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乡小学陪读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2019-06-11 11:07桂顺党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龙岩教学点现象

桂顺党

一、陪读产生的背景

龙岩乡地处黔桂边陲九万大山腹地,分辖 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龙岩社区,安山、达科、久乐、良兴、肯兰、朝各、广荣、敢岩、黄种、达洞、城皇、久伟村)215个村民小组,22000多人口。居民中多数为壮族,依次为汉、瑶、苗、水、侗、毛南、布依等民族杂居。20世纪80年代末,全乡共有91个教学点(含简易教学点),12所村级学校,1所中心校。在校生3800人,公办教师112人,民办教师15人,代课教师73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生长的有效控制,加上开发区的异地搬迁和打工族的不断外出,村校、教学点生源逐年减少,上级有关部门不得不实施集中教学,撤并教学点方案。如今,全乡教学点只有1所(塘甲小学,7个学生);村校6所,其中完全小学2所(安山、广荣)。另外4所村校(朝各、黄种、达科、城皇)学生总数不足120人;中心校1所、中心幼儿园1所(约200人)、初中1所(约200多人)。全乡一至六年级学生大约 800人,其中寄宿生约300多人。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对经济生活的不断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相继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将子女留在老家,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中大多数是由祖辈、兄弟姐妹或亲戚来监护,这些孩子的家长不得不在龙岩乡中心校附近租田搭建的简易房子,由祖辈、兄弟姐妹或亲戚来陪读。这片“新村庄”自然被当地人称为“陪读村”。

二、陪读条件现状

一是“陪读族”中多数为壮族,其次是汉族,也有瑶族、苗族等。30%左右是孩子的母亲,5%左右为孩子的父亲,65%左右系隔代亲属或亲戚。所有“陪读族”70%以上为女性。大部分陪读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甚至是文盲,而且法律、安全和卫生意识淡薄。

二是100多名家长租住龙岩街居民房,108位家长租用社区农田自建简易房。这些简易房面积大小不一,大的30多平方米,小的不足10平方米;使用材料不一,有水泥材料,也有竹木材料;坐落方向不一,东南西北方向都有。整个“陪读村”参差不齐,结构零乱。多数房子低矮拥挤,室内物品乱堆乱放,没有任何消防设施。

三、陪读教育现状引发的思考

1.“陪读族”身体健康状况令人甚忧

陪讀房中大多是两代或者三代人居住在狭小的出租房或自建房内,空间狭小,休息生活均在一起,饮食起居,有诸多不便。卫生条件极差,多数家庭以木柴为燃料,火烟熏烤严重,极易造成火灾,同时对孩子的眼睛容易造成伤害。

2.留守儿童身心发育不良

父母不在身边,祖辈陪读的具有负面影响多多。因为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在生活上无规律、无节制,思想情绪得不到交流与沟通,祖辈往往只能在饮食起居上满足孩子,但没有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要落后于学生的父母。溺爱孩子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监控孩子在社会上的行为,吃零食、偏食,甚至把生活费作为上网开支,造成营养不良,身心发展不健康。多数孩子生孤僻、冷漠、任性、固执、甚至好走极端,长期的抑郁情绪使得其发展为精神上埋下诸多疾病。

3.不利于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学生家长花很大的人力物力陪读,不仅加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不利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培养,学生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不知道孝敬父母,乱花钱都是陪读家长溺爱的结果。这样长期以往,自由空间的缺失必然导致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弱化,吃苦耐劳精神和受挫折自拔能力也就不强。

4.陪读反被陪读误

家长本想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可由于牺牲了自己的事业,造成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反过来不利于家庭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是要靠劳动创造财富的,对于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家里有一个“留学生”已经不是很小的负担了,还要赔上一个赚钱的家长,负担更重了。有些陪读家长往往和孩子并没有多少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形同虚设,陪读走于形式,最初的愿望也走了样。

因此,作为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对陪读现象忧虑颇多,笔者认为,对于家长们的切身做法、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陪读或许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从长远来看,陪读并不值得提倡。

四、就农村小学陪读现象的建议

既然农村小学陪读现象已经存在,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或者说,是否可以妥善解决这一现象?需要指出的是,陪读现象都有持续存在的结构性因素,而且,短期内这些因素也无法消除,因而,陪读现象的长期存在是必然的。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陪读现象的进一步扩大呢? 下面是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增加本地就业岗位。正是由于儿童父母外出打工,随之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抓住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和扶持本地经济,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增加就业机会,留住劳动力在本地工作,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让日益兴起的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就业潮。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第二,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政府要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其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多承担一些监管责任与义务,让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照顾与关爱。

第三,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加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又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普遍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寄宿制的中学,条件也很差,各项制度也不健全。这一状况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地得到发挥。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平台。

猜你喜欢
龙岩教学点现象
爱情只有悬念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小嘎屋
第四章光现象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