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的生态环保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改善甘南藏族居民的居住环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牧民定居点建设工作,实现统一的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借鉴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先就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以及演变加以阐述,然后就甘南藏族传统民居发展的问题以及生态再生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最后就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措施详细探究,希望理论层面的探究能为实际传统民居生态设计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甘南藏族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相结合,在生态经验层面的认识以及实践是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设计也有着借鉴价值。继承传统地域文化以及思想基础上,需要加强对传统民居进行创新再生发展设计,从整体上提高设计的质量,彰显甘南藏族民居的传统特色。
一、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以及演变
(一)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体现
从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的特征分析来看,体现在几个层面,从基地环境的特征层面来看,选址是决定基地环境的,所以有着持续以及连贯性。大自然资源分布不均,选址是比较关键的,藏族传统民居选址布局的特征体现在聚落布局,宗教信仰选址布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突出,聚落吸引越来越多人,范围不断扩大。选址受到资源丰富程度、水源和地势等因素影响,如何选址也有着形而上学色彩的迷信成分[1]。再者,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体现在建筑材料上,生土材料、木材、动植物纤维等都是重要的材料,比较生态环保。另外,从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特征中的室内环境来看,居民空间主要是穿套空间,主要的用房布置建筑中部,储藏等附属用房布置在四角。从节能性的特征来看,由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所以对采光以及日照等要求比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居的舒适性追求也愈来愈突出。
(二)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演变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演变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民居是先民长期生产中不断实践以及经验积累创造的连续建筑形式,所以,民居是随着发展而产生变化的,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如穴居就是组委原始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和生产力水平相称的居住形式,从藏族史料当中常见的藏族之源是猕猴种之说能够了解到,“十几万年之前,藏族人民居住于峡谷岩洞之中,当时还不知砍伐森林,缝制绳条盖房。”随着发展就进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窝棚的形式,分成不同的类型,有伞式窝棚和木构架窝棚,这是藏族民居建筑滥觞[2]。进一步发展就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平房的方式,从历史上甘南藏族的民居平房的形式能了解到,主要有石墙平房和木墙平房的形式类型。当前是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也就是楼房的形式,从整体上来看,甘南藏族的民居生态演变就经历了穴居——窝棚——平房——楼房四个阶段,而从建筑结构来看,其发展经过了洞穴——半地穴——地面——高楼的发展模式。
二、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发展问题以及生态再生设计原则
(一)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发展问题
其一,甘南藏族传统民居普遍的问题。从当前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發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看到,体现在多个层面,其中有着比较普遍的问题,也就是传统民居自身局限性造成的问题,平顶碉楼建筑的渗漏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甘南区域的矿产丰富,但是到近代才探明存在煤矿。由于煤炭的缺乏,砖瓦烧纸工艺得不到蓬勃发展。雨季来临民居不能像中原民居一样挂瓦防雨,只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防雨技术,当地居民在屋顶披上大量土层,使这一部分土层发生了硬化[3]。这一防雨措施的实施会造成雨水渗入到家中,渗漏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碉楼室内光线比较弱,隔音的效果也不好,对于文明程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藏族人民而言,这是需要紧迫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聚落交通的不便利问题,道路狭窄以及雨天的时候泥泞难行等,这些都造成了交通的不便。
