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上期,本报梳理了国内部分省市和地区已经发布的引导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及其要点,重点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各地如何“顶层设计”?》的专题报道,本期将继续梳理,以期为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北京市:2020年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12月26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中提到:科学布局并适度超前推进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制和示范,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加大以氢燃料为主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发力度,着力在整车耐久性、续驶里程和燃料电池使用寿命等领域取得突破。重点增强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氢气循环泵、空压机等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以及高压储氢和液态储氢的研发生产能力。
现状:2017年北京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掛牌。《关于共建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合作协议》签署。
未来规划:北京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中心,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积极部署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汽车开发及示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汽车创新中心。
佛山市:提出氢能源发展规模总目标
2018年12月,佛山市正式发布了《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提出了氢能源发展目标:到2020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200亿元,加氢站建设达28座;到2025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500亿元,加氢站建设达43座;到2030年,建成氢能源产业集群,集聚氢能及燃料电池企业超过150家,培育氢能及燃料电池龙头企业8家,实现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2000亿元,力争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市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
规划还提出了“示范应用-市场化初级-市场扩张-氢经济社会”四大阶段的发展路径,研究布局技术突破工程、产业成链工程、示范推广工程、设施配套工程、开放协同工程、科普教育工程6大主要任务。
旨在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市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将佛山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
浙江省:加快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2019年1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年)》,重点加快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行动目标:到2022年,汽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引领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打造成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培育万亿级产业规模。汽车产量超过3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80万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0亿元,其中汽车整车工业产值超4000亿元、汽车零部件二级业产值超6000亿元。
培育具有区际竞争力的企业群。自主品牌汽车品牌认可度、产品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培育成为国际知名的中高端自主品牌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
加快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支持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加快研制燃料电池汽车。鼓励利用石化装置产氢气等资源,加快建设加氢站试点,成熟后向全省逐步推广。加快推广应燃料电池汽车,优先在城市公交、物流运输等领域开展示范运营,在有条件的地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
嘉善县:以公交应用为突破口
根据《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年)》要求,浙江省嘉善县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
努力打造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省级示范试点区。建设燃料电池专业园区,设立长三角燃料电池研究院。到2022年,力争完成120kW的单电堆设计与开发,燃料电池产能达到10000台,销售达到5000台。加大氢能产业招商选资力度,突出以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和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核心部件、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装备制造为重点,引进一批氢能产业上下游优质项目,打造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建设加氢设施服务体系。加大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构建完善供氢、用氢消费端社会化服务网络;在现有加油、加气站基础上,同步建设加氢设施服务体系。到2022年,建成加氢站或综合能源站3-5座。
加快氢能产品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燃料电池公交车、燃料电池物流车及燃料电池产品实现市场化规模应用。到2022年,燃料电池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总保有量的50%。
宁波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
2019年1月,宁波市发布《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7〕75号)。
意见指出:到2022年,氢能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推进一批氢能应用示范设施,全市氢能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在产业链层面,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核心部件到燃料电池汽车、分布式能源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装备制造为重点,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力争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氢能龙头企业。
力争建成加氢站10-1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600-800辆,推进清洁能源制氢与储运、氢能分布式系统建设。
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装备企业,全力打造氢能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和氢能创新孵化平台,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建成加氢站20-2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突破1500辆,技术、产业、应用互动融合和人才、制度、环境相互支撑的氢能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
苏州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2018年3月19日,苏州市公布《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意见指出,到2020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建成加氢站近10座,推进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加氢站近40座,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运行规模力争达到10000辆。
2018-2020 年,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圈,優质产业链资源加速汇聚,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在示范区域建成相对完善的氢能供给、应用基础设施网络,氢能示范应用效应逐步放大。
在产业链层面,形成制氢(氢源)、氢储存和输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整车生产、运营与配套服务等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内一流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燃料电池和动力系统集成研发制造企业、整车生产企业、氢能源车辆租赁示范运营企业,集聚一批研发中心和检测、认证中心,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成加氢站近10座,推进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达到800辆,探索氢分布式能源系统产业化、商业化路径。
2021-2025 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典范城市,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产业链基本成熟。
在产业链层面,基本形成氢能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氢能产业技术步入国内乃至全球的高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装备制造、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及整车生产企业,集聚一批国际先进研发与公共服务机构,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在示范运行与推广层面,建成加氢站近40座,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和乘用车批量投放,运行规模力争达到10000辆,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广应用。
张家口市:在“五大领域”加快布局氢能产业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日前表示,要紧抓冬奥会筹办、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建设“氢能张家口”实施方案,在五大领域重点突破,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一是氢气生产领域,利用张家口市丰富的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电解水制氢技术及核心装备;二是氢气储运领域,开发70MPa及以上高压存储材料与储氢罐设备、加氢站氢气高压和液态氢的存储运输技术和装备;三是基础设施领域,引导相关企业投入加氢站核心设备研发,加速压缩机、储氢罐和加注机的关键阀体和高压件等关键部件产品国产化,降低加氢站建设和运营成本;四是燃料电池领域,以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为突破口,进一步突破电堆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的性能并大幅度降低成本;五是能消费领域,优先在公交领域及物流、叉车等企业发展氢能源车辆,逐步向私人车辆领域发展。
通过电制氢及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技术,实现小区级别的无碳化供电供热。开展固定式燃料电池及系统的产品研制,根据储能需求,开展制氢、储氢、发电耦合控制系统的开发;在现有天然气管道中,开展氢气与天然气混合应用示范,并在工业及家庭领域推广及应用,逐步替代对天然气的依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