变化。在产科发生跌倒会严重影响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更为有效的预防跌倒的发生尤为重要[1],如何及时准确的筛选跌倒高危人群,及早识别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进而有效的控制跌倒发生率[2]一直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追求目标。本院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选用了跌倒坠床評估量表与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筛选跌倒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的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患者跌倒,减少跌倒发生率。

1 资料

1.1 护理评估与信息化结合

在移动护士工作站中加入跌倒坠床危险评估量表,患者入院时进行首次评估,产后转入病房时评估一次,产后24小时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近期有无不明原因的跌倒史;意识障碍;视力障碍;肢体偏瘫活动障碍;年龄>65岁;体能虚弱;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有无家属陪伴等,评分总分10分,小于2分为低度危险,2~3分为中度危险,≥4分为高度危险。评分结果在患者信息一览表中显示,高危患者会有醒目颜色的字体标识,提示责任护士及时追踪评估。

1.2 孕产妇跌倒原因分析

孕妇的特殊生理及身体变化或妊娠合并症,导致孕妇活动幅度受限,活动能力下降,从而跌倒发生率高于正常人。有研究表明产妇发生跌倒的概率高于孕妇[3],孕妇跌倒的原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如果孕妇伴前置胎盘、妊娠贫血、糖尿病病史以及妊娠高血压疾病,并使用相关药物则会加重孕妇跌倒的发生率,而在第一产程中,孕妇因宫缩疼痛不能耐受导致坐卧不宁,无法平稳行走;产妇跌倒的原因有:产程时间过长,出血过多导致产后体能虚弱,下床活动过猛,排尿时下蹲时间过长,使用腹压,站立太急,没有家属陪伴或家属对产妇的跌倒的认识不够。护理工作方面:责任护士对于孕产妇病史病程关注不够,对于其发生跌倒的重视度不够;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不到位;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低年资﹚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处理[4]。

2 对策

2.1 孕产妇及家属方面

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给予个性化健康宣教,对于特殊用药的孕产妇,应指导用药后的注意事项及观察目标。指导产后体位的选择,勤翻身及早期下地活动指导,对于产程过长及出血过多的产妇应指导其适当延长首次下地活动的时间,并指导产后饮食的选择及时补充体力;指导及时排空膀胱,避免下蹲时间过长及使用腹压,指导产后头两次活动时不宜过快过猛[5],活动时须至少由一名家属陪伴,并指导家属观察产妇的面色及活动耐力,若产妇出现面色发白出冷汗及下肢无力时应按呼叫铃通知医护人员并将产妇抬至床上平卧。

2.2 环境方面

对新入院的孕妇要详细介绍周围环境及设施,指导孕产妇选择合适的衣裤及防滑拖鞋,并保持病室清洁、宽敞、明亮,地面干燥无水迹无杂物,床边过道无障碍物,床挡、床头柜及床边椅保持完好;洗手间设置防滑垫及扶手,并张贴温馨提示:请扶好,不要下蹲太久。对于高危风险的患者应在床头悬挂“防跌倒”风险警示标识,指导教会孕产妇使用呼叫铃。

2.3 责任护士方面

科室制定跌倒应急预案,加强科室人员的培训﹙尤其是针对低年资护理工作者﹚,定期检查了解护理人员对跌倒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加强责任护士对高危因素及高危孕产的关注程度。责任护士应了解孕产妇有无视力障碍,肢体活动异常,有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了解孕产妇的特殊用药及治疗情况;了解分娩及剖宫产经过及时长,产后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6],并能制定详细的护理任务,有针对的给予帮助指导。

3 评价方法

3.1 孕产妇跌倒发生率

选择本院产科2017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住院孕产妇834例(应用防跌倒评估量表前),分为对照组。孕产妇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8.2±2.5)岁。选择本院产科2018年1月至3月收治的住院孕产妇855例(应用防跌倒评估量表后),分为研究组。孕产妇年龄为19~44岁,平均为(28.8±2.2)岁。对照组和研究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责任护士评估的依从性及主动性

选择本院六个产科6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资格证书,工作10年内、自愿参加本研究,放发调查问卷,调差信息平台应用前和应用后护士评估的依从率及主动率[7]。

护士评估依从性评价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5个等级,依从率=﹙非常同意人数+同意人数﹚/总人数×100%。评估主动性评价分为低年资护士年限≤3年,和高年资护士年限>3年,从“非常愿意、愿意、一般、不愿意及非常不愿意”5个等级,主动率=﹙非常愿意人数+愿意人数﹚/总人数×100%

3.3 效果评价

信息化平台建立后,护士评估依从率从79.30%上升至92.55%(χ2=29.394,P<0.01);低年资护士评估主动率从75.40%上升至94.17%(χ2=26.14,P<0.01); 系统应用后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38‰下降至0.32‰(χ2=5.256,P=0.023)

4 讨论

4.1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有效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责任护士当班可根据评估表的提示了解当日分管孕产妇的跌倒发生的风險程度,给予关注,并针对不同风险的孕产妇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依据每日动态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及选择是否需要加强干预,从而有效的预防跌倒的发生。

4.2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提高护士评估的依从性及主动性

信息化平台能整合展现并提醒护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予以关注,变被动为主动评估,从而激发了护士﹙尤其是低年资﹚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护士临床思维的发散及知识水平的提高,利于低年资护士尽快融入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

5 小结

将跌倒评估量表与信息化平台相结合,从临床常见问题着手,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从而简化指导工作内容,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积极性[8]。信息传递客观快速,能及时反映和处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并能有效的提高防跌倒质控效果,利于护理安全管理,从环节入手解决疑难问题。

参考文献

[1] 秦琳.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2,01(学术版):183-185.

[2] 滕艳华,马宁.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748-1750.

[3] 陈颖因.产科病区孕产妇跌倒风险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58-59.

[4] 何利琴.孕产妇住院期间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防范[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07):18-20

[5] 农桂玉.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9):94-95.

[6] 曹苏玲.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33-34.

[7] 李晶.跌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1347-1350.

[8] 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03):726-727.

猜你喜欢
跌倒护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力量平衡操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