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视角下中间层组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作用研究

2019-06-06 08:05李红昌
关键词:中间层冷链物流

王 军,李红昌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一、引 言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品从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易腐品质量,减少易腐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1]。不同农产品对存放的温度要求有所不同,根据中冷联盟制定的《冷库标识》分类[2],目前,冷库的主要温区及对应的农产品见表1。

表1 五大库容温区及对应存放的易腐品

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与有限的、单一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之间的严重不匹配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中最主要的矛盾。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而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已经超过85%[3]。我国农业多年来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市场结构分散,散而小的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主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上世纪末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鲜农产品在储存、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决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具有高度的时空相关性,从而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农产品冷链物流关系到国计民生,长期以来,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严重不匹配,由此带来的巨额损耗和安全等问题使其成为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因冷链问题导致的损失仅果蔬类每年就高达1 000亿元人民币[4]。如何解释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矛盾成因并提高供需配置效率,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徐馥[5](2012)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多是造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持续优化A集团的冷链配送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展望。王赫男[6](2014)对河北省的冷链物流的供需矛盾进行分析,从完善冷链物流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彭明和刘偲[7](2017)认为我国冷链物流上下游企业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冷链物流发展与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从多角度分析影响冷链系统能耗的因素,并构建评价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供不应求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矛盾的表面体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效率。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下,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信息不对称,“车找货,货找车”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资源共享程度低,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效率低。

美国西北大学丹尼尔•斯帕尔伯最早提出了企业的中间层理论,该理论从新的视角界定了企业的边界。随着人们对中间层组织的认识程度加深,中间层理论也在不同领域的企业组织的问题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已有研究中,中间层理论已经被应用于运输(荣朝和[8],2006;李红昌等[9],2009)、农业(俞雅乖[10],2008)等领域。荣朝和认为,运输中间层组织通过缓解逆选择和降低道德风险等方式降低运输的交易成本,集约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李红昌等人构建了运输中间层组织的分析理论模型,认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了运输成本、节约了信息费用以及带来物流链增值。俞雅乖运用中间层理论和契约理论对现有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变迁的动因。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演进,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对于其它行业,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间层组织(以下简称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出现的时间较晚,但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冷链中间层通过减少道德风险和减轻逆向选择的方式提升供需双方的交易效率,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双方的交易意愿,从而促进了双方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匹配。农产品冷链中间层还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对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信息进行定向筛选和匹配服务,大大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成熟程度与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发达水平高度关联。近年来,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出现了一些互联网中间层组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空间分化,原来的交易需要供需双方同时在场,互联网中间层组织将交易时空分离为同步在场、同步缺场、异步在场、异步缺场,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双方突破了原来的时空限制。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发展中出现诸如非理性竞争等问题,对整个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需要政府部门从宏观方面进一步规制和引导。

本文将时空经济研究的基本维度与中间层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演变进行纵向研究,对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特征进行归纳研究,从成本和风险视角构建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组织的解释框架,并以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实证验证。有助于从理论上加深对行业特殊性的认识,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发展借鉴,为行业的管理和规范提供部分决策依据。

二、中间层组织理论和时空经济学理论的概述及分析

(一)中间层组织理论概述

在斯帕尔伯提出中间层理论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对企业解释持有多种不同的观点。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奠定了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的基础。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着重研究了给定的稀缺资源如何在社会组织结构下实现最优配置[8]。

中间层理论与之前的理论并不冲突,而是从全新视角将以前的理论融合在一起。斯帕尔伯认为由中间层组织的经济交易活动比直接交换更有比较优势,这些优势主要包括:(1)通过交换的集中化和规模化,降低平均交易成本;(2)减少信息搜寻和讨价还价的成本;(3)降低逆向选择的影响;(4)通过组织优化和放权来减少内部监督的成本[11]。

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间层组织理论进行了分析:(1)中间层组织的起因方面,Williamson[12](1975)认为中间层组织引申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另外一种资源配置机制。Perrow[13](1986)将中间层组织称为“隆起的中部”。杨小凯[14-15]将超边际分析的方法用于证明分工和专业化在提高经济效率中的作用。(2)中间层组织形态方面,杨蕙馨和冯文娟[16](2005)认为中间层组织包括网络企业、虚拟企业、产业集群等。(3)中间层组织的作用方面,Candace Jones[17](1997)将研究深入到了中间层组织协调交易的具体手段。

