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佟睿睿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2019-06-11 13:26邓春黎
参花(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摘要:佟睿睿拥有独特的创作思维,精巧的创作手法,对素材拿捏得当。她创作的舞剧打破了舞剧创作的既成套路,对美的捕捉、构图的敏锐、色彩的把握、独特的构图形式、意象的营造都有着精准的定位。一直以来,佟睿睿坚持“传承中国意象”,创作独具中国特色舞剧的核心理念,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佟睿睿 舞剧创作 艺术特征

一、《南京1937》(2005):“一个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敢于直面“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的编导,着实令人敬佩。依托该素材进行舞剧创作,可以想象编导需要面临的不仅是熟知“南京大屠杀”这段泯灭人性的历史,更需要承受的是历史带给人们精神的摧残、心灵的捶打、人性的拷问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从不轻易掀开这一深埋心底的伤痛,当记忆来临时,我们匆匆略过,我们是怯懦的。“怯懦”并非遗忘,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很好的宣泄方式时的一种托词。“南京大屠杀”事件足以颠覆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长年累月形成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生命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信念。当这一信念轰然倒塌,我们凭何去支撑我们的生存意念。张纯如便是一个例子,她全身心投入,最后在價值观的轰塌中走向灭亡。

叩问,对人生、对人性、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叩问,似乎是佟睿睿某种自囚自闭的情结。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血的教训,编导佟睿睿选择不回避、不怯懦。相对于我们而言,她是聪明的,她选择了“面对”这段历史——从张纯如的视角看魏特琳笔下的“南京大屠杀”。所谓“面对”是透过两个人视角的侧看,比起直面,人们内心遭际的撼动似乎轻微许多。这种轻微并不影响主题的深刻,这也正是佟睿睿的聪明之处。全剧似乎是通过张纯如对魏特琳日记的描述来结构舞剧、表现主题,而编导的真正用意似乎是在生命的灭亡中表现大屠杀的可怖、惨绝人寰,在两代人的自杀中走向悲剧的深处。对于故事的叙说,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两个人。在这里,张纯如就是魏特琳,魏特琳也就是张纯如,二人在天堂的相见,便揭秘了一切。全剧由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无脸幽灵贯穿始终,它好似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张纯如追寻历史的脚步,在张纯如对历史的深入中幽灵的真面目逐渐显现。最后当纯如走向绝望,奔赴灭亡时,他们再次相遇,而此时的相遇再没时空的隔阂。在舞剧中,看似表现命运相同的两个人,实质上这是“一个人”眼里的大屠杀。这个人是魏特琳,是张纯如,是牺牲者,又是控诉者……

二、《水月洛神》(2010):古典题材的当代阐释,而非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述

佟睿睿在创作舞剧《水月洛神》的过程中曾经说:“如果作品只有技法没有形象,不能称其为‘剧,我希望它在人物的结构、戏剧的结构上能有一个关于古典题材的当代阐释,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述。我们总躺在老祖宗和历史的遗产上炒旧的东西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今天的氛围和语境下有新的创造。”对于古典题材的舞蹈(舞剧)创作,编导佟睿睿一直奉行着这样一种创作思维,即古典题材的当代阐释。抛开编导现代审美下为舞剧营造的意象和意境不说,在舞剧《水月洛神》中所谓“当代阐释”主要体现为女性意识下对女性人物甄宓的细腻解读。基于甄宓的当代解读,舞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编导佟睿睿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与生俱来的悲剧意识,充盈了甄宓的内心。她用心理编舞法塑造甄宓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甄宓作为一个弱女子的无奈强权、处境悲凉的可怜遭际。其二,甄宓是每个人心中的洛神,只是有时被现实模糊了身影,等待涟漪泛尽,她便浮现出一轮水月,映照在你的心底,令你倾尽一生去追寻。作为女性编导,佟睿睿并未将叙事线索搁置在甄宓身上,而是通过曹植对一生挚爱的追寻,叙说甄宓的一生。这里,编导眼中的甄宓已不仅是曹植的挚爱,她更是他心中的梦,一种意念的化身,一种信仰的至高境界。

