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2019-06-07 14:59朱玲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问题引领情感体验小学语文

朱玲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的最大任务并不是让学生取得多么理想的考试成绩,而是要教给他们正确阅读、理性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品与读的教学,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首先应该抓好品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读方法;问题引领;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077-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習能力稍弱,唯有将他们引入深层次的文本,才有可能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阅读,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品与读的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首先应该抓好品读教学。

一、品读应做到循序渐进和逐层深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这就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应当做到简洁且深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用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中草草地阅读文章,虽然能够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但是没有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导致在下节课对之前的阅读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深入阅读的方法,尽可能将不必要的环节省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慢慢琢磨,争取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牢牢记在脑海之中。

例如,《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采用的是拟人修辞方法,主要描写杂草对水稻生长带来的危害。为了便于理解,笔者从中摘取一段分析一下阅读的方法:

“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

在阅读文章后,老师问学生:“同学们是否能够弄清楚小稻秧和杂草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杂草是坏人,他们在欺负小稻秧。”

老师又问:“你们的观察很正确,能不能在文章中了解到其他的信息呢?”

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小稻秧与杂草的角色特征与心理变化,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层地理解小稻秧的可怜与无助。在这种阅读氛围中,学生的朗读情感会更加真挚,对文章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二、品读需要旁敲侧击与指点迷津

阅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同阅读者的情感经历、生活内涵、思想状态等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且生活经验匮乏,需要教师对他们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尴尬后,随即又能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例如,在教授《爱如茉莉》这一课时,虽然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反复阅读了几次,但是仍然无法较好地理解爱如茉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事实上,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的大多是如同火热玫瑰一般直白的爱,这就让学生很难准确理解如同淡雅茉莉一般婉转的爱。为此,老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名叫红红的女孩子和妈妈吵架,离家出走了。红红一个人走在街道上,饥寒交迫的感觉让她更加愤怒,坚定了自己不回家的想法。当红红走到路边的一个小面摊时,面条的香气让她觉得更饿了,可是匆忙跑出来的红红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她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向卖面条的阿姨说道:“阿姨,能给我一碗面条吗?”阿姨看到红红怯生生的小脸,将她拉到面条摊前坐下,为红红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说:“吃吧,阿姨请你吃面条。”红红感激地看着阿姨,说:“谢谢你,你真好!”阿姨笑着说:“这没什么,阿姨再好也比不上你的妈妈好呀。”红红听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大声喊着:“妈妈不好,是妈妈让我滚出来的。”阿姨见状赶忙帮红红擦眼泪,问清楚了红红和妈妈吵架的原委。当红红的情绪平静下来后,阿姨语重心长地和她说:“孩子,阿姨只是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说阿姨真好。可是你的妈妈呢?她含辛茹苦地将你养大,十年如一日地为你做饭、洗衣,你怎么能说妈妈不好呢?妈妈要比阿姨好上千倍、万倍啊。”红红听后怔住了,放下了手中的面条,向阿姨道谢后转身向家的方向跑去。故事讲完,所有学生陷入了沉思。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有像玫瑰一样红红火火的爱,也有像茉莉一般平平淡淡的爱,粗心大意的人只能看到玫瑰的美丽,有心人却可以闻到茉莉持久不散的花香。

三、品读需要问题引领和情境渲染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读文本,教师要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构思巧妙的问题,让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创新观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规定问题思考的方向,鼓励他们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概括。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提出保护地球的想法呢?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保护地球的内涵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举动是保护地球的表现呢?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目的会更加明确,从而可以在进行深度阅读的基础之上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此外,当学生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答案后,教师要继续引导他们:我们以后要做哪些事情保护地球?通过此种方式将阅读延伸到生活之中。

另外,品读应该在对应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在真实的氛围里更好地把握文章思想与情感内涵,在同作者产生共鸣的同时直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

例如,《半截蜡烛》这一课,情节跌宕起伏,学生都对这篇文章表现出了非常浓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内容,在初步掌握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眼睛闭上,将自己想象成文章的主人公杰克,并思考如下问题:在面对越来越短的蜡烛时,我会怎么做?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联想紧张时的感受,并感觉到心跳加速、不知所措。而后,教师要对学生引导:“杰克所面对的是残忍的德军,在如此危急的关头,杰克的所作所为说明了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与杰克的差距,他们体会到了杰克对自己国家的浓厚情感,以及在危难时刻的沉着冷静。

不难看出,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已经能够深入文本,感受到文中主人公的处境与心声。

总之,阅读教学过程就如同品味一壶好茶,通过对文字的细度、对语言的思考、对情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文章的精妙所在。

参考文献:

[1]沈红旗.以深度阅读提高语文教学的品质[J].现代教学,2009,(11).

[2]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低中年级阅读教学卷[J].语文建设,2017,(22).

[3]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2).

[4]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思想方法[J]. 王芳.  课程教育研究,2019,(6).

[5]刘发贵.多媒体与小学语文的整合[J].现代交际,2016,(21).

[6]赵定贤.用好小学语文投影教材的几点体会[J].浙江电化教育,1998,(2).

[7]李如转.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创新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2).

[8]吴云飞.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1).

[9]魏培红.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9,(27).

[10]余荣.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农家参谋,2019,(4).

[11]肖清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9,(22).

猜你喜欢
问题引领情感体验小学语文
立足“有效”,回归阅读教学本来的样子
例谈问题创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让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