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存虎
◆摘 要:一直以来,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受到广泛关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直接影响。文中首先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分析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宗旨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水平、身心发展状况以及艺术审美能力等。良好的素质需要从日常习惯中养成,所谓习惯,即将信念转化为习性,将理想变成行动的过程。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自觉地从事某项活动的倾向,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要素,又是个性化心里特征的外在表现。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能力并非在短时间内便能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它需要在习惯的渗透中逐渐形成。所谓智力,即有目的地去适应、选择和塑造同生活相关联的外界环境的一种内心活动。通过这类内心活动,能够实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呈现出最佳的状态。智力通常包含三个主要的能力因素: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日渐形成的稳定的、自觉的行动过程。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推动作用。习惯具有无意识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逐渐稳固、定型,并且无需通过意志力进行控制。良好的学习习惯均会在学习中无意识地展现出来,这一方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习惯的培养前提是,学生认识到预习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明确预习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做好预习,对于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抓住听课的重点和要点,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时间,提前熟悉课堂教学内容,抓住教学的重点、要点和疑点,有目的地听讲,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例如,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并且要求学生将预习的结果写成预习笔记。预习笔记中主要包含预习范围、已掌握知识、未理解知识、学习的重点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笔记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细微地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几道练习题,一方面用以测验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预习笔记与测验结果的对比,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听讲情况等,从而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习惯培养计划的制订。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
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辅助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促进学生专注课堂教学,提升听课效率。教师在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选择从现实背景中提出问题,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开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开放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利用开放性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明确复习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复习就是使学生回顾当前所学的知识内容,再次强化重点和难点,从而加深对当日所学知识的印象。课后复习可以借助课外辅导书,使学生思维开阔,接触到更多的习题类型和解题思路,从而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应督促学生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用以记录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巩固知识。例如,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随堂测验、期中(期末)考试和课外辅导书的做题情况,建立一本错题集,并且定期上交。如此,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时常更新错题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错题集的记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错题测验,使学生将错题弄会、弄懂,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历时久、任务重的工作,需要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文中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三点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立宾.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3,(04):128.
[2]张喜良.浅谈七年级新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