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上既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直接交易,也存在通过中间层组织的供给端集约和需求端集约来匹配交易,或者两者之间按一定比例来共同组合。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演进,通过中间层组织进行间接交易的比例逐渐增多。

(二)时空经济学理论概述

一些早期经济学家在时间或空间视角的经济分析方面,做过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18],但这些时间和空间的研究往往是相互割裂的,脱离一方而单独研究另一方显然具有片面性。随着一些学者对这个问题的逐渐重视,近年来时间和空间的双重视角开始切入到经济学热点问题的分析中,促进了早期时空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但当时的时空经济理论涉及的领域存在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地扩展。

时空经济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19]提出了时间经济学,侧重于广义的时间消费效用研究。克鲁格曼[20](1991)正式提出了可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向分散与集聚两个方向运行机制的新经济地理的基本模型,克鲁格曼[20](1991)将经济地理明确为生产空间区位。之后,克鲁格曼[21](1998)提出了空间经济概念。荣朝和[22](2010)提出了交通-物流时间价值定义,认为经济学对交通-物流时间价值的认识,要实现从过去只能简单参考平均收入或平均货值来分析节约交通或物流时间带来的收益,向分析怎样避免交通-物流的不可靠导致更大的机会损失的转变。陈绍慧等人[23](2012)根据农产品的特点,从时空距离的角度建立了蔬菜的物流时空(TS)运行模式,并进行了分类。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理论基本模型

1.形成的起因

图1 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费用与收益和管理产出的关系资料来源:迈克尔·迪屈奇著《交易成本经济学一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迈克尔•迪屈奇对组织的治理结构的收益方面进行了分析。事实上,组织活动与生产活动是不可分的,当企业在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时,不仅交易费用受到影响,产出的价格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产生条件。

根据图1,为简化起见,a代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方式,b代表企业内部组织冷链物流的方式。图中Ca表示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方式下所产生的费用,Cb表示企业内部组织冷链物流的费用,Ra是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方式的收益,Rb表示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冷链物流时的收益。

针对图1中的Ca>Cb和Ra>Rb这两种情况,来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组织形成的过程(见表2)。

2.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类型

按照资产所有权、互联网化、集约对象等维度,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分为以下十二种类型(如图2所示)。现实经济世界中,主要有以集约(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资源为主、以集约供给资源为主、既集约需求资源又集约供给资源这三种类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层互联网化、轻资产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3.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组织结构形式的时空演变

在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形成初期,网络内成员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网络结构以无核心企业或单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为主。随着生鲜农产品交易市场数量及区域的扩大,冷链物流企业数量,特别是小而散的冷链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有更多的成员企业加入到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网络中,网络结构也开始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无核心企业、单核心企业、多核心企业的中间层组织结构同时存在[24]。

表2 形成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过程分析

图2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类型

随着制冷技术和运输技术的进步,生鲜农产品远距离交易的情况逐步增多,出现了一些跨区域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这个阶段,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空间范围在扩大。随着网络成员企业的增加,监督成本的提高,多核心的企业逐步被整合,多样化的网络内冷链物流链条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而被整合到实力强大的单个企业内,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组织结构形式将回归到单核心结构。与此同时,该网络在空间上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拓展,冷链物流网络的扩张和下沉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3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时空结构演变资料来源:杨蕙馨,冯文娜著《中间性组织研究—对中间性组织成长与运行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结构演变的整个过程可以由图3表示。分析发现,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时空结构演变的大致规律:(1)同一区域不同时期按照从萌芽起步期到探索成长期、成熟稳定期,到衰退退出期演变;(2)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其演变规律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目前,西北地区的中间层组织大致符合T1特征,中部等地区的中间层组织大致符合T2特征,沿海经济带和山东寿光、浙江的舟山等产地的中间层组织大致符合T3特征。从空间特征分析,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从萌芽起步期到成熟稳定期,对应的平均服务空间范围由小到大,即S1

