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4-21 16:54夏爽
商场现代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急物流产生自然灾害

夏爽

摘 要:我们深知: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我国又是灾害多发国家,更应该提高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处理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应急物流问题的研究,浅谈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产生的原因,指出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产生;策略

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产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工业化和能源消费的增多导致酸性排放物的增多继而形成酸雨;人类的肆意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造成水污染。固体废物、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变化、赤潮、水土流失、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无一不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纵观我国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情况,当自然灾害突发时,我国对事件的处理并不理想。

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震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的汶川大地震。此次地震严重破坏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达到9度,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总共超过8万人,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突发自然灾害,在救援行动过程中出现了通信不畅、调度指挥权限不明确、装备配置不足、后勤保障不利、救援团队专业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同样,因道路严重受阻,都江堰通往汶川的213国道出现10余处塌方,机动车辆基本不能通行。成都军区派出的由副司令带队的一线指挥所只能先开进都江堰附近进行救援;5月13日凌晨,成都军区空军派赴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区查看灾情的4架军用直升机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返航,医疗队于凌晨才到达四川德阳一线灾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而物流是运送伤员、物资、医疗器械等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

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自然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位置。多山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在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易发生地震、洪涝、台风、火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诸如此类的自然灾害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等,这些都催生出巨大的应急物流需求。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即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等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其主要通过物流效率实现物流效益,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和社会公益性等特点。

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环节发展不够完善,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会存在许多问题。

1.应急物流平台系统的不完善

灾害发生后,在极其复杂的灾害现场,救援人员能否及时、快速的将灾害现场的大量数据、图片、语音和视频传送给后方;管理人员能否高效地通过系统平台提供的信息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救援并迅速组建一个现场应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应急平台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救援效率。同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是完善应急体系、支撑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总体而言,我国的应急平台系统并不完善。

(1)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不完善

灾难发生时,在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利情况,如:应急物资数量不足,医疗、防疫救生器械的缺乏,后勤保障、救援团队人员的配置短缺与不合理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则需要解决应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在人员、物资运输配送过程中,信息成为其核心内容。当汶川地震发生时,由于国家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需要从全国各地调运物资,路途遥远而且时间很长,在配送中需要GPS进行定位导航、GIS进行地理状况分析、GPRS进行网络的链接和支持,有些路途崎岖、车辆无法驶入的山区或者急需物资的地点更需要无人机或者人工跳伞降落取得,而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并不完善且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在地震发生时,物流动态信息的采集、跟踪调度的更新不及时、通信不畅等因素使相关人员不能快速掌握震区周围的地域环境、制定最优路线导致物资、救援人员到达不及时。管理人员也因此不能获得决策过程所需要的信息支持、数据支持、方案选择支持,导致最终调度指挥的不明确。

(2)应急物流配送系统不完善

物品的流动主要靠物流中心的配送来完成。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只集中于较发达的10个城市中,物流中心主体发育并不成熟也不能有效的进行物流系统的互通互达。灾难发生时,对于偏远山区物流的配送、信息管理、信息的采集分析、线路的规划整合存在效率低、不规范、不明确、技术落后等现象。对于没有配送中心的地区来说,物资及人员的运送只能通过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单一的运输,在遇到恶劣的天气、受阻道路等特殊情况时,不能及时转换运输工具、进行快速的衔接,最终导致其救援运作不顺利,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3)应急物流分析系统不完善

首先,其缺乏完善的检测监控和预测预警系统。如果能及早发现灾害并进行分析预测,在早期就进行预警发布,则可极大减少伤亡和损失;其次,缺少对潜在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分析。据统计,2008年汶川地震的主震区余震次数已有20205次,最大震级为6.4,带给人们深重的精神打击和经济损失;再则,缺少对应急预案方案的预备方案的分析,最终导致指挥缺乏协调性,出现责任分工不合理的现象。

2.缺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

灾难发生时,救援物资和人员的配送少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持。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第三方物流企业蔚然成风。第三方物流企业,即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其最大特点是:可以有效的将资源配置在需要的核心事业上,并拥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在我国,这种致力于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少之又少,对物流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不高,导致物资不能快速、便捷、安全的到达救援现场,对于车辆的调配也缺少章法。

