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若干矛盾的激化下,各种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公共卫生与安全的灾难性事件频繁地发生,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给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危害。本文从应急物流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研究参考。
关键词:应急物流;救灾物流;设施选址与资源配置;随机规划
一、应急物流研究背景
首先对突发事件做一简要的描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间的发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社会危害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这些事件。其中的一些大规模自然灾害事件和人为事件,在我国也被称为“非常规突发事件”。我国每年都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每一种灾害都给百姓生活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到了50年来最严重的冰雪袭击,导致一些高速公路及机场临时被迫关闭,贯穿我国南北的电气化铁路因断电而瘫痪,华东电网、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因此遭到重创,雪灾同时还给农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等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高达1111亿元;这样的灾难事件比比皆是,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危害。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应急物流系统建设能力受到挑战,同时我们得以思考如何加强应急物流管理能力,如何降低人民百姓的危害与损失。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极大影响,2000年在欧忠文第一次提出应急物流的概念后,应急物流迅速成为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研究热点,我国也开始对救灾过程中的相关物流活动进行学习,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救灾物流是一种典型的应急物流,所研究的是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共卫生和安全的突发事故下相关的救助物流活动,一般包括救灾物资的包装、流通加工、贮存、运送、装卸、搬运、管理救灾信息等活动。
二、国内外应急物流模型研究现状
针对抢险救灾中物流活动的资源保障优化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已经开展了一些定性的和定量的研究和学习。在定性的研究方面:基于美军2005年参与了巴基斯坦地震救灾任务的经历,Weeks提出了军队在抢险救灾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所具备的七种核心能力;Pettit等对参与应急救援物流活动中英军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将要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进行了战略分析。在定量的研究方面:Segall等就军事行动中的应急医疗服务设施选址问题,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分配决策途径;Hei针对华盛顿的中心地区可能遭受的飓风和人为的灾难,为了减弱灾后由于应急物资匮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了一个随机优化储存模型;Tean则以2005年美国发生的“卡特丽娜”飓风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为了方便在灾难发生后初期决定储备仓库、医疗服务设施以及医护人员的具体容量与规模。
在国内方面自欧忠文第一次提出应急物流的概念,并对应急物流中的政府协调体制、绿色通道的体制、国民动员的体制进行了设想以后,高东椰、刘新华等人提出了应急物流的四大基本特点,这四大特点为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以及非常规性;王文亮后又提到我们要建立应急物流信息保障的预案,以备需要。以上学者在应急物流概念被提出后的三年里不断地探究应急物流的概念与内容,初步性的确立了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为我国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物流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台湾学者陈春益在救灾物流研究范围里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学习国内和国际救灾活动经验来研究台湾的救灾物流系统,侧重的是物资的及时供给及应急配送中心的运作过程;Linet等人主要对救灾物流的决策支持系统和多阶段多物资多目标的救灾物流的配送问题进行研究;王铁宁等人提出了救灾物资保障的流程设计,针对应急物资的保障问题,并建立模型进行优化求解。
Krupk等人对非常规应急决策方法与决策模型构建,包括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风险决策模型、应急任务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和应急决策方法选择的问题;王庆全、荣莉莉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支持模型;李阳、李聚轩等人在借鉴学习了国内外救灾物流现状后,对我国救灾物资调运系统的布局与性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邹铭、李保俊洞察了我国现有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布局,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李军、张建勇为了实現在最短时间内将救灾物资受灾地区,准确地送到灾民手中,提出了一个救灾物资配送模型。
参考文献
[1]何明坷.应急物流专题系列报道—应急物流的成本无处不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18-19
[2]高东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22-23
[3]邓伟,王卫国.政府职能在应急物流组织指挥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26-26
[4]王文亮.应急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30-30
[5]陈春益.国内救灾物流体系之构建[C]都市地区地震防灾交通八十九学年度期末研究成果研讨会论文集,2001,10:1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