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娜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无限地拓展了传统课堂的空间,“互联网+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正确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拓展课堂空间与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实现传统课程与现代技术的优势互补。本文中提到的“项目导向—网络驱动”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与学生共为主体,在项目的驱动下,师生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承担不同的角色,借助网络媒介技术共同完成知识传递与项目协作。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网络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2-0114-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2.02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了一系列以网络教学模式为目标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网络教学实践环节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对传统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上,通过将传统教学资源与网络技术平台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规模化、投放精准化、双向互动等特征,开发出全新的网络课程,如慕课(MOOC)、私播课(SPOC)等。网络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方便更多人通过网络享受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此外,网络教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对网络媒介环境下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开拓与研讨上,依托传统课堂空间,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优势,不断开发全新的教学模式,如全景教育、翻转课堂等。
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特有的空间聚合力、现场教学感染力、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情感凝聚是跨越时空的网络课堂所不能及的,网络媒介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模式还不能摆脱传统课堂教学而孤立存在。然而,传统课堂教学需要互联网技术将其激活、开拓、发扬,充分借助传统课堂空间发挥技术优势,彰显信息传播特色。媒介技术的成熟发展让“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讨更具现实意义与操作性。
一、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的契合逻辑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与低成本的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1]。知识的传递与学习过程的本质是信息传播过程,网络传播技术赋予了现代学习全新的途径与方式,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丰富与多元的体验,传统课堂被插上了现代技术的翅膀。
(一)跨越时空的多媒体展现与全景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元的展现形式使信息内容极具感染力。传统课堂教学正需要注入互联网活力,让学习行为不再拘泥于时空限制,实现 “系统化”与“碎片化”相结合。网络使碎片化时间与学习行为链接,无限地扩展了课堂教学边界,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求链接相关学习内容,并自主地把握学习进度;同时,使人们突破地域、阶层、性别区隔,获得无差别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互联网帮助教师展开网络教学,实现了在线教学管理,并帮助学生完成网络学习。此外,网络媒体极富视听冲击力的展现形式使晦涩、生硬的知识内容有了全新的展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易懂,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便捷。
(二)即时互动的传播特性与师生互动、协同共创
互联网技术让人人都处于在线状态,使师生之间突破空间限制的实时互通成为可能。教师既可以借助网络拓展、延伸课堂,传授知识,也可以在网络课堂空间中实现实时互动与答疑。在海量的网络信息库和强大的搜索引擎面前,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权利关系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学生借助共享无差的网络资源,主动把握学习进度,根据个人知识获取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内容,也可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相对于学生主动权的提升,教师的权威主体地位相对式微,从原先绝对权威的知识掌握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负责协调和整合课程资源,协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如此一来,师生的教学过程呈现出更为平等、协作、互助的全新關系,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信息资源海量、开放性特征与教学内容资源共享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网络技术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查阅资料,自主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学习体验。如慕课、微课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课程,让学生方便地接收到优质教学资源。大量的网络内容资源、开放课程资源与课堂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在教学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便于教学内容多媒体化、直观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同时,网络海量信息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快速、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四)大众化和个性化传播特性与大众传播和细分化定制并存
互联网传播具有大众传播特征的同时,具有分众性和个性化的传播特征。课程一旦通过网络在线传播,则会突破传统课堂规模,实现课程的大众传播。例如,网易公开课、智慧树等日益成熟的在线网络课程资源,让人们有机会获得优质教学资源和自主学习机会。同时,基于互联网络传播技术的多维教学模式既可以实现规模化教学,又可以实现个性化的私人定制。规模化的传播并不意味着要忽略个体的需求与感受,成为实现小规模定制性在线课程的新途径。同时,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的分众化和圈子化特征,广大受众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学习目标等集结成不同的网络群体,网络细分化定制课程需求潜力巨大。网络数据技术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网络足迹抓取数据,精算出学习者近期的关注和需求,做到细分化精准推荐、投放,制定个性化课程与专项训练。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项目导向—网络驱动”双主体教学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 全新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将新媒体技术置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使学习形式多样化,成为当下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然而,现实情况是网络教学改革的学术探讨较多,而实践应用略显不足;网络媒体效能强大,而网络教学效果仍待改进与突破;师生期望值高,而持续动力和延续性不足。通过具体分析得出,除了校园硬件设备建设和高校考核机制等客观因素对教师网络教学的积极性影响之外,在学生、教师及媒介学习特性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互聯网+课堂”教学的现实问题
