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妹
常有读者问,有些保险产品听起来挺好的,可好多都是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在经营,靠谱吗?
我們平时买东西都认准牌子,毋庸置疑,大品牌的产品普遍会比杂牌子好,售后服务也要好一点。
但是,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保险公司的大小是否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购买和后续的理赔呢?
很多人认为,没有听说过的保险公司是小公司,不靠谱。
其实不然。保险法第68条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二亿元。
也就是说,想要拿到保险公司的牌照,股东得有一定的实力,干干净净的,而且净资产不得低于2个亿。可以说是准入门槛很高了。
大部分人口中的大保险公司大概就是平安、新华、泰康、中国人寿这几家保险公司了。这几家股东实力强、注册资金大,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广告也打得响,所以我们很多人都知道。
但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实力也不容小觑。
比如,众安保险的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腾讯和平安,华贵人寿的大股东是茅台,瑞泰人寿是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保险公司的实缴资本大都是几十个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牌照,所以,保险公司只有相对的大小,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很大的公司。
要说保险公司的大小是否影响购买,最大的因素就是保费了。
一份保单的保费主要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构成,纯保费就是负责保障的钱,而附加保费包含保险公司日常运营成本的分摊、预留的利润,还有代理人的佣金和广告推广的费用。
知名保险公司广告做得多一点,品牌溢价高,分摊到我们身上的保费也就贵一点。
但是知名保险公司有一个好处就是线下的网点多,没有太多销售区域的限制,购买会相对方便一点。
不过,即使是在当地没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线上也是可以购买它们的产品的,可以先填一个有分支机构的城市地址,过了犹豫期再联系保险公司更改地址,理赔是全国通赔的,不影响。
有的人担心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会倒闭,理赔不了。
其实,保险是强监管行业,同样在银保监会的监管下,听过的没听过的保险公司是一样的。
每个季度,银保监会都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审查,如果不达标的话,银保监会会想办法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上去,比如股东增资、暂停开设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的保单,更有甚者,强制保险公司把手中的优质资产卖掉。总之,一定要保证理赔的时候,拿得出钱来。
银保监会还设立了一个叫做保险保障基金的东西,我们买的每一份保险,都得抽出很小一部分来缴纳这个保险保障基金,就是为了万一哪家保险公司出事了,拿来兜底。
国内的保险公司从最初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160多家,还没有出现过一起破产案例。
退一万步讲,保险法还有规定,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撤销、破产了,它所有的保单,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收,银保监会可以强行指定一家公司来接收,该赔的也照样可以赔。
也有的人会担心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服务跟不上,理赔拖的时间太长。
保险法第23条也规定了,申请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后,需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达成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必须在30天内给出结果,确认理赔后,10天内钱要到账。
由图表内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我们听说过的保险公司,还是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理赔时效都不超过3天,可以说是效率很高了。而且,有些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由于成立时间短,反而在信息化改造上更灵活,可以在线理赔,更加方便快捷。
从获赔率来看,各家保险公司均在97%以上,最高的甚至可以100%赔付。像北京人寿、海保人寿,由于理赔件数少,更容易达到100%的获赔率。
总而言之,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能力相差不大,只要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都会按照程序赔偿的。
所以,保险公司的大小可能会在购买、理赔时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保费,比如销售区域,但总体来看,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产品本身的好坏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