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
加里宁曾说过:“教育青年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所以在这方面工作的人是在履行着一个非常光荣而负责又非常重大的任务。”陶行知曾经说过:为师者要“爱满天下”,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师德的内涵更加得到了深化:对自己要有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事业心,对学生拥有责任心。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教师就是圣贤的化身和处事的典范,不容有过失。当然在新时代,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荣耀、财富、舒适和安逸。教育变成了服务行业,只有微薄的工资和看似体面的身份。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仍然是各行业最严厉的。作为教师,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我们必须接受这种全社会的监督和约束,并以此作为自己修身的手段,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
在新时代下,强化师德意识也是需要放在教育工作首位的。大学教师师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把准社会需求的脉搏,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向,调动学生求知、厚德和创业的热情,大学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师德师风建设既能够使教师队伍保持纯洁性,又可以提升全社会师德师风素质的整体基线水平。新时代实现大学教师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如下:
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从教师的个人方面来说,教师是有思想、有血肉、有感情的平凡人。拥有一颗平凡心,一方面是要安于平凡,另一方面要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的及其平凡的,但是却孕育着伟大。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型的工作,不是谋权牟利的行业。
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教师是普通人,也有家庭,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辅导小孩,赡养老人,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力。但是身为教师要不为名利诱惑,不要急功近利,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这样,教师行业才能真正成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其次,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师面对的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而是正在有着极其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学生像哪个方向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这就是师德的表现和教育工作神圣的原因。如果学生能够“亲其师”,然后“信其道”,亲师和信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教育的过程。教师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最终能够达到学生、家长、社会所一致期望的目标。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为了达到目标采取的适当行为。教师本身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教师应把握对学生态度的“度”,不能严厉苛责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反而不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因为成长环境的相对舒适,很多学生的抗压和抗打击能力较差,教师要把握一个严格和宽容的度,既让学生不至于抗拒,又要学生不至于“放羊”。
第三,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在每次的自然灾难时,很多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在灾难面前,是这样的尽责和勇敢,让人敬佩,是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铸就了伟大的师魂。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责任重大”,因为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就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责任。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未来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把握的是时代的脉搏。“艰苦”则是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工资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近年来,国家一再给教师行业提高工资,使教师不再为衣食住行犯难。虽然实施起来会有时延等问题,但是,广大教师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否则,如果因为待遇高低而判断是否热情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难当社会重任,难担教师之责。
第四,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便教好每一位学生。孔子在《论语》里说“学而时习之”。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研究适合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如今,我们更是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直到终身的演变过程。教师既可以是一份职业,也可以作为我们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更多教育工作的乐趣,如我教的学生有了怎样的成绩或者我自身在教育过程中有了怎样的成绩。在教育过程中充满热情,充满快乐,充满探索精神。面对强大的互联网和众多的教学资源,教师也要能够与时俱进,合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例如慕课等,教师筛选网课中的优质资源,进行共享,然后自己使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可以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可以研究更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材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名师出高徒”的道理。
教育改革在各地正在进行,这对于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应该舍弃消极的念头,充满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积极发展和提升自身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教育行业的“名师名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新时代的建设添砖加瓦。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保持一种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要做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才能时刻面对挑战,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加强师德建设,要紧密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只有在實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的去完成教师自身要求、学生的要求、教育的要求和国家的要求。
(作者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