1.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实践动力不足。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多维教学模式拓展了课堂时空、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与体验,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中承担着第三方媒介平台的角色,教师的传授与引导行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规划与自控力才能实现。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互联网+课堂”模式带来无限的技术可能性和课堂教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愿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依然是被动过程。没有教师的要求、安排与督促,学生借助网络获取课程资源知识、进行自主性探索与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足。此外,面对冗杂的网络内容资源,学生仍需具备网络信息检索、判断、分析和运用的基本媒介素养。然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和家长很少对学生媒介素养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很多学生缺乏基本信息素养、信息导航和信息过滤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信息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判断能力较弱[2]。这极不利于“互联网+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并且影响教学效果。
2.教师的网络媒体教学面临着“卷入意愿”与“卷入度”的问题。面对如火如荼的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教师的“卷入意愿”成为教学改革推进的关键。互联网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更需要与时俱进地掌握互联网技术,这对于习惯利用教材和板书展开教学的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教师把对逻辑化专业知识的讲述转化为更加直观与生动的多媒体表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加之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可能导致教师网络教学“卷入意愿”动力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互联网教学改革的推进。另外,近年来所积极倡导的“项目导向”“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均是“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的减少,而需要教师将关注点从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与知识的传授转向对课程的宏观把控,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熟识转向对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些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宏观统筹、实践操作、课堂把控等各方面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体协调、适度引导,如何把握教师课堂教学的“卷入度”成为决定教学效果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
3.网络信息的内容娱乐化、形式碎片化特质与知识体系建构逻辑存在矛盾。海量庞杂的网络信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特质能够让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与地点展开阅读,但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阅读中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并认真思考。此外,自大众媒介产生以来,其娱乐化本质愈加突出,于是网络媒体将这种娱乐化本质演变成了全民娱乐的公共平台。网络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绝佳平台,但更多时候人们使用网络进行游戏、社交、购物等娱乐活动,难得的阅读与学习时间也常被不断跳出来的广告信息打断。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意义建构的结果,他们以个人经验与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与批判[3]。学习是一个严肃、理性的仪式化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系统、严谨、理性的学习,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及其体系。碎片化的信息将系统化的知识肢解,较难再现系统知识的全貌,网络提供的碎片化内容并不宜于实现系统的学科学习。
(二)“项目导向—网络驱动”双主体教学模型
“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依赖一定的硬件技术环境和制度保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但教学改革不可能因“等”“靠”而错过网络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契机。现有网络技术设备的大众普及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初步的技术支持与改革路径,应该在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教学管理制度下,借助电脑、手机、iPad等网络设备,博客、微博、微信、QQ等应用平台,以严谨的教学模式构思和严密的教学环节设计作为突破口,提高教学互动频次与教学效果,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提高网络教学效果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教学环节的严密设计与督控,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过程进行把握的教学模式,本文展开了对传统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网络环境进行融合的探究,尽可能地发掘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中最大的可能性,提出“项目导向—网络驱动”教学模式(如图1)。
该教学模式以教师与学生共为主体,在项目的驱动下,师生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承担不同的角色(实线文本框是主体行为、虚线文本框是次主体行为),借助网络媒介技术共同完成知识传递与项目协作。教师在总体把握教学节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层次化与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与学生为互补式双主体。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容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过分地夸大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学、开拓能力,要顺利地实现知识传递,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参与至关重要。双主体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师生共为主体,而是进退有度的互补式双主体模式。如图1所示,课前的项目设定与教学设计部分和课堂的基础知识解析部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次主体,随后的任务分解和探究、展示总结、知识延伸拓展的深入学习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次主体,如此避免了角色不明造成的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或主体缺位。
2.多元网络环境下的课堂迁移。该教学模式是对现有技术环境条件下“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尝试。借助互联网信息海量、即时、交互等特征,实现课前便捷搜集、课后知识迁移,拓展了传统课堂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微信、QQ、直播等平台进行教学与展示,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平台组建课程群,根据需要定时信息推送、发送阅读链接、发起讨论;学生可以借助社交平台实现群组线上实时互动、协作、展示等行为。除了网络实时课堂行为之外,各类社交平台文本、图片、视频影响的传输与共享有效地留存往期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回顾与复习。
3.教学过程层次化设计与规划。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规划。提倡学生将浅显易懂的初级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信息检索或观看视频等自主方式完成,再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搭建。深化教学内容可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建立群组合作完成,这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可以实现教师向学生的有效知识传递,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4.契合学生多元、层次化的学习需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及考试效果,而忽视了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深入学习的需求。“项目导向—网络驱动”教学模式网络预习与教学实现了专业基本知识存储和知识框架搭建的初级学习目标;任务分解、探究与展示总结环节满足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应用技能的需求;延伸拓展环节满足了学生对知识深度挖掘与拓展研究层次的需求,学生可以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规划完成学习目标,借助丰富的网络媒介资源,学生在实现不同层次学习的同时,提高了自学与协作能力。
