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端宝
【摘要】 参与式教学注重主体性学习,其在树立法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闪光点,无论是其内容方法,还是育人使命等都和参与式教学密切相关。本文中笔者将依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参与式教学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初中道德 法治课堂
初中生大多正处青春期,较为叛逆,但道德与法治在初中生自身的思想认知与法律意识方面发挥着指导性作用。当前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课堂内容较为空洞,参与性不高,教学方法单一。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选用不合理,为扭转当前的情况,提升课堂效率,非常有必要融入参与式教学。
一、参与式教学简析
参与式教学是依照学生的实际,经由小组讨论协作、互动交流与评价反馈,利用灵活、有效、生动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设愉快、融洽的课堂氛围,布置富有挑战和趣味的活动,依托主体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它主要具有下述特点:
其一,主体参与。参与式教学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本是主体性的基本属性,而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式教学赋予学生以自由选择权,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进而主动学习。
其二,开放性。参与式教学可以优化学习内容,打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设计墙壁,也可以把个人的照片张贴在墙上,无论是师生交流,还是开展的活动都较为开放。
其三,创造性。参与式教学可推动个性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思想观点、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等各不相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是相同的问题,最终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在参与式教学中,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打造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提升。
其四,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主张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各个组员之间有效交流,及时探讨。经由此过程,每个人的观点与经验都得以分享和表达。
二、应用策略
(一)科学选题
其一,选题要具有时代性。基于依法治国这个大背景,应用参与式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明确教学重难点,始终遵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基本精神,赋予选题以时代性。
其二,选题要贴近生活。选题应和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实现合作学习。以《爱在家人间》为例,本节课较为贴近社会生活,可安排学生饰演各个家庭成员,感受家人之间浓浓的爱。而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既能提高课堂积极性,也会增强探究能力。
其三,选题要具有启迪性。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有易于理解的内容,而且也有不易吸收的内容,对于存在难度的内容,学生一般不能自主完成。此时,可应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完成知识搜集与探究。以《感受生命的意义》为例,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生命的感悟也不深,教师可成立小组展开讨论,倾听有关生命的故事,经由分享得到启迪,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合理分组
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組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遵守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实现优势互补。一个基本的小组主要由组长、记录人员、汇报人员和监督人员等构成。依照教学实际,落实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其中组长负责组织讨论,确立组员分工,记录人员则从旁认真倾听,仔细记录,汇报人员需完整汇报探究成果,监督人员应监管小组的纪律情况。各小组成员分工并非固定不变的,应依照合作内容科学设定。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不同的工作,并增强合作学习能力。
(三)感受角色
玩是孩子天性。在开展参与式教学时,安排学生饰演一些角色,情景再现,此种模式既能提升学习热情,也能加强学生的情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随后,可以让学生间进行角色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并基于此,提出问题,综合分析,独立解决,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以《提高警惕,远离危险》为例,在本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可让一名学生饰演迷路者,另外挑选两名学生饰演拐骗分子,一名学生饰演求助者。设计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找到解救迷路者的办法。分角色饰演活动结束以后,教师系统总结,给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与应用方法。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应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人生难免受挫》这节内容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世界冠军日常训练录像,让学生切实体会名人背后付出的汗水与辛劳。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攻克困难,方能获得成功,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奋进的精神,产生思想共鸣。
(五)有效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自评可从自主学习能力进步幅度、发言情况、进步程度等方面着手。互评则可从小组贡献、现有不足和优势等方面着手。教师评价既可是口头的,也可是书面的,亦或是肢体的,还可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有效的评价既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热情,还能优化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综合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基于学生的特点将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有机整合到一起,因材施教,让学生从被动的局面变成积极主动的,全面发挥自主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李武帮.新课标下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46):128.
[2] 张艳.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16,18.
[3] 林丽娜.回归生活,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全新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8,(1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