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肥胖的影响:系统文献综述

2019-06-11 11:11沈晶杨秋颖郑家鲲安若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力密度

沈晶 杨秋颖 郑家鲲 安若鹏

1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4)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北京100026)

3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4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5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布朗学院(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63130)

儿童青少年体质下降和肥胖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和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稳中向好[1]。然而,部分指标虽然有所好转,但在中国儿童青少年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29.9%)的人达到了每天最低60分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推荐标准[2]。另外,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85至2014年,我国7 岁以上青少年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3]。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2030年,7岁及以上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超重肥胖的青少年数量将增至4948万人[3]。研究表明,青少年肥胖是多种慢性病如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骨关节炎和某些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并可能导致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如污名化(stigmatization)和自卑感等[4,5]。而体力活动不足、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正是造成我国青少年肥胖患病率攀升的重要健康行为因素[4]。增加体力活动被推荐作为青少年肥胖预防的基本策略[6]。在欧美发达国家,建成环境对青少年体力活动及肥胖的影响效果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7]。国内关于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关系的研究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该领域也获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本文采用系统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建成环境与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以及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建成环境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行为及肥胖结果的影响,从而为我国健康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部门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本综述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Active Living Research(Active Living Research成立于2001年,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管理,由跨学科团队组成,在公共卫生、交通、规划、公园和娱乐、学校活动项目、行为科学和肥胖预防方面拥有研究和实践经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ALR 积累了一个丰富的数据库,专门针对社区设计,促进身体活动、生理/心理健康、经济活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以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中使用关键词检索公式进行文献检索。关键词检索公式包括四组与建成环境、结果变量(体力活动或肥胖)、儿童或青少年以及中国相关的关键词组合,例如“环境”、“邻里”、“住所”、“社区”、“体力活动”、“运动”、“久坐”、“肥胖”、“超重”、“身体质量指数”、“中国”、“儿童”以及“青少年”等。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对检索出的所有文献进行题目和摘要的初步筛选,找到可能相关的文献后进行全文评估。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题目和摘要的筛选,对模棱两可的文献通过阅读全文评估,确定出可能相关的文章。研究者间的一致性通过Cohen's kappa(κ=0.6)进行评价。两名研究者筛选的不同意见,交由第3名研究者进一步决定,并确定需要进行全文精读的文献,精读后由两名研究者通过讨论共同确定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

确定纳入文献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参考文献检索和引文检索,再使用同样的文献筛选标准进行筛选和评估,确定是否有新的纳入文献,对所有新纳入文献反复进行参考文献检索和引文检索的筛选和评估,直到没有新的相关文献纳入。

1.2 文献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下所有标准的文献可以被纳入分析:(1)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纵向追踪研究、干预研究以及描述性研究;(2)研究对象:17岁及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3)自变量:建成环境(如运动设施、公园、绿化空间、路径或人行道);(4)因变量:体力活动(如步行、慢跑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或者体重状况(如超重或肥胖);(5)文献类型: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章;(6)检索时间范围:英文和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分别为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8年3月8日和2018年4月3日;(7)国家:中国;(8)文献写作语言:中文或英文。

1.2.2 排除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标准之一的文献将不能被纳入分析:(1)结果变量中无体力活动或体重状况;(2)实验环境为人为操控而非自然环境;(3)非英文或中文写作的期刊文章;(4)信件、社论、研究/综述方案或文献综述;(5)研究对象为居住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以外的中国人。

1.3 数据提取

使用标准的数据提取表格从纳入文献中提取方法学和结果变量信息,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出版年份、地区、样本特征、统计模型、建成环境测量、体力活动测量、体重状况测量,以及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或体重状况之间关系的主要结论。

