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龙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务也正年年增长,然而在发展的同时银保业务也存在一些不足,保险公司和银行必须创新发展,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并且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才能够让银保业务更顺利的发展,使银保业务满足社会的需求。
银行保险业务是保险业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保险业务占寿险市场保费收入20%以上,部分国家甚至高达60%左右。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也正年年增长,对银行来说,这项业务越来越重要。然而在我国银保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这项业务的创新发展和风险防范问题。
一、银保业务发展现状
(一)销售主体单一
当前,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为银行充当保险公司的中介,帮助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银行向保险公司收取代理手续费,双方达成共同盈利的目的。当前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往往会选择五大行和十二家大型股份制银行作为伙伴,而不愿意选择民营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如果银行没有积极的去争取保险业务,那么银行业务发展的渠道将会变得狭窄。这令银行的销售渠道十分单一。一些银行在进行销售业务时,通常会采取被动的销售方式,等待客户在银行中咨询以后,再提供服务的业务发展模式;有时银行也会向客户发放保险产品宣传资料,让客户了解保险产品信息。然而银行没有与保险公司深入合作,开展多种模式的营销业务,导致销售渠道没有被拓展。
(二)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较为常见的保险产品类型分为理财型(传统型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保障型(短期意外险、长期健康险)。据统计,目前保险业务中占比最多的为理财型保险,它约占比45%~60%之间。由此可见当前银保业务结构较为单一。从整体来看,银保业务存在重理财、轻保障的问题。很多客户投资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一种资金储蓄的渠道,比如分红险、万能险均属于这种类型的保险业务,保障险则逐渐被客户边缘化。
(三)产品产能不足
当前银行的银保产品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当前市场上,人们需要大量的保险类产品,然而银行的产品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导致人们不愿意到银行选择保险类产品,而愿意把资金投资到其它的业务上。正因为银行产能不足,所以银行无法从这项业务中获得足够的利润。
(四)偿付能力不足
当前银行只是帮助保险公司代理业务,银行自己本身不能设计保险产品,也无需承担保险产品运营上的风险,然而,如果保险公司出现了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银行却还是要承担名誉和品牌透支的风险。在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产品的合作模式中,保险公司为了拓展业务,一般会选择品牌好、资金较为雄厚的银行,这类银行在这种合作模式中,银行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保险公司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而保险公司为了赢得银行的支持,拓展业务,会支付给银行一定的费用(主要为代理手续费)。而握有业务主动权的银行会为了尽可能的获取利益,而选择愿意支付较多费用的保险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而保险公司如果支付较多的费用,则盈利的空间不足。于是这意味着银保业务创新发展受到了支付费用太多,盈利空间不足的制约,从而加大了偿付风险。当前产品结构单一,太多客户选择了重理財、盈利的分红险、万能险,这种结构单一的险种又增加了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当前还有部分不法的机构利用保单贷款的形式套取现金,这又加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风险。部分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在向客户推广产品的时候,没有客观、准确的描述产品的内容,对客户产生了误导,当这些营销人员没有遵守业务的流程来操作,他们销售了产品,获得了经营收入以后,留下了一系列的营销隐患让保险公司和银行去承担时,偿付风险将会提高。
二、银保业务创新发展渠道
(一)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因为保险产品较为复杂,所以当前的保险销售渠道以线下销售为主,有一些营销人员为了便于开展营销业务,会利用一些线上工具与客户交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银行必须意识到虚拟空间中存在的业务发展空间,要主动的、积极的开拓这片商机。第一、银行必须把网络银保业务当作重点业务,积极拓展这一销售渠道,比如银行要将网银、自助终端、网银上线,建立网上业务平台。第二,银行要在线上、线下强化网络业务操作的指导。比如可以让营销人员在营销的过程中,引导客户观看移动服务的演示,指导客户应用网络终端完成操作等,让客户了解应用网终服务的便捷之处。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远程服务平台,包括微信、QQ及自制的交互平台等,应用这些即时通讯工具即时为客户服务,它包括自助模板服务、人工在线服务等,以此为客户提供各类咨询服务。
(二)深入挖掘客户需求