三、“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运行推进
互联网技术带来人类交往与学习方式的巨大变迁,“项目导向—网络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在现有的技术与制度条件下,充分利用大众普及技术展开的积极教学尝试。任何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推进都离不开主体——“人”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很多学者认为,学生、教师、教学机构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性主体因素,没有主体因素的积极参与、推进,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教师使用互联网教学的评价体系和多层面的网络生态系统。
(一)培育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意识,提升其网络媒介素养
有研究表明,单纯的基于互联网络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与效果,其优势源于学生的有效互动、合作学习[4]。如何借助互联网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重点在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网络使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主、互助、探索式学习。
1.教师应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学习的有效源动力,让学生对学习与探索乐此不疲,树立“我要学”的主动意识。
2.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 “学什么” “怎样学”。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合理设计课程项目、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组合与统筹,将网络资源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个项目内容设计规范化的测试包,督促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多维的过程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便于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学得如何。在此过程中,知识掌握情况是考核的重点,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探索意識、网络媒体使用能力的提升更为可贵,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3.教师应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网络媒体使用技能。学生应具备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分析、判断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展开学习,让网络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二)建立推动教师积极使用互联网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学改革离不开一线任课教师的积极尝试与参与,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至关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都是科研导向而非教学导向,面对职称晋升压力,教师为项目、论文疲于奔波,课程改革便显得力不从心。当下高校教学改革的理论常常只停留在口号上,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前现代时期奠定的单向的、线性的教学模式[5]。积极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应从制度上根本改变原有考核与评价机制。建立多维的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保障和动力,将教学作为科研之外考评和晋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具化教学考评细则,既要注重教学效果,也要注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媒介技术的使用程度,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状况等,充分调动专业素养好、教学能力强、极具钻研精神教师的积极性。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技术人员都应接不暇,更不要说普通任课教师了,所以要面向一线教师推广长效的网络技术培训,缩短教师独自摸索的时间,推进多维教学改革进程。“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是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大趋势的,不使用或不擅于使用网络技术平台,是不符合网络社会发展趋势,甚至是有悖于教学改革发展潮流的。此外,建立针对一线教师的网络技术长效培训机制也尤为必要。
(三)提供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保障,推动网络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和完善的顶层设计,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6]。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是推动互联网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高校与政府共同维系着教育生态系统,学校作为教学管理者,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加大互联网络软件与硬件的投入,不能让其落后于教师展开网络教学的积极性;设置专门的网络培训部门或服务机构,减少一线教师在技术问题上的无谓消耗与投入;对院系的专业团队建设给予政策扶持与技术保障,为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制度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实现高校间课程资源的融通与共享;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展开实践论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配套资金、管理与服务,在资金、技术、政策方面全力支持“互联网+教育”方略。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无限拓展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无差别的网络优质课程。然而,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情感激励、价值观影响等是网络课堂所不能取代的。正确的网络教学模式是在充分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拓展课堂空间与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传统课程与现代技术的优势互补与有效结合,“项目导向—网络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媒介技术的优势,赋能于传统知识与课堂教学。任何教学模式的探讨都是以学生为根本,任何教学模式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存量,实现个人进步。因此,任何时期的教学改革重点都应是关注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实现人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23-27.
[2]张焕俊,焦克莹.web2.0技术:教育是解放还是破坏[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15-17.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张萍等.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和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46-55.
[5]郑亚君等.MOOC3.0:朝向大学本体的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9.
[6]许德泓.本科院校推进混合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41-145.
(责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