1.4 研究质量评价

采用美国健康研究院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8]。该评价工具共有14 项评价标准,对于每一个标准,如果回答“是”,则得1分,如果回答“不”、“不适用”、“无报告”或“不确定”则得0 分,将每个文献对应的14 项标准的得分相加,总分范围在0~14分。研究质量评价可以帮助评价科学证据的力度,但不用来确定研究的内容。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从各数据库中检索得到英文文献8286 篇,中文文献7635 篇;去除重复文献后,对7922 篇英文文献和7567篇中文文献进行题目和摘要的筛选;其中7879篇英文文献被排除,7534篇中文文献被排除;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再对剩下的共76篇文献进行全文精读后,41篇文献被排除,最终纳入文献为35篇。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表1 总结了35 篇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文献中有5篇文献研究地区为中国香港,1篇文献研究地区为中国澳门,其他29 篇文献研究地区均为中国大陆。所有纳入文献均发表于2006年之后,其中2006、2008、2009 和2011年每年各发表1 篇;2010 和2013年每年各发表2篇;2012年发表3篇;2015和2016年每年各发表4 篇;2017年发表7 篇;2014年发表9 篇。在结果变量的研究中,有28篇文献仅研究了体力活动,2篇文献仅研究了体重状况,剩下的5 篇文献既研究了体力活动也研究了体重状况。大部分文献(n=31)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有1 篇文献采用了质性研究设计,3篇文献采用了纵向追踪研究设计。样本量在不同的研究中有很大差异,其中8篇文献的样本量在20到90之间,11篇文献的样本量在100到999之间,12篇文献的样本量在1000到9999之间,剩下的4篇文献样本量大于10000。纳入文献的样本量均值为6274,中位数为568,标准差为15506,样本量范围为19~80928。18 篇文献研究对象为11~17 岁的青少年,10 篇文献为3~12岁的儿童,7篇文献中既有儿童也有青少年。纳入文献研究对象中男孩和女孩的比例基本均等。研究应用了多种统计模型,包括逻辑回归、分层逻辑回归、混合效应逻辑回归、序数逻辑回归、广义估计方程、分层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广义线性模型、空间分析、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多水平泊松模型、多级路径模型等。有20 篇文献在统计分析中控制了社会人口学变量,9篇文献在统计分析中控制了其他与环境和体力活动特征(如绿色空间、久坐行为、体力活动时间等)相关的变量。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续表1)

表2 总结了纳入文献中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体重状况的测量方法。其中22 篇文献是基于父母和/或孩子自我报告的调查问卷等主观建成环境测量方法,6篇文献采用了客观建成环境测量方法(如居住密度、地理信息系统),7 篇文献同时使用了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建成环境的方法。不同研究中建成环境的测量方法差异较大。在父母报告或者孩子自我报告的主观测量建成环境调查问卷中,既包括一般性问题(如“你的社区是否有体育设施?”或者“到最近的体育设施需要花多长时间?”),也有与建成环境相关的具体特征(如体育/娱乐设施的可及性与可用性,绿色空间、公园、游乐场的可用性)。在建成环境的主观测量方法中,只有2篇文献使用了前人研究中信效度经过检验的研究方法或者指标。客观建成环境测量方法包括居住密度或人口密度、地理信息系统(如道路密度和街道交叉路口密度、到公园和娱乐设施的最近距离)、网络地图(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或者由经过训练的观察员现场观察(如由观察员观察社区和公园的步行路径)。除以上建成环境因素,其他社区建成环境特征的测量还包括住家附近供儿童玩耍的地方、娱乐设施、街道交叉路口、道路密度、植被质量、慢跑或自行车道、步行小径、交通站点、社区美观性/自然景观吸引力、到最近运动设施/学校/公园的步行距离,以及住家附近视频游戏商店的数量。

结果变量为体力活动的文献中,体力活动相关变量包括体力活动(n=27)、体力活动不足(n=2)、久坐行为(n=2)、主动/被动通勤往返学校(n=3),以及公园参观量(n=1)。29篇文献通过对父母和/或孩子自我报告的调查问卷或其他主观测量方法来测量体力活动,但是2篇文献采用了佩戴加速度计的客观测量方式,4篇文献既采用了主观测量方法,也采用了佩戴加速度计的客观测量方法。家长报告和/或自我报告的主观体力活动测量问卷包括标准化问卷(如国际体力活动量表)以及一般性问题(如多长时间做1次至少持续30分钟的运动?)。在主观体力活动测量方法中,10 篇文献使用了之前研究中信效度经过检验的调查问卷或指标。体重状况包括身体质量指数(n=13)、超重(n=4)和肥胖(n=3)。身体质量指数的测量方法是基于客观测量(n=8)和主观测量(n=5)的身高和体重。

表2 纳入文献的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体重状况测量

(续表2)

表3总结了纳入文献中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和/或体重状况影响的效果估计。在35篇纳入文献中,有27篇文献为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或体重状况之间的关系做了定量估计,估计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研究结果发现,社区体育设施缺乏与体力活动不足正相关[9];而体育设施的可用性与充足的体力活动[11]、休闲体力活动[24]以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39]正相关;俱乐部和组织的可用性与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有正相关关系[39]。到各类设施、公园和学校的距离和时间对体力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到最近体育设施的通勤时间与符合体力活动建议的可能性之间负相关[28];到体育设施步行10 分钟距离以内更有可能进行休闲时间的体育活动[20];靠近生活设施近的民众更可能进行交通行程或休闲时间步行活动[25];体育设施可及性与体力活动达标呈正相关[15];距离公园1公里以内的民众更有可能使用步行路径[22];距离公园500米以内与体力活动正相关[38];到最近公园步行时间以及距离等级与每月公园的参观量负相关[29];儿童居住地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与上下学积极交通方式负相关[40];学校不在当地社区的学生更有可能采用被动的通勤方式[14]。

