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敏
摘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通过推进政府投资审计转型,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
关键词:投资;实现;全覆盖
2018年5月23日,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深刻阐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推动审计事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转型的必要性
(1)是投资审计风险大,审计监管缺位。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中仍有部分县市区局从事价款结算审计,审计项目质量风险加大,对于一些审计事项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增大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另一方面是个人廉政风险系数大,价款结算审计以核减投资额为主,审计人员对被审计项目有一定的核减权利,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2)是投资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不匹配。政府投资项目大多发生在县市区,承担审计任务的是县市区审计机关,而基层审计机关又往往受制于编制,以J区审计局为例,目前全局共有在编投资审计人员5名,而全区在建的的政府投资项目多达98个,目前的审计力量是无法做到有效覆盖,人少事多的矛盾是基层审计机关无法回避的问题。
(3)是投资审计复合型人才缺乏。J区审计局投资审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以工程专业为主,会计审计专业为辅。就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要同时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是很难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投资审计的发展。
(4)是投资审计技术跟不上。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技术手段相对比较传统,较少运用信息技术或工程建设新技术,对国土部门的卫星遥感技术和谷歌地图的运用比较陌生,对新技术改造传统审计方法缺乏尝试,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的进度比较缓慢。
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1)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计划
一是根据全区建设项目库,结合对口联系的交通、住建、水利等主要部门,年度报送的资金平衡分析表,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各方比对,筛选项目。按投资额大小及工程类别,优先安排投资额大,主体工程接近完工或竣工,整体工程无法办理竣工结算的;三是对年度审计计划外的政府投资项目,应在其他审计类型中加以关注。
(2)抓住三条主线,在突出重点中探索审计规律
一是抓住建设程序主线,促进项目规范有序建设。结合政府投资项目的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重点关注前期手续是否已办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二是抓住建设资金流向主线,促进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重点检查有关工程、设备、勘测、设计、监理、咨询、征地拆迁补偿等款项支付的依据是否充分;三是抓住权力运行主线,促进权利阳光运行。政府项目投资涉及金额大,周期长,项目中的过程决策是审计中应重点关注的。
(3)运用混合模式,拓展监督空间彰显审计成效
一是大部分建设项目采用预算执行审计。针对基建项目存在大量项目没有办理财务决算的情况,优先选择以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审计为人手,逐步前移审计监督关口;二是部分大型项目采用全程跟踪审计。根据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周期及资金规模,安排未来几年需要跟踪的审计项目计划,对建设项目每个阶段进行“把脉”;三通过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地,查找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4)通过购买中介服务,扩大投资审计覆盖面
一是通过购买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服务工作,弥补国家审计机关人员不足问题,一方面可以整合社会审计的资源和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为审计全覆盖提供人力支撑;二是借助社会中介审计资源,一方面能提高审计效率,形式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优化政府投资审计,促进审计监督体系的完善。
三、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的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基层审计机关应从四个方面加强保障。
(1)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制度
首先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立投资项目审计定期会商和通报机制;其次审计机关要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定期通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整改情况,汇总投资审计常见问题,通过一点带面,审一个项目规范同类项目,让业务主管部门自觉规范国家投资项目。
(2)建立审计整改硬措施
一是建立审计整改检查和问题清单“销号”机制,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间范围,按要求将存在问题整改到位;二是通过借力政府督查机制,及时以审计专报形式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反映,;三是通过借助人大政协监督力量,落实审计问题整改,提升审计结果的执行率;四是加强审计案件的移送处理力度,进一步深化与纪委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
(3)加强人员配置及审计经费保障
推动政府投资审计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型,投资审计工作所需经费应在年度预算中统一安排,改变以往由被审计单位代付、向被审计单位收费等经费保障方式,确保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一是基层审计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审计人员编制;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梯度,推进投资审计复合型人才建设;三是合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向社会中介购买审计服务。
(4)加快投资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
投资审计要实现有效突破,进行信息化探索是大势所趋,要高度重视并持续探索先进审计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不断补充其他行业知识、其他专业知识,依托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实现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