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6-11 09:53林佳佳
考试与评价 2019年3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林佳佳

【摘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持续地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的数学课堂更是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也就是说,高中的教师需要顺着发展的势头,尽全力达到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逻辑与思维为主要目的,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本文阐述了普通高中学生数学课堂中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以及多种构建高中数学必须坚定的原则,并且就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

引言

目前来说,核心素养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体是指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是否有能力适应其变化以及在其中必备的精神和品格,但是我国多数现有的教育依旧是为了学生高考分数所进行的“填鸭式”教育。这种刻板的教育方式早已与核心素养的内涵背道而驰,僵化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高中教师必须真正的创新教学方式,舍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建立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彻底改变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太过刻板和压抑,学生在其中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在学生心里则成为了一种不得不做的事情。对学生来说,一旦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学生的好奇以及热情就会快速消退,甚至会采取死记硬背一类的消极方式学习。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有可能“高分低能”,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较好的效果。为摆脱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重新树立教育观,即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主要目的,也就是说着重强调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1]。但是,要想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就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内心的好奇与热情,采用新型教学方式让课堂更生动、高效。

要转变理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先使用生活实例或者小故事引入课堂,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与学生互动,同时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进行讨论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锥曲线问题时,就可以在课堂前的几分钟让几名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椭圆、抛物线与双曲线,总结出三种曲线的不同,之后由教师在学生画出图像的基础上引出椭圆与双曲线的图像,加强对椭圆的定义的理解:如等公式。接着,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总结出圆锥曲线的特点,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室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成为教学的主体,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参差不齐,若教师始终使用一个教学标准,很难让好学生更好,让情况稍差的学生跟得上。因此,为保证每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要求,教师务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情况为基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课上与课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与热情,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一个更轻松、更自由的学习环境。

立体几何对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空间中各个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二维的课本上很难体现。因此,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时完全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空间知识通过画面直观的传授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和平面的位置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直线与空间关系的视频或者动图资源,再用现实中可以使用的教具为学生演示,让学生理解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而在外接球和内切球的问题时,借助几何画板等软件加以呈现,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不同方式的演示为学生推导出线与线的平行判定、垂直判定等定理,这样一来,直线、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对高中学生来说就更容易理解。而在课下,教师则可以采用作业分层的方法,保证基础差的学生吃透基础,也能让基础好的学生更上一层楼。对学生来说,分层的作业更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当天所学习的知识,不会因为作业太难而产生抄作业的现象。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十分重要,教学的目标不是少部分人精通,而是大部分人理解。但是,有些教师会矫枉过正,即将课堂变为一种形式主义,这反而不如以往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必须摆正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三、联合社会力量,促进学生发展

目前来说,我国高中生的培养环节中有明显的欠缺,即社会参与。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我国大多数老师以及家长都认为学生应该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未想过甚至十分抵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要已经远远不是唯分数论,此时更看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参与度也在其中。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但是更多的则是需要社会的帮助,让学生通过实践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学校中,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前的五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提出自己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共同讨论,一同学习、一同进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发言,让学生自行推进课堂进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与教育模式逐渐产生了矛盾,核心素养的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教师必须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积极改革以及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不断学习,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文婷.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73-173.

[2] 陈勋.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赢未来, 2017(14):0296-0296.

[3] 黃翠珍.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 2017(12):80-80.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