除各类设施、俱乐部组织和公园外,还发现其他环境特征与身体活动也有关。例如居住小区周边运动场地和设施密度及街道交叉路口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量[42];住所附近是否有多个供选择的路径与体力活动水平正相关[19];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和空地更有可能体力活动不足[9];居住地绿色空间的比例与每月公园的参观量负相关[29];此外,人口密度和青少年休闲体力活动呈负相关关系[12];住宅密度越低,越有利于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25];居住密度较高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更少,久坐时间更多[12];居住密度与男孩看电视、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长呈正相关[17]。

研究结果也发现了与体力活动没有显著关系的环境变量,例如上下学通勤距离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没有表现出相关性[42];居住小区和学校周边的公共交通站点密度与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之间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42]。

在对建成环境和体重状况关系的研究中,有4 篇文献显示他们之间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有1篇显示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对于男孩来说,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更有可能超重和肥胖[10];居住在较高密度区域的青少年超重的可能性也较高[13]。家周围马路步行的便利性是影响男性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的主要环境因素[34]。到附近公园的距离与肥胖的可能性呈正相关[33];但还有1篇文献未发现土地混合利用与儿童超重之间的关联[23]。

表3 纳入文献中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和体重状况影响的估算效果

(续表3)

(续表3)

(续表3)

2.3 研究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得分的平均分为7.7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6分。所有35篇文献都包含了研究问题/目标,明确地指定并定义了研究人群,参与率超过50%,在同一时期从相同或相似的人群中招募参与者,对所有可能的参与者都预先规定了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33篇文献有足够长的随访期,可以观察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32 篇文献样本量流失率低于20%;23 篇文献测量并在统计方法上控制了潜在的中间变量;13 篇文献研究了与结果相关的不同水平的自变量;11 篇文献实施了有效和可靠的自变量测量方法,7篇文献实施了有效和可靠的因变量测量方法;在整个研究期间有5 篇文献对自变量进行了多次评估;3 篇文献在产生结果之前预先测量自变量(例如建成环境和其他环境特征);只有2篇文献使用统计效能分析以计算所需样本量;所有纳入文献的结果评估者对参与者的暴露状态均知情。(各项文献研究质量评分表略)

3 讨论

建成环境是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能够影响个体体力活动的城市规划环境,包括建筑密度和强度、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衔接性、街道密度、景观审美质量和区域空间格局等。有关建成环境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土地利用类型、交通系统和建成环境设计特征[44]。近十年来,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基础上的大量国际研究表明,建成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各年龄阶段、性别、民族、种族人群的生活习惯养成和身心健康状态[7]。美国医学研究所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等权威组织机构推荐将建成环境作为促进体力活动、降低肥胖风险因素的干预手段之一[6,45]。由于人们终身置身于建成环境之中,建成环境在公共健康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46],相比成年人,青少年因为有更少的选择自由,更易受到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47]。国外关于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关系的研究蓬勃发展[48]。近年来,关于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影响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影响效果如何尚无定论。鉴于此,本文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效果。

3.1 土地利用类型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

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居住密度和土地混合利用等建成环境变量[49]。我国规划体系中把居住密度定义为居住区内的人口数或住房套数与居住区面积之比,包括居住人口密度、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和居住面积密度[50]。研究表明,住宅密度越低,越有利于进行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25];而居住密度越高,越不利于体力活动,会出现参与体力活动时间减少,久坐时间延长的现象[12]。对于男孩来说,居住的密度较高,上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则较长[17]。由上可知,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来说,居住密度越高,越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会降低其体力活动,同时也会增加久坐风险。同时,居住密度与超重呈正相关关系,居住密度越高,超重的风险越大[13];然而,国外研究发现,居住密度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呈正相关[51-53],说明居住密度越高,越有利于体力活动的增加,且居住密度与肥胖无关[51,54]。关于居住密度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影响结果的不一致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居住密度存在国家和地域上的差异:中国城市化扩张导致居住密度在原本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而西方国家的城市居住密度则相对较低。因此,有研究提出居住密度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可能存在一个阈值,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体力活动与居住密度正相关,而一旦超过了该阈值,体力活动与居住密度则变为负相关[55]。

