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外国文学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9-06-07 14:59王赫佳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创新教学方法

王赫佳

摘 要:独立院校因其学生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学生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学的积累和积淀少,使得“外国文学史”课程不能按照普通高校传统的方式授课。但是,独立院校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主观能动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愿意尝试新事物新方法等,这就为“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提供了可供探索的途径。从授课教师的“教”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学”的角度出发,精选教学内容,强调“三重点”教学法;调整教学模式,引入多种方式辅助教学;采用灵活的评定办法,不“唯”期末成绩定优劣。只有契合于独立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外国文学史”讲好、学好,在体现课程设置价值的同时,也凸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独立院校;外国文学史;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012-03

独立院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随着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而产生的新生事物。独立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通高校精英教育的压力,扩大了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范围。但不可否认的是,独立院校招生门槛(即分数)较低,使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外国文学史”就是一门在探索中谋求更适合独立院校的专业必修课。

普通高校中文系一般会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外国文学史”课程。这门课程是中文类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对外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了解外国文学的起源、发展,各个派别的出现、各种文学思潮的传承、各国著名文学家及作品,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动态,以及同时期外国文学发展状况的一门课程。学习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外国文学家、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鉴与学习国外丰富的艺术经验、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此外,“外国文学史”的学习对之后开设的“比较文学”“文学批评”“西方文论”等课程可起到一定的积淀作用。课程设置一般为1~2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课2学期,每周4课时,分上、下两部分讲解,一般以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为划分界限。新闻学、对外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课1学期,每周4课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系列。此教材分上下两册,共有10章61节。如果按照每学期16教学周的教学周期计算,一学期至多64节课。讲完整本教材显然是不太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只能根据教师的授课安排,在梳理文学发展脉络的同时,选讲一些重点作家作品。由于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对国别、作家的喜好的不同,“外国文学史”讲授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学生的角度看,外国文学史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除非对外国历史或某国历史非常感兴趣,或是对某国某位作家特别钟爱的学生,可能对某部分外国文学稍有了解。绝大部分学生对别国历史并不十分感兴趣,知识储备可能只有中学时期的浅显记忆,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更是知之甚少。这就给“外国文学史”的授课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而独立院校开设“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难度更大。独立院校在生源质量、学生素质、对学习的认知程度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这就使得“外国文学史”课程不能按照普通高校传统的方式授课,必须寻找符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方法,才能将这门课程讲好,让学生学懂。

一、“外国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之分析

“外国文学史”作为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课之一,原本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从近几年授课教师反馈、教学论文的检索上分析,“外国文学史”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即课时量不断缩减,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疏于课堂互动,更多的是“一言堂”“满堂灌”,且信息量极大,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并不高,教学效果堪忧。“外国文学史”教学面临重重困境。

(一)教学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繁多,不利于整体把握

前文提到,“外国文学史”教程涵盖内容广,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如此繁多的作家作品,有足够多的时间才能逐一讲完。但受到课时的限制,课上只能做大致梳理。很多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展开讲解,必须依靠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只能根据对整本教材的把握,挑重要时期的经典作家、作品進行细致讲解。而在教学过程中,受限于教师学术造诣的高低、教学经验的多少和对文学家、文学作品的偏好,以及对教材运用的熟练程度,“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不容易把握得十分到位。其章节内容的详略讲解,有限时间的合理分配都需要不断摸索,不断调整。

(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不佳,影响知识框架的建构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外国文学史”课程的讲解一般会以文学史发展为线索展开。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学文学,前提是必须了解历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授课教师一般会以时间为轴,先简要概述某个时期外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其间产生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产生原因、文学主张、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讲解。而对代表作家的讲解往往又是按照作者生平、创作概况、重点作品分析的流程展开。这样的授课模式中规中矩,但也较为僵化。因为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文学的发展,虽然可以了解同一时间平行国家文学思想的传播和接受,但割裂了某国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使学生无法形成某国文学的整体性概念,影响了知识框架的建构。

(三)考查手段单一,学生应付了事,知识牢固程度差

目前,期末考试依然是绝大部分高校对“外国文学史”教学效果的主要考查手段。虽然有时授课教师也会结合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但作为主干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仍是考查重点。在一张满分100分的试卷里,如何排布都无法将整学期的重点难点尽数呈现,只能选取重中之重进行考查。例如,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学生找准规律,只要在期末复习时将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种主要思潮流派(含文学主张、艺术特征),每一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人物关系、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梳理、总结,并背会,就基本能顺利通过考试。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学生应付了事,考完就忘,学习的目的性被极大地削弱,更无法谈及“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鉴赏能力”了。

二、独立院校中文系学生特点分析

独立院校原本是本科三批录取批次,近几年合并入本科二批,作为本科二批C类录取。就其生源状况而言,本科二批C类是在提前录取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之后进行录取的,考生成绩不是很理想,基础也不是很扎实。

