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9-06-11 03:37杨大明
教师·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培智学校现状

杨大明

摘 要:特殊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学校重视不够、教师能力弱、设备使用率低、家庭与学生情况特殊等,文章认为要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就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管理上正视现实,加大改革力度。

关键词:培智学校;信息化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1-0081-02

一、培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重视不够,看不到学生信息化教育的效果

信息化教育是由现代技术媒体参与,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能力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媒体包括很多,例如计算机、网络、幻灯、投影、电视、音频视频等。为了跟上时代步伐,让更多的特殊儿童享受信息化教育资源带来的实惠,许多特殊学校花大力气更新和添置教育设备,接入宽带,建设“校校通”“班班通”,开通“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甚至有部分学校为学生配备平板电脑等。但是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特殊,理解能力低、对新鲜事物接受慢、使用信息工具存在很大困难,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教育效果,而学校的“重视”完全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门面”和“样子”。智障儿童信息化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个“遥远的传说”何时令人振奋期待更多人探索。

(二)专业教师匮乏,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

信息化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以机为辅的信息时代特有的新型教育方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非线性的特征,因此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且更具有专业性。而事实上的许多特殊教育学校都是以学生智力低、不需要高水平的教师为借口,聘请兼职教师。

但是,他们的课程实施能力和理论水平不足,且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只将玩游戏和简单打字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教师不需要教给智障学生高深的操作技能,但要明确信息化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充分发挥智力补偿作用。

(三)设备未充分利用,不能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地部署,并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力争把这项谋福祉的好事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同时,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大力实施,各类特殊学校的信息技術设备日益齐备,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教师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网速慢费用高、设备的使用率极为低下。例如,网络媒体资源、教育云、超文本和交互式等辅助功能得不到有效挖掘;就连一些学校配备的上万元的电子白板,也只能用来播放课件和观看视频。《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虽然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但限于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教学目标不统一、课堂教学自由散漫、设备损坏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进行深入研究和切实行动。

(四)学生自身情况特殊,家长能力有限,开展信息化教育困难重重

目前,各类中小学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都已建立了校园网,尝试探索以网络教育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鉴于这些情况,作为以智障儿童为教育对象的特教学校,应将信息化教育运用于实践,使广大学生享受现代教育资源带来的实惠。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尝试,比如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学,实行中重度学生家长“陪读”制度;定期召开家校联系会,详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积极申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充分掌握家长在智障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按时召开“个案研讨会”,有针对性地制订个别教育计划。经过具体实践,我们总结得出,信息化教育对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态度具有明显效果,但多数学生家长存在文化素质低、教育观念落后的情况,对学生的教育仅停留在简单说教的层面,且对智障学生的教育缺少科学的指导。另外现代教育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率还十分的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网络远程教育的需要。

二、智障儿童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教师应以前瞻的眼光审视我国的特教现状,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态度上,对待智障儿童的眼光要从所谓的“异类”转变为“正常儿童”,弱化“特殊性”,用平常心态正确认识特殊教育;行动上,培养平等友好、富有爱心的高尚师德,按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扎实备课,悉心研究,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培养智障儿童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充满自信的阳光心态;思想上,把智障儿童信息化教育当作基本的教学内容,强化信息技术课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另外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在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培养智障儿童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尽早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独立生活的本领。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

(1)要发挥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善于发现一些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付出的教师,使其负责学校教育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并指导其他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实现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要建立合理公平的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大赛活动,并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开展学科教学,对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实行年终考核加分政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并对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教师表扬奖励。简言之,学校应当制订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使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所提升。

(3)申请专项经费,淘汰落后设备,增加网络带宽。使全校师生感受网络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提升设备使用率。借助网络技术平台,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专项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交流研讨中接受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探索新的教学结构,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使用率

信息化教育环境主要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部分学校领导创新意识不足,改革动力低下,信息化教育设备使用混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要改变这种无序局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是“管理”二字。

(1)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从学校领导层面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良、乐于付出的副校长分管信息化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使用率。

(2)创新信息化管理思路。从教师层面,善于发现对信息化教育有浓厚兴趣的教师,着力培养教学骨干,以点带面,引领更多教师参与信息化教育工作。

(3)拓宽信息化教育发展空间。信息技术课程历来被视为边缘学科,教师晋级升职没有优势。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学校领导应从全局出发,认清形势,制订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制度,把信息化课程视为学校发展的抓手和纽帶,提升信息化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4)不同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育竞赛活动。通过物质奖励的形式鼓励大多数教师参与其中,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活跃情绪,增进情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教师,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信息化教育水平。

(四)正视信息化教育目的,充分发挥智力补偿功能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优化教育教学。在特殊教育中要正视信息化教育对智障学生的智力补偿功能。

1.利用信息技术课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智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短,学习动机上多依赖外界刺激。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新奇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和激情大有裨益。实践证明只要提供机会,大部分智障学生都可以获得必要的生活技能。

2.利用网络游戏培养智障学生注意力

智障学生的情感较为朴实,对自己认定的事物一般较为固执,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劣势有时候会转化为一种优势。比如各种游戏对智障学生的吸引力巨大,在游戏当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会越来越强烈,注意力明显提高。

3.利用多媒体情境创设的优势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多媒体技术功能强大,能入情入理地模拟生活中的点滴事件,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戏中的自由氛围,很容易使智障学生获得某种安全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能够生存之后的第一需要就是安全,包括心理安全。当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焦虑、烦躁、恐惧也随之消失,智障学生的心理也在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信息化教育的一点思考

(一)教师和家长要信任学生

信息化教育中,教师害怕学生弄坏设备,事实上,即使有学生因为误操作使系统瘫痪,也应视为是一种进步。因为软件的损坏都不是问题,我们应正视这一现象,不论教师和家长都要以完全信任的态度,让学生去尝试。

(二)信息化教育要因人而异,不要强人所难

智障学生身体状态各异,尤其是多动症、自闭症、重度智障、视力障碍、肢体不健全的学生都应看情况而定,毕竟信息化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教育内容。

(三)信息化教育只是提高教育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

教育教学需要全体教师的真教实干,我们应明白教学方法千变万化,把信息化教育与课堂教学整合也要视情况而定。

(四)研究开发适合特殊学生使用的专用产品

当前的信息技术产品以健全人为使用对象,所以应研究开发一些针对特殊学生的专用产品,以让更多残障人士受益于信息化教育的成果。

信息化教育任重而道远,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紧密结合,在国家强有力特殊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下,我相信我国培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小平,郭联发.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与提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培智学校现状
浅谈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