土地混合利用是指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存在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或多样性(如居住、商业、工业和农业),多样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使得不同目的地和活动场所间的交通距离较短,提高可步行性并增加居民积极出行的概率[44]。研究表明,商住混合型社区中功能混合状态对儿童户外活动产生积极影响[27];办公、居住与教育等功能混合的居住环境也利于增加儿童户外体力活动[31];有研究发现,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学生步行上学,而乘自行车、电瓶车或小汽车等非积极交通方式上学的几率则降低[41];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土地混合利用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与采用客观测量法测量土地混合利用的研究结果一致[56]。另外,有研究通过定量估算分析土地混合利用与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土地混合利用的可及性与儿童体重状况和肥胖行为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23]。国外研究也有类似结果[51,54],这可能是由于影响肥胖的相关因素较多,例如在土地混合利用的区域,不健康的食品环境(食品店、小卖部等)也会增多,从而对体重相关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可知,居住密度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影响效果较为一致,居住密度高不利于体力活动,甚至会带来超重的风险。但当前针对居住密度影响效果的研究都是基于对居住密度较高、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的考察,如香港,上海和南京等地区,其他中等密度和低密度地区涉及较少。因此,研究结果缺乏代表性。

国内对土地混合利用变量的测量方法大多采用主观测量法,为进一步证实该变量对体力活动和肥胖影响效果的可信度,建议未来多采用客观测量法测量土地混合利用变量;另外,目前仅有一篇文献对土地混合利用和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建议未来多采用定量分析探究土地混合利用对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

3.2 交通系统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

交通系统建成环境变量包括与交通有关的各种因素变量。例如交通状况、交通设施和街道连通性等。研究发现,复杂的交通环境是减少儿童体力活动机会的重要因素,例如车流量大会减少体力活动,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混合,或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混合,因考虑到安全问题,儿童体力活动的机会也会减少[31];相反,充足的照明、桥梁或隧道、便利的交通、地铁站等是促进体力活动的重要因素[21]。此外,街道交叉路口因为具有使车辆垂直减速的效果,也为体力活动带来了安全和便利的交通环境。研究表明,居住小区周边街道交叉路口密度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量[42]。住家附近交通、街道的连通性越好,越便于到达日常生活、休闲或运动的目的地,也可以有效增加身体活动[36]。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学校周边的交通系统对于体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学校周边交通的便利性增加了青少年交通性身体活动量[36];学校周边交通设施与学生步行上学的可能性呈正相关,与乘自行车、电瓶车或小汽车等非积极交通方式上学的概率呈负相关[41]。骑行环境有吸引力、距离适中、路面情况好会对骑行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6]。因此,建议在学区范围内建设安全便利的步行或骑行交通环境,鼓励孩子们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等积极交通方式上下学,从而增加体力活动机会。国外对交通系统的研究表明,交通速度/量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关系[56];提供充足的主动交通基础设施可能会对儿童和成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57];街道连通性对体力活动有促进作用[51]。

以上研究表明,复杂的交通环境(如车流量过大或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混合)不利于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较好的交通设施和街道连通性有助于提高体力活动。但是,目前针对交通系统与肥胖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3.3 建成环境设计特征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

建成环境设计特征包括设计建成环境的可及性和建成环境的可用性。可及性或称可达性与可到达性,是指前往目的地(公园、体育设施、娱乐中心等)的距离以及交通条件是否适宜不同人群(如残障人群、老年人群和一般人群等)出行[44]。本文目的地可及性是指到达公园、体育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距离或者时间。研究表明,居住地周边体育设施可及性良好与体力活动达标呈正相关[15],且与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有正相关关系[39]。靠近体育设施与休闲性体育活动有正相关关系[20];到最近的体育设施的通勤时间与符合体力活动建议的可能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28]。以上研究表明,到体育设施的距离和时间越短,越能促进体力活动。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公园可及性与体力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8];距离公园在1公里以内的人更有可能使用步行路径[22];到最近公园的步行时间以及距离等级(等级随着住宅和最近的公园之间最短路线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与每月公园的参观量负相关[29]。这说明公园的可及性越好,越能促进体力活动。关于生活设施可及性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生活设施可及程度良好,有利于进行休闲时间的步行活动[36]。体育设施、公园和生活设施等目的地的可及性与体力活动成正相关关系,这与国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8-60]。在可及性的距离方面,有研究发现到体育设施10 分钟内的步行距离(800 米)[20],到公园500 米内的步行距离[38]以及到公园在1公里内的步行距离[22]均可促进体力活动。因此,为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增加,相关部门在规划建成环境时,可以将以上目的地可及性的距离作为参考依据。关于到达学校的可及性距离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儿童居住离学校距离更远,上下学积极交通方式下降[40],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61-63]。但也有研究发现上下学通勤距离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无相关性,这可能与研究范围较小以及我国就近上学等政策有关[42]。关于目的地可及性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到附近公园的距离与肥胖的可能性呈正相关[33]。男性学龄儿童住所周边设施的可及性可以促进步行,降低肥胖发生率[34]。家周围马路步行的便利性是影响男性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的主要环境因素[34]。国外研究也表明,目的地可及性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的患病率[64]。