三、《一起跳舞吧》(2012):跳舞的本质是快乐

《一起跳舞吧》似乎是佟睿睿打破中国即将固化舞剧结构模式的一种实验性探索,但了解该舞剧创作背景的人都知道佟睿睿的初衷:“在每年至少有十多台舞剧面世的中国舞坛,越来越多的舞剧追求的是深沉、严肃,上海歌舞团的这一版原创舞剧,却是要找回都市生活的快乐,也要找回舞剧遗失良久的轻松和快意。”也就是说,关注人本与现实的佟睿睿打造该部舞剧的目的是单纯的。从舞剧中,我们知道舞蹈不是某个人的特权,它是引领每个人走向快乐的方式,快乐而舞是每个人的权利。全剧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描绘了现代社会快节奏、强压力的普遍特性,每个人都处于一种精神萎靡、心情抑郁的生活状态。这与中国舞剧越来越严肃化的创作追求相吻合。基于此,编导佟睿睿希望这一现状受到关注并得以缓解,因而首先从舞剧编创入手,全面打破舞剧创作的既成套路。编导不再以伟岸挺拔的首席来结构舞剧,而是从生活中存在种种诟病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见大折射出大都市的整体风貌。其次,编导秉着“跳舞的本质是快乐”的理念,将舞蹈代入快节奏、强压力的舞剧情节中,以舞蹈来融化都市生活的病态,深入人类心灵,用快乐为都市、为人类带来新生。

四、《朱鹮》(2014):打造现代审美下的中国版《天鹅湖》

佟睿睿似乎天生对美的捕捉、构图的敏锐、色彩的把握、意象的营造有着精准的定位,早在她编创的小型舞蹈中就有所体现。例如给王亚彬编创的《扇舞丹青》,对古典神韵的现代解读,飘逸而又意蕴延绵;给唐诗逸编创的《乡愁无边》,对乡愁的另类解读,在胡声中让人体会乡愁的寂寥和揪心;为朱洁静和王佳俊编创的《根之雕》,对人体曲线美的柔性把握,让人在力与美中感受两颗树根顽强的生长、向上的意志。如果说对艺术的直觉是佟睿睿的天赋之所在,那么这些天赋的融会贯通则是佟睿睿“格式塔”理念的完美演绎。佟睿睿的舞剧编创在这样一种理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朱鹮》便是一部“佟氏理念”几近成熟的舞剧作品。

舞剧《朱鹮》2014年首演于日本,讲述了一段关于珍稀保护动物朱鹮与人类关系演变的故事。事实上,这部舞剧主题清晰、寓意明确——作为人类我们要与动物和平相处(不仅是鸟儿、珍稀动物),我们需要珍惜现在的拥有,守望美好家园。基于主题的单纯,编导佟睿睿没有了“剧”的后顾之忧,转而投身对美的追求,对现代审美的深入挖掘。舞剧《朱鹮》算得上是佟睿睿“格式塔”理念的完美阐释。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舞剧成功塑造了绝美的朱鹮形象。编导结合女性舞者的身体线条首先从形态上把握,以三道弯的体态塑造出朱鹮具有的女性特质,表现得栩栩如生。其二,舞剧中的构图给人以强烈的形式感。编导以流动的舞姿呈现出交织的菱形、圆润的半弧形、变化的“尖喙”形等,这些图像的流动在凸显主题的同时为舞剧增强了一定的形式感。其三,舞剧中色彩可谓是“增一分则嫌长,减一分则嫌短”。那素白中夹带着的灰既吻合了朱鹮的形象,又未曾给人以仙鸟坠入凡间之感。而全身的那一抹红则更是恰到好处,使得朱鹮仙气四溢。其四,借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句话“传承中国意象”,笔者觉得这便是佟睿睿的创作独具中国特色舞剧的核心理念吧。舞剧《朱鹮》真正做到了对人类现代审美的极致挖掘,它是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视觉感官盛宴,形式感与审美的处理可谓是中国版《天鹅湖》。

五、结语

佟睿睿作为一名新锐的舞剧编导,其舞剧创作风格在创作舞蹈剧目时便已有所显现。通过对她四部舞剧的具体分析,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其中最具显性特色的有这样两点:一是她对人生、对人性、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叩问;二是对舞蹈的“纯粹性”性的追求。鉴于她是新锐编导,其舞剧创作仍属于实验性阶段,因此其创作风格还不是很稳定,相信在日后的积累和沉淀中一定会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舞剧编导。

参考文献:

[1]于平.从《南京1937》 到“汶川5·12” ——佟睿睿大型舞蹈创作随想(上)[J].舞蹈,2009(10).

[2]姜琳琳,佟睿睿.“舞”与“剧”需辩证看[N].北京商报,2012-12-13(G02).

(作者简介:邓春黎,女,本科,海安文化艺术中心,研究方向:舞蹈编导)(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