3.应急物流硬件设施有待提高

对于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来说,运输效率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系统主要提供运输、配送等功能性服务,但效率上却不尽人意。应急物流系统的硬件设施如仓库、车辆、防爆消防用品、计量、测温通风用具、信息管理服务技术等并不完整,存在技术运用不当,过度运用或应用不足等情况。

4.民众对应急物流认识不足

自然灾害的发生大部分源于我们对地球母亲的严重破坏。而我们面对突发自然灾害的措手不及、工作被动,大部分源于我国民众对应急物流的认识不足且缺乏防范意识,对已发生和潜在发生的危机缺乏应变能力,从而导致灾难损失尤为严重。

三、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对策研究

1.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平台

(1)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应急平台的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十一五”时期重点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之一。我国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应在已有的设施基础上不断扩充和完善,致力于加强信息技术。同时,物流信息系统不应该只局限于过去和现在,更应能准确、科学的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好防御工作。因此,在物流信息上建立强大的应急智能系统和预测预警模型将成为未来应急物流的一种趋势。完善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可以根据现有路况,整合过去路况的信息资源,快速规划车辆行驶路线;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根据信息情况、图像反馈,清楚、明确的对附近可用车辆进行调配以节约运输时间,加快运输速率。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共享、实现多种通讯方式相结合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将成为现代物流信息发展的一种趋势。

(2)加强应急物流采购及配送管理

应急采购活动关系到人民财产安全。同样,应急物流采购与配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之一,对于应急物流的采购管理、采购活动应保证迅速、及时。为提高救援速率,美国设有专门的对外灾害救援办公室,其负责处置各种紧急事务。2006年,我国也成立了唯一一个服务于应急物流行业的全国性专业社团组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但其相对于美国来讲起步较晚且略显不足。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是保证应急物流采购速率的条件之一。应急物流委员会应致力于优化物资储备仓库,建立专业物流采购专线,建立统一的运输需求交易市场并优化物流采购流程,使其从盲目随意、缺少章法改善成遵循规律、系统科学。当灾难发生时,救援方可以快速从各地调运物资,采购订单的分配也应更加准确、细致。对于物资的配送,要合理的对物流运输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制定合理、最优化的行驶路线,高效的将物流与信息流结合在一起。同时,采用多式联运,多方式,多渠道的将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现有路况信息,选择最佳的运输设备,根据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实现各运输环节之间的运输衔接。

(3)准备应急物流预案方案的预备方案,加强预案演练

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预知的。为了更好的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准备应急物流预案方案及预备方案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监控和预测预警系统,根据其系统提供的信息有规划的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准备预备方案,在真正面对灾害时,可以迅速提出解决方案,争取事半功倍。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大规模雪灾,救援力量陆续参与进来的同时出现了双方抢道的情况,导致这样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灾害发生时,救援活动极易出现应急物流指挥不协调、信息不畅通、办事速率慢等不利因素。只有在灾害发生前,通过军、民、企业三方的不断演练,才能有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2.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在灾难来临时,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民参与、全民同心才能解决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对于应急物流来说,少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只有物流企业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救灾提供专业化设备、资源、人才与方案,才能实现更高效率的救援。

3.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硬件设施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应急物流速率。在应急物流环节中,对于应急仓库点的选址建设应该分布科学合理,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仓库设施设备,提高应急仓库面积的利用率。对于车辆的管理应该清楚明确。从提高车辆专业化程度开始,逐渐提高司机的驾驶能力及应急能力。

4.应急物流知识的普及

国家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有效的应急物流知识普及可以让我们面对灾害的时候更加从容,解决问题的速率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政府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应急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宣传突发事件应对知识,进一步提高民众对应急物流的认识及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张华义.强化应急物流破在眉睫[J].现代物流报,2010(5).

[2]郭海玲,李松.我国应急物流运作流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综合运输,2009(6).

[3]刘一波.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研究[J].经济师,2013(10).

[4]幕艳平.从汶川大地震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J].当代经济,2008(8).

[5]唐颖丽.论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应急物流效率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22).

猜你喜欢
应急物流产生自然灾害
论分镜头脚本在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应用
当代城市综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浅析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认识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突发事件下粮食应急物流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