可用性是指存在体力活动相关的设施/资源,且设施/资源能被残障人群和/或其它健康条件和收入有限的人群所使用[44]。研究表明,住所附近康乐设施的可用性对加速度计测量的儿童体力活动具有积极影响[32];体育设施的可用性与充足的体力活动正相关[11];住所附近是否有多个供选择的路径与体力活动水平正相关[19];俱乐部和组织的可用性与中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正相关[39]。反之,社区里缺乏人行道和体育设施与体力活动不足显著正相关[9]。由上述研究可知,康乐设施、体育设施、住所附近的路径和俱乐部与组织等的可用性有助于体力活动的增加;人行道和体育设施的缺乏则不利于体力活动。同时,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的男孩更有可能超重和肥胖[10]。为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并减少肥胖,可以建设可供儿童青少年使用的体育设施、康乐设施、俱乐部和组织、多个路径、人行道等各种设施或资源。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与建成环境变量设计特征相关的可及性与可用性的研究探讨较为深入,且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对于目的地可及性的测量大多偏重于主观测量方法,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更加侧重于客观测量方法,以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此外,目的地可及性和可用性对体力活动和肥胖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10,17,32,65];而且对于低收入青少年人群,体育设施可及性低与超重有关,但是在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儿童青少年中则不会出现[59]。因此,在对建成环境变量的可及性和可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时,有必要控制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等中间变量。

4 结论及建议

对于中国儿童青少年来说,土地混合利用、街道连通性、交通设施便利性、目的地(如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园等)的可及性、体育设施和资源的可用性(如附近体育设施、俱乐部和组织、康乐设施、多个路径和人行道等)能有效促进体力活动;相反,住所附近没有人行道、家周围马路步行不便利、到附近公园距离远或居住密度高,则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会降低体力活动,增加久坐行为,提高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发展作为基本的理念,倡导建设体育设施,挖掘体育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潜力,具体的举措包括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和城市社区15 分钟健身圈等[66]。本综述进一步证实了建成环境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和肥胖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背景下,建议结合国家政策层面的干预措施和体育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建造行人友好型环境。具体来说,在土地利用类型方面,建议根据社区的居住面积和居住人口,规划好社区或邻里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土地混合利用的多样性,增加居民积极出行的机会;在交通系统方面,建议提高居住小区周边交通的便利性以及街道的连通性,便于到达目的地;在目的地可及性方面,建议将学校、体育场馆或公园的可及性距离建设在距离社区10 分钟或1 公里的步行范围以内;在目的地可用性方面,建议增加住所附近的各类体育设施和人行道等路径的可用性;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有效改善和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绿色出行,提高体力活动并预防肥胖。

此外,在未来的研究方面,本综述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研究设计上,亟需纵向跟踪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第二,在测量方法上,对于建成环境变量与体力活动和体重状况相关结果的测量,建议采用客观测量法,提高测量精确度。如果采用主观测量方法,例如问卷,建议采用信效度经过检验的量表;并且与客观测量方法相结合进行数据的收集(例如加速度计、地理信息系统),以减少因主观回忆而产生的偏差。第三,在研究地区上,研究应涵盖相对较大且多样化的地理区域,例如收集不同城市、郊区及农村关于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及体重相关行为和结果的数据。第四,在控制因素上,考虑到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应仔细评估其他社会经济状况特征及邻里特征,并测试它们与建成环境的潜在相互作用。

5 本综述的局限性

尽管本综述有一些新的发现,但也存在着局限性。第一,从研究设计上看,纳入文献大多为横断面研究,不适宜做因果分析的推断;且仅有3篇文献为纵向研究,对随着建成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体力活动的变化和体重状况的变化探讨还十分有限。其次,从测量方法上看,大部分研究使用主观测量法,只有小部分研究使用客观测量法,包括加速度计测评、环境测评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测评的研究。再次,从研究内容来看,因纳入文献中没有发现有两篇以上的文献同时对相同的建成环境变量和体力活动变量和/或体重状况变量进行定量分析,未能进行荟萃分析。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力密度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比亚迪集团扶贫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人类的收留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