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2019-06-06 04:20梁潮捷
神州·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教育对策高中生

梁潮捷

摘要:由于好奇心及抵触情绪的引发,现在的高中生存在因个体而异的逆反心理,这使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无计可施、深感头痛。为使教师们及家长们在教育上有“药”可施,有法可用,本人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

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心理趋于成熟,服从老师的安排,但也小部分存有逆反心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说明他们的身心趋于成熟,开始观察探索、思考客观世界。如何发挥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下面是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一.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现象与本质

孩子們进入高中后,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和教师、家长的关系开始疏远,明明是正确的教导,孩子们却偏偏听不进去,甚至对着干。这与学生自身的因素有关,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家长们经常犯的错误:孩子是自己的,我所说的是为了他好,他就必须听我的。家长们没有想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孩子对家长的责备感到委屈,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于是对家长不让他做的事就偏要去做。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它是指受教育者在受到外界的刺激、影响时产生的对立情绪,它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它在学生的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禁止他们抽烟,他们就千方百计的偷着抽。他们对教师、家长的正面教育表示怀疑,这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地要求摆脱成人的监护、管教,成为独立的人,尤其反感教师、家长等成人们的那种絮絮叨叨的管教。它是学生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机能。

二.高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好奇心产生的,表现为:越是不让做的事越是要做,越是不让看的东西越想一窥究竟。如有个孩子爱玩水,经常把家里所有的杯子都装满水,家长越是阻止,他玩得越是欢喜。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开始加强,他们开始尝试独立运用自己的观点来衡量是非,渴望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曲直,对教师、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甚至甘愿冒着受惩罚的风险去亲自尝试一些新奇的、被禁止的事物。另一种逆反心理是由抵触情绪产生的。引起这种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等。例如:有的干部一面大谈廉洁奉公,一面却又贪污受贿,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有的家长对孩子犯的一点错误揪住不放,整天反复唠叨,所有这些都会引起孩子不同程度的反感。这种逆反心理是高中生对外界的宣传、教育、引起不满,但个人又不能改变什么,因此做出与之相反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有的家长整天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孩子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便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

三.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对高中生的逆反心理进行转化、教育,先要分析它的起因,对症下药,然后利用其特点,消除不利因素,以达到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目的。

1.旁敲侧击法

所谓旁敲侧击法就是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不明确指出,点到即止。高中这一时期由于学生生理渐趋成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高中生希望教师、家长能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希望以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事情,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足,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行为方式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力强,他们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自以为正确但有一定危害的行为。这时教师、家长如果不厌其烦的、反复的说教,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其效果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对高中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要揪住不放,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分析、改正。

2.真情引导法

教师、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向积极方面发展,由此做出了一些善意的但却伤害他们的事,如教师对高中生犯的错误耿耿于怀,或是对他们的某些不符合自己希望的行为大为光火,轻则唠叨不停,重则拳脚相加,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而这些做法更会加剧高中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感情上的隔阂会使他们对教师、家长的教育产生怀疑,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希望的是得到教师、家长的尊重、信任、理解。只有真情才能拉近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感情距离,作为教师、家长要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真诚的帮助他们。

3.实践体验法

高中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总希望自己亲身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教师、家长却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对他们过度保护,这样只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只要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就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并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他们自己得到的教训比事前的警告与事后的教训都要好得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去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养成勇于承担的责任感。

4.潜移默化法

高中生的模仿力极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家长在发现正面教育无效时就要及时改变教育策略,利用他们爱模仿的特点,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对他们进行“隐性”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在平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

总之,对于高中生的逆反情绪,严加管制的做法只能更加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不能采取硬性压制,最重要的是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及时与他们沟通,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教育对策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