缺乏对专业的认知。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时,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喜好,对大学学习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认识很模糊。所以专业的选择权又回到了父母的手中。父母往往从经验出发,替孩子选择“可能”以后会容易就业的中文专业,学生“被选择”了专业。中文专业的学生能主动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专业的少之又少,据调查,以60人/班的班容量为例,明确表示自己确实喜欢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10人。

缺少甚至毫无文学积淀。从总体上看,独立院校中文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疲于应付各种考试,无暇阅读任何课外书籍、名著小说,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文学积淀。而文学素养和文学积淀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这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长时间在文学作品中的浸染。上大学以后,因外在管束力量(主要指家长)的弱化,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原本拥有能够自主调配的时间,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名著、学术论著,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忙于“刷手机”“玩游戏”“逛淘宝”“开网店”“追网剧”的学生远远超过静下心阅读纸质文本的学生。

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传统中小学教育方式一般会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课后练习为辅,缺少互动性教育和探索式教育。素质教育的缺失,造成现已步入大学的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仍然只会等待教师“灌”,而不会依托课本、图书馆、互联网去主动寻找学习之“源”,使学习流于形式,无法深入内心。另外,学习方法不当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制约了大学专业课的顺利展开。

较之于普通高等院校,独立院校学生的优势也极为明显。一是思想较为活跃,积极务实。独立院校的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对自我的定位比较明确,对社会环境也有了一定的认知,比较讲求实际。二是技能特长比较明显,参与意识强。独立院校学生的情商较高,有不少学生在文艺、体育、动手能力方面有特长,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彰显自我价值。三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愿意尝试新事物新方法。这就为“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提供了更多可供探索和尝试的途径。

三、独立院校“外国文学史”创新教学方法之探析

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独立院校是适应社会教育发展需要产生的民办高等学府,为社会培养有用的高层次人才。只是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独立院校更倾向于以教育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方向。独立院校中对“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也不应因循普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而应立足独立院校学生的实际,积极尝试探索适应于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入脑入心地“传授”给学生,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创造能力,灵活运用。本文就从“外国文学史”的“教”与“学”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精选教学内容,强调“三重要”学习法

独立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专注力差的特点,要对《外国文学史》教材进行详略、难易程度的划分,将最精华的部分在课堂上作细致讲解和分析。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与其将各个时期、所有思潮、所有作家作品都讲到,不如选取最重要时期、最重要作家、最重要作品进行针对性讲解。这对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大有裨益。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学的一次重大转折,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运动,从文艺思潮、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到人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作重点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尤其在分析经典作品时应适当结合当下,使“古今互现”,使学生能在了解精彩作品的同时,感受经典的传世价值。这需要授課教师前期做大量准备工作,在备课环节花大力气揣摩每个环节的设置,积累资料,引导学生怀揣兴趣主动学习。

(二)调整教学模式,干预教学过程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内容时,发现多位学者提到借助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即结合改编成电影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延展式学习;进行“课堂反转教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经典戏剧作品搬到课堂,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融入作品人物、剧情,体悟作品深意;建立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热爱,等等。以上方式方法都不错,但就独立院校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本就偏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被动学习。针对这个问题,必须有外力的干预,这就是授课教师。虽然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独立院校的学生需要在干预下进行学习。

对于“外国文学史”的学习,首先应该有预习环节。预习是对课堂内容的提前梳理,对课本内容的提前熟悉。授课教师可有针对性、由浅入深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其次,授课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在“三重点”的课堂讲解中,建议不仅作同时代的“平行分析”,还应按国别(如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作纵向的影响分析,使学生对某国文学的前后传承有整体性把握,更加明确文学史的脉络。第三,读原著、共讨论。拿出某些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经典,在领悟的基础上开展分组讨论——可针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或者作品的深刻内涵,抑或是作者创作倾向等问题展开,讨论后派代表作总结发言。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第四,课后布置学习笔记。督促学生阅读文本,可借助影像资料辅助阅读,阅读后做学习笔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与电影在情节设置、内容取舍、人物编排上的异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第五,借助微信、微博、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推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人轶事、作品分析、理论研究,补上课堂知识的疏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三)灵活的评定办法,不“唯”期末考试成绩定优劣

针对学生的特点,将课堂讨论、读书笔记、学术论文等平时考查内容作量化分析,换算成百分比成绩。期末考试的成绩只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占一定百分比。将几部分成绩进行综合,得出学生课程成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提高学生平时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平时松、期末紧”、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状态,又合理化课程评定办法,使课程成绩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尴尬境地。

独立院校“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方法,始终应契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只有不断地探索、积极地调整,才能找到适合的“教”与“学”的方法。只有合适的方法,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升“外国文学史”的教学质量,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静.论独立学院《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

[2]梁西萍.师范类汉语言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立体模式研究[J].长江丛刊,2018,(17).

[3]袁盛财.基于文本细读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5,(5).

[4]高顺洁.独立学院外国文学精品赏析课的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7).

[5]崔俊勇.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实践反思[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8).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独立院校图书馆服务咨询体系的构建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