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进行评分。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缓患者的抑郁方面均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发热;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血小板减少,以及红细胞减少,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功能受损[1]。患者常见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见病情发展迅速,严重者可导致器官衰竭,从而威胁生命。因此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表现,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2]。因此,本文就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33~79岁,平均年龄(60.8±6.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1.1±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基本资料的收集、患者发病原因及病情发展程度、认真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以及遵医嘱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除给予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本护理之外,另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从原理上为患者讲解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疾病的发展特点以及疾病的危害,从而使患者对该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正确对待疾病,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以及由于疾病的传染性导致的自卑感;2)由于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均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后患者多会感觉孤独,从而产生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指引,从而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3)患者被隔离治疗后,由于与人交流的机会较少,以及对病情的发展缺乏了解,易使患者敏感多疑,因此在隔离治疗后,多与患者沟通病情的发展及治疗状况,从而缓解患者焦虑多疑的心理,使其能够与医护人员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促进患者的恢复;4)患病后由于身体机能受损以及隔离治疗,患者暂时性的失去劳动能力,会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增大,易导致患者悲观绝望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深切理解,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沟通,共同建立积极的沟通网络;5)指导和教育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摄入、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规律的生活状态等对疾病恢复的积极作用,并监督患者尽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SAS和SDS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患者评分得分越高,其心理状态越差;采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采用t检验对其进行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我国新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发热并伴有血小板减少,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部分病例可达10天以上持续高热[3]。本病发病时间多为6~10月份,患者以从事农业生产或户外作业人员为主,该疾病的传染途径尚无定论,据文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有蜱虫叮咬史,该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有既往基础病的患者、老年患者以及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者往往预后较差[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康复后,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均得到的显著的改善。另外通过对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评估发现,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明显优于观察组。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康复效果均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依从性均有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恢复,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作用仍需进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和证实。
参考文献
[1] 汪才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护理[J].海军医学杂志,2013,05(34):353-354.
[2] 贺淑梅,王可玲,邹腾燕,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05(06):442-444.
[3] 郑华,王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08):201-202.
[4] 茅红梅,吴清梅.发热伴重型血小板减少综合征4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5(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