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肝素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 临床效果

2019-06-10 07:45徐晓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肝素钠抗凝溶栓

徐晓航

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急症, 患者在发病后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颅内压异常等, 上述症状都直接导致脑组织、脑神经异常, 严重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美国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临床治疗与实验, 发现在患者患病早期即开展溶栓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远期疗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因此, 国际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等为主要手段[3]。随着临床上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的应用不断增加, 患者出现症状性出血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需开展辅助治疗, 促进溶栓效果的改善, 保证治疗效果[4]。本文对所选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并在治疗基础上进行肝素钠抗凝治疗, 与未开展肝素钠抗凝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总结肝素钠抗凝治疗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9 月本院收治的14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73 例。研究组男37 例, 女36 例;年龄58~89 岁, 平均年龄(79.16±3.28)岁;病程1~7 h, 平均病程(4.06±0.98)h。对照组男39 例, 女34 例;年龄57~88 岁, 平均年龄(78.07±3.31)岁; 病程2~8 h, 平均病程(4.31±1.2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在本院通过诊断标准确诊, 由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存在溶栓、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严重出血性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桡动脉畸形等症状, 排除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或血压无法有效控制患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开展治疗, 主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同时控制患者血压, 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阿替普酶溶栓根据患者体重选择, 剂量0.9 mg/kg。将总剂量的10.00%通过静脉推注方式给药, 将其余90.00%通过静脉泵注给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肝素钠抗凝治疗, 剂量随患者症状情况改变, 治疗3 d, 并在第4 天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照组不使用肝素钠治疗, 仅在溶栓治疗后1 d 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及BI 评分。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90%;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46%~89%;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幅度≤45%, 甚至出现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总例数×100%。比较两组继发性出血率、死亡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痊愈37 例, 显效33 例, 无效3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治疗痊愈26 例, 显效34 例, 无效13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1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

2. 2 两组患者继发性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 研究组继发性出血率为6.85%(5/73), 对照组继发性出血率为17.81% (13/73);研究组继发性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74%(2/73), 对照组死亡率为12.33%(9/73);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 研究组NIHSS 评分(4.68±2.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4±2.0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I 评分(51.26±1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8±12.4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神经内科疾病, 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脑血管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较强, 出现细胞内钙超载、活性氧、一氧化碳过量, 从而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5]。上述生物表现共同作用, 直接影响了患者脑细胞健康, 造成患者脑细胞凋亡。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位置特殊、病情复杂, 进展快, 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影响因素也较多[6]。在患者发病、就诊、治疗一系列过程中, 都对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影响。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主要为疏通血栓, 促进脑供血、供氧, 避免脑组织损伤面积增加, 尽快恢复患者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功能与活性[7,8]。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我国临床主要开展的治疗方法, 在溶栓治疗基础上还需要开展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选择肝素钠, 肝素钠的作用机制是增加患者体内抗凝血酶的活性, 促进抗凝血酶Ⅲ(AT-Ⅲ)复合物的生成, 减少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通过溶栓治疗机体应激增加凝血酶的形成, 避免血小板激活后产生的高凝状态, 减少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病情反复。由于自身生理机制产生的凝血, 对减少患者治疗期间血管再闭塞、继发性、功能性出血有显著的作用[9,10]。

本文对所选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溶栓治疗, 并同时为患者进行肝素钠抗凝治疗, 肝素钠抗凝治疗下,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有效减少继发性出血、死亡等严重后果的产生, 且患者通过治疗后发现, 利用肝素钠开展抗凝治疗后, 患者的神经功能也得到有效恢复, NIHSS 评分、BI评分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开展肝素钠抗凝治疗, 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肝素钠抗凝溶栓
多糖类肝素湿品沉淀可保存时长的研究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低剂量黄体酮与低分子肝素钠联用对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