其二,甘南藏族传统民居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甘南藏族传统民居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来看,其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下,对传统民居所造成的冲击是比较突出的,地处西北内陆高原地区,社会发展以及文化都相对比较传统和封闭,建筑保留和文脉保留就相对完整,有着比较独特的农牧文化。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甘南州也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当中得到了繁荣发展,变化比较突出的就是当地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已经在采矿业以及现代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等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对民居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民居的结构形式。对于经济的冲击对传统民居造成的影响,怎样去科学引导就显得比较重要[4]。除此之外,就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对传统民居造成了影响,文化传承的建筑材料以及模式也对民居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也对传统民居建筑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原则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化模式是发展的过程,如果是所在区域的人文以及自然环境出现了变化,势必会影响其生态化模式。对于当前的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就要从多个方面加强重视,遵循相应原则,设计要和所在地生态地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和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这是朴素建筑理念,甘南藏族地区的地理地貌以及风光都有着其独特性,地域文化比较鲜明,所以要因地制宜,设计中如果和所在地生态环境发生冲突,就要从环保角度考虑,通过再开发利用以及保护保障民居和环境的协调性。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中,要注重继承改良传统民居建筑经验,保护构成聚落的绝对精神空间以及物质空间中心的宗教空间以及寺庙等,还要能够再生设计和宗教文化相适应的传统城市空间。设计当中要对传统民居当中的有价值和经济适用的建材以及技术等加以科学运用,充分重视[5]。还要坚持技术适宜性原则的遵循,地域材料选择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和生产需求都要能够以人为本,注重特色的呈现以及对环境的保护等,这些方面得到了强化,才能有助于提高生态再生设计的质量。
三、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措施
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要尊重所在地的生活习俗以及自然环境,并注重生态优化设计,运用当前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提高再生设计的质量。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参考:
注重构造的优化设计。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再生设计中,通过构造优化的方式是比较重要的,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比较实用,注重紧凑布局,实现面积的最大化利用。为能和当地气候条件紧密地结合起来,墙体后可减少开窗,保障室内温度的恒定。采用半开敞敞间来增加阳光的照射面积,并方便通风。聚落上按照阳坡簇团式布局方式来达到防风沙以及保温的良好作用。民居再生设计当中对于住宅的设计要人畜分离,通过设置邻里组团,把居民区和牲畜棚集中化设置,这样才能保障生产的现代化。还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和地势相结合,通过坡地高差把两者分开,扩大院落尺寸。
注重设计改进方法的实施。传统民居生态再生设计当中,要注重改进方法的应用,通过材料改进以及抗震的设防设计,增强民居抗震的性能。设计过程中就可把传统生土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相结合,改善传统生土墙体物理性能,对防渗漏以及坚固性不足进行改进,通过现代化建筑技术的应用,建筑内部采用传统图强,中间灌入天然网状拉筋,外部通过空心砌块材料以及简单防护面层,从而来形成复合墙体模式[6]。屋面的设计在气候条件影响下保温层处理很成熟,通過当地材料如灌木树枝以及麦草等,但是防水性能有待改善,可通过混凝土楼板以及聚丙乙烯保温板应用,通过传统的建筑材料辅助,这样就能起到改良设计的作用。
民居再生技术与生态优化结合设计。甘南藏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中,要和生态优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科学应用。甘南地区的山高沟深,地形落差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容易形成山地风,可通过风能利用进行发电。也可对沼气的使用进行推广,把当地牛羊粪有机物作为原料发酵氧化产生沼气,这样能改善聚落区卫生情况,收集利用雨水也能起到水资源节约的作用,民居多是在建在山坡上,所以人畜用水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可通过建造水窖的方式来收集雨水加以利用[7]。旱厕处理技术以及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也能改善民居的居住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甘南藏族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和再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和实际的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因地适宜地进行设计,保障再生设计的生态化特色鲜明地呈现出来。在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甘南藏族传统民居再生设计要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设计,从整体上提高民居设计的生态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鸣凤,张玉萍.川西传统民居的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J].艺术品鉴,2016(8).
[2]白涛,姬娥娥.川西北嘉绒藏族地区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探索——松岗新村民居方案设计[J].中外建筑,2016(8).
[3]王力,颜舒婷.浅析低技术绿色生态建筑理论[J].城市建筑,2018(2).
[4]关雪峰.浅谈嘉绒藏族古碉建筑——丹巴县中路、梭坡碉楼民居[J].住区,2017(4).
[5]张涛,刘加平,王军,等.传统民居土掌房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建筑科学,2017(4).
[6]吴体,凌程建,高永昭.丹巴甲居藏寨建筑结构调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7(4).
[7]魏嘉.丹巴民居传统技术建造手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作者简介:卢喦(1977-),男,藏族,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本科,中级,研究方向:文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