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苗苗
一、问题提出
在此次见习中,我仔细观察了小班上一些行为较突出的幼儿,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家庭环境,但是现在的一些家庭,甚至幼儿教师都没能很好的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墨墨的爸爸妈妈很忙,所以平时他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的溺爱,促使孩子不大懂得很好的和别人交流。主班老师告诉我,在家里,墨墨有不懂礼貌、不诚实的举动时,在老人面前撒娇的说一声“我不了!”他们便会开心的笑作一团,而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毫无实质性的作用,只是大人的一种妥协方式。因此周而复始,孩子认为这样就抓住了大人的弱点,是解决问题的法宝。老人便默认了他的不友好,不合作的个性。只要聪明,别的不管它,老人认为孩子认字多,健健康康的就对得起他的父母了。因此对亲社会行为没有正确引导和帮助,所以在幼儿园里墨墨都不大同别的小朋友玩耍,大多时候都扮演着孤独沉默者的角色。
二、分析问题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有较优裕的物质环境,在特殊的家庭位置中,受到家庭成员的厚爱与周到细致的照顾,容易使幼儿形成自私、唯我、依赖性强、缺乏意志力等特性,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比较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长此以往,使幼儿难以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社会心态和行为,以致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要让更多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明白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明白只有家庭、幼儿教师和幼儿园齐心协力,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使幼儿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那么,小班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如何培养呢?
三、解决问题
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说教就能形成的。它只能在幼儿自己亲身体验的环境、参与的活动中,尤其是交往活动中,不断实践、感受、体验,日益积累直接经验和情绪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的。
(一)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情感体验缺乏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爱模仿是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具体的行为是最容易被幼兒所接受、学习的。因此,为儿童提供亲社会社会的榜样是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活动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在活动中逐渐获得。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幼儿亲身实践,在活动中体验并形成亲社会行为。在“小小寿星”活动中,教师在小班开展生日活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抱抱小寿星”“说句祝福的话”“唱唱生日歌”,还请小寿星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日蛋糕,说说自己过生日的心情,让全体幼儿在感受成长快乐的同时体验分享的乐趣。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幼儿通过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学习并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亲社会行为。
(三)在人际交往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构成了他们的人际环境,这种人际环境持久、深入地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是三种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1.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家园合作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更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家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如为了让家长获得正确的教养方式,可以开设专家讲座,帮助家长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种行为表现的原因,以及针对小班幼儿所特有的身体性攻击行为可采取的措施;通过家园联系栏、班级论坛等途径向家长提供国内外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有效策略等。为了让家长相互分享教养经验,还可以通过家园互动栏鼓励家长主动交流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困惑,引导家长通过分享获得相关的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等。
2.良好师幼关系的培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幼关系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
同伴群体是幼儿学习亲社会行为的强化场。一个好的同伴关系,会刺激幼儿为获取来自同伴的接受、认可和良好评价,而积极地模仿和表现出利他行为。
为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首先,要为幼儿树立可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让小班幼儿接触亲社会行为的榜样,如用动画片《花仙子》中的榜样人物激励幼儿;还可以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和同伴交换,学会分享;对于有亲社会行为的幼儿,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引导其他幼儿模仿和学习。其次,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移情是幼儿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心理品质,通过移情幼儿能够观察别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逐渐发展亲社会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移情训练法激发幼儿的帮助、分享、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如可以和幼儿一起观看《大耳朵图图》《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动画片,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并表现片中人物的可爱和善良、勇敢向上和助人为乐,从而赢得良好的同伴关系。
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应从小班抓起,全面促进孩子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友好态度,表现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亲社会行为,这样才能让幼儿终身受益,做个有用于社会的人,这也是我们教师奋斗的终极目标。虽然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相信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将更自觉、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