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华
摘 要:实施学生动态分组,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转差、促中、培优,全面考量,对学生进行全面跟踪,有效监控;遴选习题,分层作业,能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避免学优生的作业低层次重复,或学困生、中等程度者对作业望而却步,有效避免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以人为本,为学生减负增效打开通道。
关键词:动态分组;作业分层;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B-0071-02
一、基于怎样的思考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几乎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课内外作业,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做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巩固技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学反馈与教学调控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是否对这种经年累月、习以为常的事情反思过:每个学生在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策略水平、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态度、意志与个性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水平都参差不齐,每天布置同样的作业,是否对每个学生上是有效的?是否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原有程度上继续提升?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初步获得数学知识后,还须通过练习和解题加深理解,使之巩固,使数学知识内化,与此同时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教师布置作业如若兼顾不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就会出现程度好的学生总在一遍遍重复做,解题能力、思维没有持续有效提升,而程度差的学生会因作业中的难度,而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有习得,技能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学习信心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长期被老师忽视的问题,我在近五年的数学教学中坚持采用学生动态分组、作业分层的方式,提高数学作业的实效性。
二、对学生动态分组,全面跟踪,有效监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要求的作业。初中数学的分层作业既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又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所谓动态分组是指,根据知识领域、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反馈、自我反思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跟踪、动态调控。之所以要参考学习领域这个因素,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虽然对“数与代数”等领域学得很好,但是一碰到“图形与几何”问题就束手无策,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空间观念非常欠缺。而一些学生恰恰相反,在“数与代数”问题上表现为,运算能力弱,符号意识不强,应用能力差。考试成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我把周测、月考、章末检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汇总,从中可以发现每一名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以及具备的数学能力。课堂表现和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一周来对自己学习情况自我监控的书面反思。在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组,三个组的学生所占的比重是1:2:1。我们会发现: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数学学习,一部分人虽然以前数学学习较困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方法的改进,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数学学习程度稳步提升,经学生主动申请或与学生沟通可以把他从C组升到B组或从B组升到A组,对成绩下降或不能适应本组要求的学生,也应降到相应的组别。
三、对作业题进行遴选分层、分组布置、减负增效
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作业分层次”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完成作业,达到学习效果。确保学困生能掌握基础知识,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优等生则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习题的选择是老师最应下功夫的地方。数学课本中的习题,主要以下列四种名称冠名:知识技能、数学理解、问题解决、联系拓展,题目的难度和广度是依次递增的。在教学中发现:学困生接受新知识缓慢且遗忘速度快,他们解决知识技能中的题目都有困难,加上他们对数学学习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如果不对作业题目进行精细化设计,势必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削弱其学习信心,降低作业效度。如果每天把教科书中的习题布置给全体学生当作课内外作业完成,势必会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针对此种情况,首先,我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这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乃至整个学段学习领域中的地位挖掘课本中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一方面把习题根据难易程度分组,布置不同组的学生完成。考虑到不同组学生的程度,我也会采取“延迟性”布置作业的方法,即:课本中所学章节的习题难度超出了组别的掌握程度,我会在几个教学课时后估计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再布置对应的习题;其次,我会把例题、习题进行变式、改编。我特别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因为在教学中采取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变换问题的形式而问题的实质又没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说明问题的实质,使本质的东西显露出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思考问题,能够转化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作业交互使用,促使作业效益最大化
对每一个核心知识点,作为有经验的老师,会在新授课上重点讲授,章末复习有效强化,期中、期末考试前重点复习,对于知识要点不论讲授、强化还是复习,都是以习题呈现的,这些不同难度、区分度的习题其实都在课内外作业中出现过。给各组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做好备份工作,如今,电子白板已实现了班班通,它是保存历次作业的最好载体,把每天的作业用ppt呈现、word文档保存,为今后各组再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一部分学生虽然接受新知识缓慢,但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形成和发展了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为进一步获得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智力工具。这时,我们可以在一个知识单元或一章学习结束后,在加强组和提高组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的前提下,使作业的层次上升一个台阶,把给提高组和拓展组布置的部分作业题布置给加强组和提高组做,使他们的解题能力、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 学生动态分组、作业分层,改变了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方式,使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杜绝了抄袭作业的现象,使其达到基本要求。程度中等者因持续夯实基础、数学解题能力的显著增强而培养自主探究意识,数学能力发展得更加迅速。唯有通过遴选习题,分层作业,才能有效杜绝题海战术,提高不同数学学习程度学生作业的实效性,避免让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重复低效地解题,使全体学生都品尝到解题的乐趣与成功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石永生.初中数学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子兴.中学数学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穆元元.如何布置高中数学作业[J].語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2).
[4]刘艳琼.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尝试[J].好家长,2015,(43).
[5]张廷艳.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实效性的实践和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1).
[6]黄淑琴.作业讲评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J].中学生英语,2019,(2).
[7]纪春梅.如何在作业的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3).
[8]胡星辰.作业问题[J].作文世界(初中版),2004,(10).
[9]邓红红.我们的作业[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5,(4).
[10]李庆社.你会做作业吗[J].初中生学习,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