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梅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及进行语言训练的典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在仿句子、仿构段、仿篇章、仿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语言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仿写 实践 语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獻标识码:A
茅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模仿是学习之母。仿写是内化语言,促进语言迁移的好方式。指导学生仿写,旨在引领学生亲近言语形式,体察言语规律,借鉴表达技巧,学以致用,在仿中实践,在仿中创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文本中典型的句、段、篇及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把握语用规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别从“仿句子”“仿构段”“仿篇章”“仿语言风格”四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仿句子,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句子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仿写句子可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每课的语言训练中,教师要抓住文中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连接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精妙之处,再指导仿写练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很容易就发现句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出西沙群岛鱼多,鱼好看的特点。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仿写天上的白云,草地上的花儿……学生仿写林中的小鸟:“鸟成群结队地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好看极了。有的浑身裹着五颜六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簇金光闪闪的羽毛;有的像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大皮袄;有的嘴巴红红的,就像抹了口红;有的浑身雪白,如同大森林里的片片雪花;还有的小巧玲珑,活像一个个小精灵。”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在积累课文语言的同时习得语言规律,在仿写中发展自身的语言,为习作语言的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仿构段,提高构段能力
文章的构段方式多种多样,有并列式、总分式、因果式、连贯式、转折式、对比时、递进式等,不同的段落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发现段式特点并运用段式结构进行练笔,学生就能真正学会构段,为篇章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是并列式,共四句话,分别写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晨雾、阳光和野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景色。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全段共几句话,每句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主要写什么。教后让学生抓住校园的树木、花儿、小草、阳光,指导学生以《夏天的校园》为题写一段话。学生仿写:“夏天,校园里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大伞。阳光透过叶缝,洒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花儿长得更美了,五颜六色的花儿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粉红的、紫的……一阵风吹过,花朵像一个个小姑娘在向我们点头。足球场上的小草长得更绿了,远远看去,就像一张宽大的绿毯,真让人想在上面打几个滚。”又如《猫》的第一自然段是总分式,先总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然后分别从“老实”、“贪玩”、“尽职”写出猫的性格古怪。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再说说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性格古怪”的,然后让学生把段落熟读成诵。这样,学生对总分式段落有了清晰的认识。接着,教师把握时机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性格,用总分段式写下来。学生仿写:“狗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暴躁吧,它的确有时候很凶。一看见有陌生人经过,或者听到有什么响声,它就会“汪汪——汪汪——”地狂吠不止,直到陌生人走远后,它才停止自己的怒吼。它还会向陌生人扑过去,幸亏主人及时喝住它,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只要我给它一块肉,任凭主人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吃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为了一块肉而不肯回家呢?可是,当它听到门外有一点动静,又是多么尽职,它四处张望,看看是不是有小偷侵入,还引吭大叫,似乎在说:“有我在,谁也休想进来。”非把过路人吓跑不可。
3仿篇章,增强布局谋篇能力
典型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人的骨架、脊梁,学习典型篇章的写法,就是理清课文结构,利用课文现有的框架, 让自己的文章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指导小学生学会谋篇布局,要以阅读教学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组织材料,学会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地点变换顺序等记叙事情,适当练习倒叙、插叙的方法,学习写好文章的过渡与照应,安排好开头和结尾,让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怎么样围绕中心来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为此,教师设计了以下练习:
(1)有位同学写《好学的王兰》,他选择了下面的材料,指出哪些材料与表现人物特点无关,在括号里打上
①语文课上,同桌让他看她最喜欢的《父与子》,她不看,认真听讲。( )
②体育课上,有人不小心踩了她一脚,她笑了笑,不计较。( )
③下课了,她为了弄明白一个数学问题,追着向老师请教。( )
④她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 )
⑤有一次,我病了,她递给我一瓶药膏。( )
⑥她生病了,看完医生后马上回来上课。( )
(2)写这篇文章,要突出王兰( )特点,在以上材料中,材料()()()能表现王兰的这个特点。
(3)学了课文,做了练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几件事写一个人的方法。现在,请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一个人,注意突出人物特点。
通过这样指导,学生習作起来就有章可循了。课文中有典型性的课文比比皆是,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学习了课文,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景物,就可以用总分式的结构,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学习了《颐和园》,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景物……
常言说:文无定法,有章可循。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有典型性的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帮助学生掌握这“可循”之“章”,就一定能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仿语言风格,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对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的方法进行内化,还要适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如学习《祖父的园子》一文时,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句子,体会文章语言的灵动。如“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自然、率真,从这样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以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去体会、模仿。
小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文本就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好的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落脚点和归宿点,用好语文教材这个例子,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仿中实践,学生就能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发展语言,不断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晓东等.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