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农业企业对村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2019-06-11 10:19徐长东吴渊博杨贵龙
山西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

徐长东 吴渊博 杨贵龙

摘 要: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阳谷县M村生态农业企业发展状况和村民增收的实现形式,并利用具体的案例加以分析。结合M村新农村建设和N山庄生态农业企业的引进,分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方式,重点针对N山庄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企业;土地流转;村民增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4-006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志码:A

1  调研背景

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农业农村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1]。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业、农村新动能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2  M村基本情况

M村位于阳谷县北部,北与聊城市东昌府區相邻,镇政府所在地距离阳谷县城约24 km,距聊城市区约22 km,254省道(聊阳路)贯穿该镇,交通便利。该镇辖58个自然村,52个行政村,总人口30 210人,其中农业人口28 641人。M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较近,共有人口1 164人。

3  M村新村建设与N山庄生态农业企业引进

3.1  M村新村建设

2011年6月,M村启动新居建设工程,老村原占地222 111 m2,新村占地84 042 m2,复垦后节约土地138 069 m2。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推动下,M村新村共建楼房376户,其中建设二层住宅楼226户,每户面积150 m2、投资13万元,三层住宅楼110户,周转房40户。新村建成后,政府对村内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对秸秆进行集中处理,从根本上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目前,村委会计划扩大现有集贸市场的经营范围,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适当发展当地的集市经济[2]。

3.2  N山庄生态农业企业的引进

M村新村建成之后,村两委班子考虑到M村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老村复垦置换出的土地,制定了与某公司合作的发展战略,希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公司,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N山庄生态农业企业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金4 000万元,由S公司和阳谷县M村村民委员会共同出资建设。山庄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M村老村及周边村庄土地200.1万m2,以“休闲农业、健康产业”为主题,遵循绿色生态、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在M村旧址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山庄。规划建设5大种植板块,现已种植大叶女贞6.67万m2,海棠166.75万m2,其中林下间作油用牡丹100.05万m2,采摘垂钓休闲观光园区1万m2。

3.3  N山庄对村民增收的带动方式

目前,N山庄生态农业企业仍处于投资建设阶段,村民的收入主要是土地流转收入和农闲时期的打工收入。流转耕地所生产的小麦以600 kg/667 m2的市场价格支付费用,老村复垦的土地以500 kg/667 m2所生产的小麦支付费用,建设用地以800 kg/667 m2所生产的小麦支付费用。M村村民平均每户拥有大约2 668 m2耕地,老村复垦的土地和建设用地较少,平均每户不足667 m2。600 kg小麦的市场价格大约为1 400元,每户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大约为6 500元/年,农民的收益略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且村民可以在农闲时间,选择就近打工。在N山庄,男性劳动力的报酬为120元/d,女性的工资为60元/d,山庄建设初期雇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吸纳了M村较多的剩余劳动力。

案例一:邓奶奶,70岁,家中6口人,务农。

邓奶奶家中6口人,最小的孩子11岁,读6年级。邓奶奶把耕地流转给山庄后,她便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一心一意地照料孩子。邓奶奶的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土地流转之后,邓奶奶家里的生活来源主要为土地租金。虽然N山庄给M村的村民提供了一些工作岗位,但邓奶奶没有时间去山庄干活。

N山庄计划依托油用牡丹基地,延伸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等产品的深加工链条,以特色种养产业为基础,全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互动,绿色生态持续发展的鲁西农业观光胜地。N山庄高科技田园产业综合体建成后,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 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人均工资超过2.4万元/年,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 000余人。N山庄盈利后,M村村民委员会作为股东,会得到相应份额的分红,从而壮大了M村集体的经济,村民也可以凭借M村的“成员权”获得分红。

4  存在的问题

4.1  N山庄前期规划不合理

N山庄在建设前期对山庄的建设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但后期多次更改规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N山庄成立以来,其发展规划多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整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影响了山庄的盈利。

案例二:张总,34岁,N山庄经理。

2013年10月,N山庄开始在M村开工建设,张总作为总经理,负责山庄的建设工作。由于M村老村地形复杂、地力较差,张总特地请了规划师来规划山庄的功能分区。起初,由于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一处建设用地属性不明确,导致第一次规划出现不合理的地方。之后,张总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地情况和政策导向,欲在山庄内建设5大种养休闲板块。

4.2  N山庄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于主打“生态牌”的N山庄来说,没有游客就没有盈利。山庄在宣传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自身的环境优势,失去了大批潜在客源。

4.3  山庄没有实际盈利

对于海棠树和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稳定、可靠的市场是获得收益的有效保障,但是最近几年,N山庄一直处于投资建设阶段,没有固定客户,加之市场价格波动大、前期投入高,造成山庄如今没有收入的窘况。

案例三:姜爷爷,60岁,家中6口人,务农。

姜爷爷将老村的2 601.3 m2耕地全都租给了N山庄,土地租金按照600 kg/667 m2小麦的价格结算。山庄目前正处于建设初期,为M村及周边村庄的人们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姜爷爷和妻子经常前往山庄务工,工资为60元/d。

4.4  村民收入渠道单一

M村与N山庄签定协议,每年以土地流转费用对村民进行补偿。但是N山庄并没有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是将“为自己打工”变成了“为别人打工”,短期内并没有真正使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案例四:姜叔叔,34岁,家中4口人,外出务工。

姜叔叔是货车司机,常年外出开车送货,家中的3 335 m2农田均流转给了N山庄。姜叔叔的孩子在聊城上6年级,新村临近聊阳路,为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姜叔叔的父母经常去山庄帮忙做工,每天都能拿到相应的工资。

4.5  N山庄内部缺乏技术性农民

海棠树和油用牡丹的种植与管理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型农民,但是村民之前大多种植粮食作物,缺乏种植此类经济作物的经验,这也是如今村民收入没有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

5  解决问题的对策

5.1  做好准备工作

建设山庄之前,要对山庄的地理位置及土地用途等有充分的认识,明确山庄的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规划,强化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对于一些约束度高、难度系数大、群众意见多的项目,应逐渐推进[3]。

5.2  加强宣传

山庄生态农业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宣传工作,提出目标,制定措施。宣传要突出山庄特色,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山莊观光旅游,在为山庄带来收益的同时,解决附近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5.3  完善山庄管理体系

要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外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加强内部监督,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各部门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的要求,进而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

5.4  将引进人才与再教育相结合

有了新鲜的血液,山庄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一方面,可以弥补山庄目前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山庄的发展带来新观念和新方法,成为山庄发展的潜在资源。再教育计划包括两个方面。①对现有员工技能和意识进行再培训。②培养附近农民的专业技能。

5.5  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获得了补偿,但失去了未来的长期收益。企业在制定补偿方案时,应当尽量从农户角度入手,为农户的发展提供帮助,要联合政府和当地基层群众组织,携手为村民的生计谋福利,防止农民失地后因缺少技能或缺乏资金而致贫。

参考文献:

[1]蔡军,王彬彬.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创新[J].农村经济,2016(8):35-39.

[2]葛鹏.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赢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14(5):24-26.

[3]姜睿清,黄新建,谢菲.为什么农民无法从“公司+农户”中受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54-60.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