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及其时代意义

2019-06-08 02:26崔苗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矛盾论实践论时代意义

崔苗

【摘 要】 文章简介了《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阐述了《实践论》《矛盾论》的主要内容,探讨《实践论》《矛盾论》的时代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力提升全党思想理论水平,坚定“四个自信”;促进领导干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实践论;矛盾论;内容;时代意义

一、《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1、《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

自1840年之后,我们的民族就开启了它受奴役和受压迫的历史,面对这样一个历史状况,一代民族精英开始觉醒,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像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创立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最后失败了。之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维新变法”,希望向西方学习,但是一系列措施和主张都被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最后变法也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拿起革命的武器,推翻了清政府,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所窃取。我们一次次的尝试,付出的是革命先烈血的代价,得到的是深刻的惨痛教训。在这样的情况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思路。

2、《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共产党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思想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直到193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实践论》《矛盾论》,期间经历了两次大的胜利、两次大的失败,血的教训迫使我们思考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胜利是北伐战争的胜利。北伐的胜利,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我们党在斗争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的辩证法的胜利。第二次胜利是土地革命的胜利。这次胜利,也是我们党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特别是深刻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胜利。

除了這两次胜利,还有两次大的失败。

第一次失败是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使大革命失败了。第二次失败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由于受到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

通过这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鲜明对比,我们党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认识感觉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796页)这推动着我们党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刻思考,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3、《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进行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的伟大成果

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马列哲学著作在中国传播,当时的毛泽东同志不仅认真研读在延安能看到的马列哲学著作,而且还组织陕北的学者作家,一起组成哲学研究会,共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还仔细阅读苏联和中国哲学工作者所写的有关书籍,正是在这些理论准备基础上,毛泽东哲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地系统化、理论化,到1937年就创作完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二、《实践论》《矛盾论》的主要内容

1、《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它是以辩证法作为核心,以中国革命的斗争为主要内容,用实践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探讨了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是阐述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同志一再表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目标、它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把实践的观点与群众的观点有机统一,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区分开。他着重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

二是论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是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三是对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进行了概括。《实践论》对人类认识的总规律做出了科学的总结,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1]这就说明,人类理解它是一个螺旋式的运动过程,充分反映了基于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矛盾论》的主要内容

《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一是两种宇宙观。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性。事物的矛盾法则,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称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也是辩证法的核心。

二是矛盾普遍性和的特殊性原理,阐述了认识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性。人类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三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必须区分主要矛盾的和非主要矛盾;并且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也要区别它的矛盾主次方面,最后还讨论了双方矛盾的基础和条件。

四是澄清矛盾各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问题。

五是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是对矛盾斗争性的进一步分析,着重论述了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

三、《实践论》《矛盾论》的时代意义

1、“两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由此深刻揭示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创立毛泽东思想,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这些思想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为我国以后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包括《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指导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是搞好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不仅取得新成就,还开创新局面,这些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中实现的。

2、大力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坚定“四个自信”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就在于提高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自共产党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学习,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教育和武装全党。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就是学习哲学思想、用好哲学思想,坚持哲学思想的真理性。

从最初的延安整风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的整党整风运动,以及到党的十八大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像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等,这都是我们党在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全党加强学习马列主义,以使我们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大幅提高。

当今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更要加强哲学理论学习。

3、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是运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2]

思想理论的成熟,不仅是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更是一个革命政党成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这双“实践的眼睛”的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3]更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9页。)

四、结语

“两论”它问世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今天我们在读“两论”,不仅可以感受到它的思想的光辉,对中国革命的具体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体会到它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它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注 释】

[1] 实践论[M]. 人民出版社,1975.

[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 李少军,梅沙白.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2、3、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矛盾论[M]. 人民出版社,1975.

[3] 实践论[M]. 人民出版社,1975.

[4] 學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矛盾论实践论时代意义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论的运用
《实践论》《矛盾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