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追问的有效性浅探

2019-06-09 08:41王淑珍
新教师 2019年4期
关键词:笔者阅读教学思维

王淑珍

阅读教学追问,顾名思义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追根究底地问,是在第一次提问以及学生思考后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朝着同一方向进行设问的连续性提问方式。此种连续性提问方式比较广泛地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并且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小学阅读教学追问是课堂教学提问的“后续动作”,可以说是起着二次补充或者是“二度提问”的作用,在深阅读的教学中,可以连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问题甚至解决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追问存在的问题

1. “空”内容,随便问。

一看就知道答案或者和内容毫无联系的追问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经常出现,学生基本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就会回答。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看似热闹非凡,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课堂学习氛围和课堂实际产生的学习结果相差甚远。这样的追问对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阅读课堂不动脑的习惯。

2. “虚”形式,想就问。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追问教育尚处在新兴发展阶段,教师的追问形式单一、统一,缺乏教育启发性和创造力培育性,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追问型教育教学体系。机械呆板的追问体验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积极性,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幻”问题,答非问。

追问的问题太大了,让学生找不到回答问题的点,在课堂上产生的教学效果就是学生不知教师所问,束手无策,或答非所问。教师的教学环节被打乱,更不用谈后续的教学效果了。因此,长期出现这样偏难化的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打击学生认真阅读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

1. 加强教师追问意识,有内容地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介入态度往往决定了教师的追问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利用问题有效地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作用,并积极参与到学生阅读活动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把握追问的准确性,追问的内容必须要有指向性,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针见血”地解决任务。

例如,在课外阅读环节,学生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教师要进行追问:“鲁滨孙为了生存,做了哪些事?请挑选主要事件进行概括。”整篇文章最关键的就是鲁滨孙在荒岛上为了生存,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为了生活,努力办好一件又一件的事。追问是为了挑明文章的主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

再如,在课堂上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开门见山地提问:“你认为瀑布像什么?”之后追问:“李白认为像什么?”教师在设计追问的问题时,要将学生視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引导者、参与者、观察者的角色,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天性,做到既不过度控制,又不过度放任,把握好介入的力度。

2. 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实效性地问。

教师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在不破坏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一些意见性的指导。意见性指导,不是详细地告诉学生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而是向学生阐明当下出现的问题的实质,以追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有的教师常常在阅读活动中没有把握好指导的时机,轻易打断学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也受到了压制。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指导的时机,及时追问,有效追问。

例如,笔者在教学《咏柳》时,就采取了追问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思考与理解。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碧玉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碧玉”是什么样子的?

生:碧玉是碧绿色的玉。

师:为什么作者这里要写碧玉?

生: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是谁裁剪树叶的呢?同学们好好思考下。另外,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一连串的追问下,思路环环相扣,既掌握了生字词,又理解了诗意,体味了作者的情感。

3. 针对问题下功夫,渐进性地问。

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互动性经过初步的培养和训练后,还要逐渐提升学生思维的完善能力,帮助学生将思维能力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还要注意追问的艺术性和逻辑性,这就要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相应的情境来发问,这样才能够提高追问的艺术性,引起学生兴趣。再者,追问之前,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回答所问的问题,所问的下一个问题要与上一个问题相互联系。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对文中相关问题的追问,笔者扣住文章主旨,步步“紧逼”,一步一步地追问,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的爱国情怀。在此过程中,笔者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让语文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语文能力高一些的学生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不知不觉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还经常在增加问题难度的过程中让学生与笔者产生互动,让学生不再惧怕教师,让学生之间也能更好地交流。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转变追问的姿态,优化追问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厚了,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大大提升了。

课堂追问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八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阅读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