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且仁

2019-06-11 09:32鄯爱红
求知 2019年3期
关键词:才智仁德仁者

鄯爱红

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荀子·君道》

【释义】对那些虽然才智出众而品德不好的人,绝不可重用;对品德虽好但缺乏才智的人,也不可重用;那些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的人,才是君主之宝啊,他们能辅佐君主成就王霸之业。

【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一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苟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古音相通,又称孙卿。

【写作背景】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现实意义】在选人用人标准上,荀子提出“既知且仁”。仁,即仁爱,指品质德行;知,即智,指聪明才智。荀子认为,“仁”与“知”是为人需要具备的两种重要品质。一个人有知识、有智慧、有才能固然可贵,但没有仁德相配,就不可重用。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被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所认同,司马光、唐太宗等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过这一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荀子“既知且仁”这句话,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以“既知且仁”这一概念表达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提出:“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这句话的含义在于,“知而不仁”,智慧而无仁德,那么智慧也没有什么用处,甚至会带来更大的坏处,这是公认的。但是“仁而不知”是否就可以呢?小人固不可用,但愚人也是不能用的。只有仁爱之心,“爱而不别”,对所有的事物都抱有一种仁爱的心,分不清是非好坏、不能机智地辨别善恶,不能清醒地分清敌我、盲目施行仁德,轻者是愚,重者则害。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仁使人有爱心,智使人不迷惑。仁者怀抱仁爱感化别人,智者利用自己的智慧辨析是非善恶利害。进一步说,仁是从正面积极地爱护他人,维护他人的利益,特别是对弱者施行帮扶;智则教人辨别善恶,爱憎分明,从反面消除一切祸害人的事物。只有仁,没有知,就难以使仁德真正实施。“仁而不知,不可”。这意味着“知”和“仁”一樣不可缺少。只有“既知且仁”,仁智统一,才是完美的人格。关于仁智统一的思想,董仲舒还以“操利兵”“乘良马”的生动比喻,作了更鞭辟人里的分析。没有仁,只有智,就犹如“狂而操利兵”,干出坏事来;同样,没有智,只有仁,也会如“迷而乘良马”,达不到目的。

为此,成就事业,不仅要选“既知且仁”的人,而且还要育人,培育“既知且仁”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以正义的事业吸引“既知且仁”的人才。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张莙

猜你喜欢
才智仁德仁者
仁者甘死如饴
画里有话
为仁由己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美丽的人
也谈和珅的才智
孟子说仁德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