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洲
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中虚拟现实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VR虚拟现实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混合教学模式课堂改革,对课程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课堂改革新方向。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学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要面临的挑战。随着近些年来,网络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课堂已不再成为学习信息的唯一来源。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2 我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混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使用3ds max,VRP软件进行制作,注重软件技能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虽然经过多年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入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但其教学模式都是单向的以教为本,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群体。
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学院启动了混合课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是站在教学设计者的角度,通过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进行混合,设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线上基础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和平时测试+线下课堂重点、难点知识深入透彻的辅导,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教师从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启发者、指导者、监控者和主导者。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对不同教学技术、不同教学手段、不同教学理论的优化整合,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网络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最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研究型学习模式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扎实的三维动画制作技能,有效提高现阶段《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学习中师生的互动性,让教师更了解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极大缓解教学时长的不足。
3 混合学习法在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按照《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特点,基本分为建模、材质灯光、贴图烘焙、UI交互制作四大模块。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将模块从整体内容上进行精心组织,让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按照以下步驟进行实施:
第一 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完成教学资源的创建。首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进行细化,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制定要明确到每个具体的点上。要能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每个课时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软件技能,以及他们需要掌握和达到的程度。其次,在上课之前将基础知识点的微视频、理论知识点的演示文稿、课堂中重、难点知识的讨论以及随堂作业等资源发布在教学平台上。
第二 线上学习阶段
让学生通过登录网络平台的在线课程,对基础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教师以在线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在线学习任务,以作业完成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知识储备,也为教师的线下课堂教学提供了针对性,从而为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障。
第三 线下课堂教学阶段
首先,由于《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基础知识量较大,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珍贵课堂时间,重点在于解决学生在线上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有时间将商业项目制作的整体流程和最新的制作技术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三维制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 评价考核阶段
《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主要考察学生对三维软件制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强调线上学习成效,学习过程和实际制作能力的考察。考核形式分为线上学习情况(50%)和线下作业(50%)。线上成绩包括:在线学习时间、在线作业数量和质量、在线测试、讨论互动等。线下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团队协作表现和项目最终完成情况。
4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和感悟
在以往《3ds max\VR虚拟现实》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时间较长,上课周期固定,没有足够时间逐一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导致问题挤压,以致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而解决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体拖延了教学进度。
而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授课内容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或文字教案,方便学生课后查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当学生自主不能解决时,混合教学平台提供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更高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5 结语
通过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和网络平台的建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和完善教学资源库,使教学设计更加精良,对学生需求更具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够融入到学习中,最终成为学习的第一执行人。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