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越发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综合院校中,音乐专业备受瞩目,其中的钢琴课程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就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保山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其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钢琴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塑造良好品格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钢琴教学作为音乐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备受学生的喜爱,不过就目前而言,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钢琴教学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改革工作,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
一、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当前,不少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便是进行钢琴练习,也是由教师选择固定的曲目,并进行演示后“依葫芦画瓢”,这样显然无法调动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就可想而知。通过教学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为其就业和择业提供良好保障;二是能够提高教师素质。对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师资力量进行分析,很多音乐教师都存在学历低、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1],使教师能够主动参与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钢琴教学的新要求;三是能够推动学生就业。现阶段,部分高校对于音乐专业重视不足,软件和硬件配备不齐全,教学环境受到了很大限制,这样很容易造成就业率偏低。通过钢琴教学改革,综合院校能够为学生学习钢琴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乐专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校本身的知名度,保证较高的就业率。
二、保山学院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措施
保山学院的前身为保山示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云南省成立最早的师专之一,经教育部批准,于2009年4月升格为本科院校。保山学院建筑面积超过27万㎡,是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设置有人文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超过8600人。新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保山学院同样需要重视音乐专业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钢琴教学改革工作,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2]。
(一)拓展教学内容
在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提高,就必须针对钢琴教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完善。具体来讲,一方面,应该对现有的钢琴教材进行补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将《钢琴演奏艺术》作为参考标准,注重对钢琴演奏理论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发音原理等,吸引其对于钢琴学习的兴趣。同时,应该将正确的钢琴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确保其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等方式,掌握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及相关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将钢琴的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应该对钢琴鉴赏内容进行拓展。在传统钢琴经典曲目鉴赏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钢琴的发展历史、著名钢琴家的生平事迹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其音乐思维,使学生可以掌握并准确识别不同时期钢琴作家作曲的风格特点,对钢琴作品鉴赏的内容进行丰富,使学生能够形成对钢琴曲目及其创作背景进行独立分析的能力[3]。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意义重大,因此,在保山学院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根据钢琴教学的内容,高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相应的公开课或者专题讲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应的音乐会,使其能够了解钢琴学术理论的最新动态,充分感受钢琴的魅力所在。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进行经验的讨论和交流,提升彼此对于钢琴课程的了解和认知。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其感受钢琴曲目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更深层次的和声语言及曲式知识。同时,对于力度、节奏等方面的教学,应该适当增加课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意识。
(三)优化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普及使高校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展,现有的钢琴数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应该针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在增加钢琴数量的同时,对现有钢琴进行维护和保养,为学生的钢琴学习提供硬件和软件层面的有效支持,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4]。
(四)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考核中存在很多问题,现有的考核模式和考试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钢琴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考核工作是对学生钢琴学习成果的检验,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过去的进步,促进其音乐素养的提高。但是,如果高校在钢琴考核中一味沿用单一的考核模式,在熟悉考试题目的情况下,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目标也会从原本的能力提升转变为通过考试,这样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考核模式的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而且通过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使学生克服原本懒惰的学习状态。例如,可以将学生每学期的成绩分为三部分,依照所占比例依次为平时成绩(30%)、阶段成绩(30%)和期末成绩(40%),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以此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5]。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综合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及时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同时改革考核模式,调动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其拓展音乐思维,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庆元.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实用性改革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5):88-90.
[2]张漫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J].北方音乐,2018,38(13):122-123.
[3]王旭妍.多元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发展分析[J].现代交际,2018,(13):186-187.
[4]汤澄. 互联网思维在高校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7.
[5]刘兴可.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J].藝术评鉴,2017(9):129-130.
作者简介:曹承伟(1976—),男,云南师宗,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自弹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