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贵
【摘要】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不高,经常受压迫;她们命运悲惨,尤其是被遗弃的女子。剖析她们被遗弃的原因,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挖掘她们给我们的启迪,进而培育学生的悲悯情怀,是我们解读这类文本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弃妇命运;性格探究;命运启迪;悲悯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氓》和《孔雀东南飞》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主人公无名氏(氓的妻子)和刘兰芝同属被遗弃的女性人物,我们经过研读,发现她们的命运截然不同,这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备课组以此为切入点,有效补充同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群文阅读,试图从文化视角来剖析她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探究她们不同命运形成的原因。
一、活动背景分析
《氓》是教读课文,我们尚且不知道氓的妻子姓甚名谁,她的丈夫氓却“罔极”——没有原则地婚内不忠,且有家暴行为;她背着弃妇的身份,承受着不被兄弟理解的讥笑,毅然决然地离开丈夫,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孔雀东南飞》是自读课文,女主人公刘兰芝知书达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勤劳持家,“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婆婆对她没有好感,勒令儿子焦仲卿休妻另娶。古代女子成为弃妇的原因是什么?弃妇不同命运结局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她们对我们的启迪有哪些?这些都是语文深度学习必须面临的课题,无法含糊其辞,只能正视解决。
二、过程描述
古代女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成为弃妇?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备课组查阅资料,进行集体商议。西周时流行的“七出”是古代男性休妻的标准理由,“七出”指的是: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大戴礼记》)“七出”之首即为“无子”。在古代,子嗣后代关乎一个家庭的兴衰,被高度重视,似乎也可以理解。从文中的信息来看,氓的 妻子(“三岁食贫”“三岁为妇”)和刘兰芝(“共事二三年”)都是结婚至少一年却没有怀孕,当时的社会让女子承担着所有的过错,以为都是女子的原因,这是社会的不公。老师出示两首应和词,《钗头凤》(红酥手)与《钗头凤》(世情薄),告诉学生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陆游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唐琬;唐琬也是因为婚后几年没有子嗣被婆婆强令休回家,后来再婚,却始终无法放下陆游,发出“世情薄,人情恶”的感叹,却偏偏做出“咽泪装欢”的神态,不久,唐琬就在悲伤中死去。由此可知,没有子嗣、不得宠爱、得罪公婆是古代女子被休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看来,同是弃妇,有的新生,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无名氏,《柳毅传》中的小龙女;有的毁灭,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钗头凤(世情薄)》的作者唐琬。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她们的差异?
1.从成书的时代来看,《氓》选自《诗经·卫风》,而《诗经》反映的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其时尚处在奴隶社会,灭绝人伦的封建礼教还没有出现,是以《氓》中的女子遭遇婚变成为弃妇后,尽管受着亲人的嘲笑,还可以独善其身,以自己的勤劳善良生活下去,因为她是主动结束这段婚姻的,她依然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自尊。刘兰芝、唐琬、杜十娘都处于封建社会,封建婚姻制度、宗族制度和伦理制度等逐渐扼杀了她们的肉体和精神,她们对夫权有较大的依赖性,没有独立的人格,一旦没有稳定的婚姻做保障,她们的幸福就荡然无存。
2.从人物自身性格来看,她们具有反抗意识吗?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说:“接受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她)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悲剧全在于灾难的反抗。”借助文本研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讨论她们是否具有反抗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氓》中的女子是坚强的,丝毫不理会家人的嘲讽,主动结束不公正的婚姻;刘兰芝只会对丈夫抱怨,最后拗不过母亲和兄长的劝说,勉强接受被安排的再婚,最后以死抗争,她有反抗精神吗?有学生认为她只是消极逃避。唐琬被休后尽管不甘心、不舍得,但唯独没有抗争;尽管也有另外一段婚姻,却整日以泪洗面,最后悲哀死去。
3.从作者写作意图来看,是用喜剧赞颂还是用悲剧来控诉;前者是苦尽甘来、哈哈一笑,后者毁灭一切、痛哭流渧。氓的妻子最后结局不得而知,从她决然主动分手来看,她的后半生应该还是可以幸福的,因为再也没有人对她实施家暴了,她也不再为丈夫的不轨行为而痛心。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掉给人看;美好事物的毁灭带给人们深刻而长久的反思: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往往是备受欺凌的;或许是个人性格的悲劇,但更多的是社会层面的悲剧。学生如果能感受到当今时代的进步与女性地位的独立,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以为就是善莫大焉。
三、总结反思
备课组老师感叹,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学生们惊奇,原来还可以把这么多文章放在一起学习,从开始的繁杂到后来的清晰,在学习的广度、深度上都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如果说,这样的整合教学还有一点可取的话,我们思考后有如下的感悟:
(一)群文阅读的优势
我们在孤立的文本学习中只能看到没有关联的无名氏和刘兰芝;当我们开发“弃妇”这个专题学习资源时,几篇本来没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我们看到了相同命运人物的集合体。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她们尽管命运相同但结局不同,这就为探究学习带来了空间。我们拓展了阅读的数量,延伸了阅读的深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文学阅读的重要
“文学即人学”,高尔基如是说,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教授认为,杰出的作家们,都是把文学当作影响人、教育人的利器来看待的。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提出“中小学生正是在文学中生成为人”的观点,他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音乐和美术,进行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文学教育,即通过文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我们认为,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发现主人公身上美好的品质,让读者变得更加高尚,能够用美的精神鼓舞读者自己。
(三)体验反思的学法
如何让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并进而从中汲取营养?首先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动情”。其次让学生模拟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注意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当事人该怎么办;让学生反思文中人物抉择时的痛苦、矛盾、无奈,从而为文中人物的悲惨遭遇一掬同情之泪,一燃愤怒之火;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和良苦用心。
(四)悲悯情怀的培育
悲悯是莫言一贯坚持的主题。他认为悲悯“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他认为悲悯要“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要“描写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在体验和反思中,我们重新整合文本教学资源,让单个的人物图组成立体图,最大程度地发挥文学阅读的功效、释放群文阅读的潜能。在阅读悲剧作品中,重新定位悲剧的作用——使人崇高,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变得勇敢;学生同情弃妇的悲惨命运,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弱点,思想情感由单一偏执转入多维多层次,从而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尚文.体验: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语文学习,20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