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治
◆摘 要:好好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窃读记》。为什么有的人的阅读量很大,却依旧显得没有什么见识?有的人大量阅读了,各个板块的知识都有所涉及,却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思想。语文老师应当培养孩子纯正的、纯粹的、高雅的阅读口味,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让深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词:深阅读;朗读;读与写;专题阅读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电脑、手机普及,大量信息如同海啸般铺面而来,不可遏制,无法阻挡,给学生的精神成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假如说深阅读曾经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里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为了不让学生迷失在信息的海洋,语文老师应当培养孩子纯正的、纯粹的、高雅的阅读口味,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让深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张田若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出声”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永正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课堂是训练、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阵地。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在示范读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内容。反复朗读,这种意境感就会越明显、越强烈,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会越丰富,文章的主题就会越鲜明。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平时还可以经常举行一些演讲比赛、背古诗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多参加实践活动,从范读中学、从电影电视广播中学、从同伴身上学,学生“读”的能力会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为避免阅读的中断,可以利用微信建立朗读群。引领孩子们在假期的读书生活。让学生每天选取两三段优美的段落,或自己感兴趣的文字,朗读后上发。朗读群成为孩子们读书展示的一个好平台。让朗读之花绽放于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上一堂出彩的阅读课
为什么有的人的阅读量很大,却依旧显得没有什么见识?有的人大量阅读了,各个板块的知识都有所涉及,却没有建构起自己的思想。我也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学生,但有一个问题曾经困扰我,那就是他的可观的阅读量和相当开阔的阅读视野却没有对他的语文学习产生大的影响。我想,他只是凭兴趣广泛浏览,缺少明确的阅读目标,没有深入阅读的方法,缺少批判性阅读的意识,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和审美趣味,可能是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我是如何进行深入阅读教学的呢?
首先,阅读从课内教学开始。
教材就是我们最好的阅读范本。杨绛先生的《老王》里,老实巴交的老王说的那句“我不吃”,让我们读到了多少的恩情啊。老王舍不得吃,他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鸡蛋和香油,临死前送给最重要的人,最亲的人。那种情,满得溢出了书页。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深入解析,有助于学生学会深入阅读课文,深刻体会文本含义,学会深入阅读的方法。
其次,“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与写相辅相成。阅读能帮助我们学会写作技巧,而写作会反过来让我们更加深入作品的内涵。
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第一,文本里有什么。如:文章讲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这样写有什么技巧?(写法)作文时可以用上什么?(写作上可以给我什么启示?)我阅读中最难忘的一句话。思考哪一句话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第二,文章是怎么写的。不同文体,写作思路也是不同的。记叙文要关注时间、地点、情感变化的词语,说明文要根据文体辨析说明的顺序思路,议论文要明确论证过程。
第三,作者想表达什么。可以从重点句段上、标题与文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第四,这篇文章给了我什么。小到好词佳句,大到写作方法、谋篇布局,学生看文本时,必须揣摩文本各种人物描写、细节刻画,过渡衔接,精妙点题等,并进行两三百字的小练笔,从而真正从文本中学会精妙写法的延续。
三、读“整本的书”
1942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因为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可见,读“整本的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还能养成读书的能力和习惯。初中阶段,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几本“整本的书”。
以《西游记》为例,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原作《西游记》,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泛读作者生平事迹、创作思想及历史背景等,还可以观看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各种影视作品,研读评论文章。都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大师交谈,一本书专题阅读下来,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材料,收获还真不少。
四、结语
阅读应该在“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评价能力”的基础上,力图“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让阅读真正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胡腾华.虚笔才是作文的本质[J].中学生语文教学参考,2014(3).
[2]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