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建设

2019-06-11 05:31张建设朱爱意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

张建设 朱爱意

摘要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培养海洋生物学专业高层次人才服务。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S-01;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04-0280-03

Abstract Marine ec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and major course offer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for postgraduates in marine biology specialty.Course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postgraduates,and it is a key factor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were analyzed, and some thoughts and exploration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were made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odel, in order to serve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level personnel in marine biology specialty.

Key words Marine ecology;Postgraduate course;Courses construction

海洋生物学硕士点是浙江海洋大学的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07年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以来,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一直作为该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开设。在招生之初,受限于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招收的研究生大多为调剂生源,且本科专业背景有很大比例人数为非生物专业。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仍以海洋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海洋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经过学校多年的培育,海洋科学学科已成为浙江海洋大学主干优势学科,在教育部第3轮(2012年)和第4轮(2017年)学科评估中,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五。2016年学校更名成功,学校和学科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大批相关专业本科生报考,录取的研究生专业基础素质也有较大程度提高。2015年浙江海洋大学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将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调整为专业选修课程,这对该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建设定位和目标、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目前課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原有课程内容体系不再满足当前需求

在学位点建设初,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作为弥补学生在海洋生态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不足而定位的。随着生源背景的契合度不断提高,原有的以海洋生态学基础知识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对学科前沿发展介绍不足,创新性内容所占比例不高,难以满足当前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要求,需要对该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另外,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当前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再是能够进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学术单位,而是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再以学术研究为主体,而是对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这也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不能一味追求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也对该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3]。原有课程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专业基础薄弱的研究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讲授为主,重点对海洋生态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讲解。随着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整体水平有所提升,授课的目的也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传统的课程讲授形式造成课堂教学过程中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低,课程教学很难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授课方法亟需向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专题讨论和演讲报告等形式拓展。

1.3 研究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阶段,为导师负责制,不是以课程内容为中心,而是以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兴趣为核心[4]。生物学科研究生的研究手段大多是以实验技术操作为主,有些学生主观上认为所学课程与其今后的科研工作关系不大,选课只是为了满足培养方案中对课程学分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习惯于单纯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主动思考和参与到课程中,不能带着问题学习,被动地依赖教师课堂讲授。

1.4 课程对学科前沿发展介绍和创新性内容不足

海洋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与海洋物理、水文学、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各海洋分支学科相互配合,很多相关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速了海洋生态学的发展[5]。例如,海洋水色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海洋大尺度、大范围的取样,从而使对从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开展研究成为可能[6]。然而,近年来在海洋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是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出现,作为课程理论体系还缺乏系统性,另外授课教师的自身科研背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从某一个角度展示海洋生态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大多数是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互结合起来的,而课程本身又未设置实验课程,这也往往会导致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脱节,表现出课程开设的创新性内容不足。

海洋生态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近年来在浙江省“海洋科学”重中之重学科经费的支持下,浙江海洋大学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学术会议、报告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海洋生态学作为海洋科学最重要的交流方向之一,也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也要求研究生都积极参与这些学术活动。例如,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李超伦研究员举办“进军深海——我国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学术报告;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北田修一教授举办“日本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研究现状与展望”报告;日本京都大学源利文副教授举办“Distribution of Japanese giant salamander revealed by environmental DNA analysis”报告;香港科技大学刘红斌教授举办“黑潮及北太平洋单细胞固氮蓝藻的高度多样性”报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武昌研究员举办“微食物环的故事”报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杨红生研究员举办“坚持生态优先 构建海洋牧场”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张秀梅教授举办“开发型渔业向管理型渔业的转变”报告。这些专家都从科研角度介绍了各自关注的海洋生态学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极大地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视野,也激励了研究生从事科研道路的信心。

4.3 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浙江海洋大学是一所立足舟山海岛的海洋类高校,具备了开展海洋生态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几十年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传统的“四大海产”有2种已经几乎绝迹,渔业结构发生了很大變化。舟山渔场的渔业资源种群动力学及早期补充机制、海洋生物资源群落结构与优势种交替规律、食物网营养结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修、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都成为该区域的重要生态学热点问题。近年来,浙江海洋大学先后承担了“中国舟山渔场主要养殖鱼类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技术的研究”“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调查及名优水产增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浅海典型渔业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贝藻规模化养殖对浅海碳收支的研究”“东海区域优势种类扩繁及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海岛生态系统监测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围绕东海区海洋生态系统关键问题深入开展研究。这些项目研究内容都与海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浙江海洋大学鲜明的科研地域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东海海洋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该课程从海洋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入手,从每个科研项目的立项背景和意义出发,逐一剖析了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不仅对该校该方向的整体研究趋势有所掌握,而且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科研报告方面写作的能力。

5 结语

通过课程改革和实践,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有效促进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海洋生态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手段会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也促使教师和学生要坚持学习,加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知识,增加最新的科研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唐知然, 周游.生物学专业近十年毕业研究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16(23):54-59.

[2] 王庆奎,孙学亮,孙金辉,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海洋生态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33,45.

[3] 张杰,王滨松,杨洪一,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98-200.

[4] 赵玉田.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10-111.

[5] 沈国英,黄凌风,郭丰,等.海洋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6] 陈清香,谢玲玲,侯庆华,等.海洋生态学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8(7):196-198.

[7] 李永祺.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2.

[8] 刘小敏,李佳孝,高敏.研究生课程有效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45-47.

[9] 张卫国,李婧,李剑敏.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研究生“研讨式课堂”教学管理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2015(11):39-44.

[10] 曹明华,王惠琴.研讨式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148-149.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
云计算环境下研究生课程信息化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英国电子信息类课程观摩与思考
澳大利亚研究生课程的外部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