银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客户的需求。首先,需要细化客户的数据,将客户定位。这些数据包含客户的年龄、受教育的水平、专业领域、家庭结构等以外,还包括房产的多少、未来投资计划、未来发展计划等。只有了解客户的差异,才能够有针对性的了解客户的需求。比如据调查,中高端的客户会需要万能型及分红型的保险;而中低端的客户则更需要保障型的产品。其次,要根据客户的群体分类做好调研工作,了解这类群体需要的产品形态。比如当前90年代后的年青人,他们需要的是投资起步小、涵盖范围大、周期性短的产品。因为90年代后的年青人重消费、轻储蓄,他们不愿意选择一次投资大的产品。他们可以接受一次性投资不大,然后保险的周期不长,在这个不长的周期内,能具有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住院津贴保险等险种。而年轻夫妇,则愿意购买子女的保险,它包括与子女的健康、学业等有关的保险。最后,要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发挥银行的服务特色,比如银行可根据服务产品和销售情境,制订出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的组合销售、交叉销售的策略。
(三)深化银保业务合作
当前,大型的银行存在重视银行自身的业务,他们没有尝试去寻找与保险公司双赢的策略;而对保险公司来说,集中发展万能型、分红型的产品则存在经营风险太高的问题。由此可见,当前银行与保险公司存在各自的利益,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缺乏深层合作、缺乏资源整合,让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问题。银行可以由浅入深的深化银保合作,一是应用建立合资企业、收购、银行办保险的方法改变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代理关系,而让两者得成为合作的伙伴,使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强化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
(四)优化产能提高策略
如果要优化产能管理,就要强化营销氛围营造、重视客户管理、优化销售流程、做好绩效考核这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银行要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做好柜台人员的培训工作。第一,银行与保险公司要共同针对业务发展的需求做好经营策略分析、经营管理分析,将目标分析,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法,然后通过管理过程督导,使营销人员了解以上的内容。第二,要帮助营销人员能够迅速的完成客户识别,对客户进行分类,对客户来源进行分析,对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第三,建立一套客户识别→建立信任→激发需求→介绍产品→异议处理→促进成交的流程,还需要建立受理投诉→隔离客户→安抚客户→投诉调查→投诉处理→跟踪服务的投诉流程。只有建立标准的、科学的工作流程,才能够让工作人员高效的工作,避免出现工作质量差异。第四,在制订绩效考核方案时,不能仅仅只考核业务完成的情况,还要包括客户投诉的情况、业务风险情况等。避免营销人员在工作中损公肥私。
三、银保业务风险防范方法
(一)优化银保业务机制
如果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只是短期的合作关系,那么双方可能只会为了获得利益而合作,这种合作难以深入。当银行与保险公司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时,经营时便会产生矛盾冲突,双方在解决矛盾冲突时,便会带来经营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银行要和保险公司要做好权、责、利的分配,银行可负责产品的销售,而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研发及人员的培训,银行除了要获得手续费用以外,还可以获得其它的权限,比如某些产品的独家代理权限等,营造银行代理产品品牌。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的代理手续,保险公司也可以对银行的业务能力提出约束的要求。银行与保险公司深入合作以后,可以评估保險公司的能力,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更深层次的合作计划。
(二)合理分配业务资金
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出现偿还能力不足的问题,银行必须帮助保险公司优化资金的分配。银行不能视自己为银保业务的客户,仅仅从保险公司提供的方案里选择有利的方案,而应结合自己的银行发展、业务经验,给出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建议。比如当前年青人的消费习惯与老年人不同,很多年青人没有存下资金的习惯。此时银行可以推出目标存款消费保险、信用卡透支保险等。这样的保险产品既能满足年青客户的需求,也能满银行存款发展的需求。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如果银行、保险公司、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那么在开展业务时,便会出现风险。银行建立业务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信息共享。第一,银行要把产品发布到网络上,并给出详细的产品介绍,帮助客户了解保险的相关内容;第二,强化银行的公正、权威性,让客户信赖银行的宣传,而非某些业务人员的描述;第三,强化与媒体的沟通与交流,应用媒体的力量强化信息共享,让客户能够知识各种产品的信息。
(四)提高业务人员素养
应用优化评估机制来约束业务人员,让业务人员了解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失自己的长期利益;让业务人员能够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建立职业信用;使业务人员愿意主动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四、结语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客户会需要各种各样的银保产品,银保业务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银行要了解这项业务发展的现状,应用创新业务来突破现状,并且制防风险方范策略,减少业务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业务风险。(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