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9-06-11 08:16杜红梅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导向高职学生

杜红梅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强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然后指出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最后提出了高職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8-0055-03

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笔者看来,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借此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强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1.强化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由之前的“唯数量论”转变为“质量为王”,如何提升发展质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高职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尤为关键。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取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需着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强化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高职院校破解学生就业难题。高职学生就业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因此妥善处理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意义重大。当前,高职学生就业格局不合理、被动就业占比太高、自主创业占比太低。据统计数据显示,教育发达国家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一般在20%左右,而我国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尚不到3%。我国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之所以长期在低位徘徊,除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学生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又有助于破解就业难题、促进社会和谐。

3.强化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在很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国家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其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贡献一份力量。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1.教育理念模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采用“速成班”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必然导致无法取得既定的教育目标,即便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统筹协调机构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涉及众多方面,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学部门、后勤部门、学工处以及教务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更需要一个专职结构对其进行规划、统筹、协调。但受限于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专职机构来理顺创新创业教育各个环节的关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进展缓慢。

3.优质师资力量短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现阶段具备创业经历的优秀教师较少,并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来自于经管类专业、辅导员队伍、团委、就业指导部门等,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参差不齐。此外,高职院校没有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质师资,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4.实践平台不坚实。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离不开与之配套的实践平台,如实践基地、实训室、创业园以及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离不开充足的经费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就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实践平台单一、实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从长计议,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出扎实有效的措施。正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所指出的那样,“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

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高职院校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经验和能力的结合,引导学生由依赖型、被动型就业向自主型创新创业转变,由岗位的获得者向岗位创造者转变。

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让学生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创新创业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面向知识经济时代趋势和市场经济条件发展要求的教育创新。

2.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完善、优质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基础。

从宏观层面来说,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基础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宽广性;从微观层面来说,诸如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以及成功学等与创新创业活动息息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都应囊括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一个“新”字,创业者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灵活多变、与时俱进。高职院校需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科技、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有关创新创业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3.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第一,适当增大实践教学比重。对于创新創业教育而言,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仅仅是一个开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因此,高职院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企业顶岗实习等,通过增大实践教学比重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尤其是案例教学法尤为必要,通过对大量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组建一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元化专家型师资队伍,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第一,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应设置准入门槛,要求其具有创业经历,从而确保每名教师都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聘请优秀创业人才,如成功的创业校友、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第二,举办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以及对所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一部分年富力强、理论素养深厚的教师到行业企业中兼职或者挂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第一,搭建素质训练平台,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打基础。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组建各类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社团,如科技社团等,让学生感受创业的氛围,了解创业的流程与步骤;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以赛代练”,强化学生的创业技能;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积极参与市场调研、项目调查、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第二,构建实践训练平台,提升学生的深层次创业技能。高职院校开放校内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践场地,以及鼓励教师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创业团队等。此外,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项目建设中,让学生在实战中提升创业能力。第三,建设创业孵化平台,确保创业项目顺利投产。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选拔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为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场所、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以实现创新创业成果顺利转化。

[参考文献]

[1]高妍,靳宝全,张红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5).

[2]吕德刚,张显悦,齐晓杰,等.汽车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11).

[3]张楠.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6(1).

[4]赵瑾,程业柄,郑谦.就业导向视角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5]李家智.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

[6]宋远明,王志娟,徐惠忠.就业难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7]万其,王建红,陈桂.项目训练促进工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效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导向高职学生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