综上所述,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形成,充分发挥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外部协作优势和企业内部组织控制优势的双重优势。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看,随着生鲜农产品交易边界扩大,农产品冷链中间层逐步向单核组织结构演变,其网络结构越来越密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紧密相连,逐步演化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三、现实经济中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形成、类型

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形式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社会生产力和流通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物商合流”是农产品流通的基本形式,这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通常以非社会化的官方组织和个体户为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流通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分工不断加剧,农产品的“物商分流”现象日渐突出,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开始出现,社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为主要形式。这一时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方和供给方大多是分散的个体,二者之间服务融通的前提是这些众多的个体彼此间能找到合意的合作方,且双方的期望一致。但双方在时空资源上能完全匹配的情况是少之又少[25]。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合作竞争的理念被广泛接受,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本质特征的新型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的高级形态。

根据图2的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上的中间层组织有三种主要形式,表3分别列出每种类型对应的具体典型企业。这些中间层组织在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26]。

表3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分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信息化技术更加成熟,促进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大量出现。

四、时空视角下中间层组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作用机理

在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时期,服务价格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主要维度,供需双方对于服务价格很难达成一致,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匹配的效率很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呈现多元化、跨区域、多层次的特点,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7]。日益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使得传统的单一业务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难以符合全部需求。这恰好给专业化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生存和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时空特征

与一般实体产品不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没有明确的等级。所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价格是服务品质的函数,服务品质才是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变化最重要的因素。

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是人们消费的重要产品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中,需求方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特征有一些基本要求,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需求方享受服务的效用水平。在众多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特征中,可靠性、经济性、时效性和完整性是四个核心特征。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的可靠性这两个方面。经济性指的是购买某一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价格水平。时效性表现为需求方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在时间方面的要求。完整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利用一种或多种冷链设施或设备,实现客户所需要的农产品的空间位移和时间积累(如冷库储存)[28-29]。

(二)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的角色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交易过程中架起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桥梁,另外,还扮演着四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代理人、监督人、经纪人和沟通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产专用性较高,轻资产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将业务的重心定位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交易的中介。

(三)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作用机理分析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中,各种形态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主导价格、促进交易、降低损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最核心的功能是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冷链运输返程边际成本,优化时空衔接链条、减低交易风险等。

1.降低搜寻成本,减少交易成本

中间层组织的介入节约了交易成本,但是,中间层组织存在的本质是使交易更有效率。考虑到单一的供给方和单一的需求方的交易。假定供给方提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成本是S,需求方的支付意愿价格是D,α是收益损耗率,表示双方为寻找交易方所产生的成本占收益比例,假定直接交易的供需双方能够获得的总收益为(1-α)(D-S),直接交易的交易成本T。经由中间层组织交易时,中间层组织承担所有交易成本为K。经由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交易,必须满足K≤T(见表4)。

表4 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的影响因素及选择偏好

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掌握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大量信息,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搜寻信息的优势大大缩短了相互搜寻时间,降低了收益损耗率,增加了收益。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经营活动有利于加快供需双方交易,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交易的匹配效率。

2.降低冷链运输返程的边际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冷链运输车辆返程时的空载率很高,资源闲置的现象很严重。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利用互联网工具等手段,在冷链运输车辆返程的起点和路线上组织零散的货源,结合货物目的地等信息进行匹配,通过内部机制分配给合作的冷链运输返程车辆,降低运输边际成本,促进返程冷链物流的供需匹配,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30]。

3.优化时空衔接链条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创造时间价值,降低流通成本所实现的时空节约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二是建立了完善稳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信息网络[31]。农产品冷链中间层节约下的时间成本可以投入到其他领域,为供需双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对时空资源的合理安排、科学分配和节约的追求符合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发展的理念[32]。

4.降低交易风险

由于存在高的时效性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市场博弈的机会成本更高。中间层组织网络中的成员之间的信息是相通的,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关系,他们为了获得稳定的、持续的网络协作效益,往往会注重自己在网络组织中的声誉。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具备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双方代理人的身份,可以改变成员之间的信息结构,促使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不合作博弈转化成信息完全的合作博弈,或者可以增加对不诚信的成员的处罚力度,改变博弈的收益结构。从而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中“合作均衡”的概率。

总的说来,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集成交易组织结构,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烫平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或需求的大幅波动,减少冷链设施的使用数量,提高了人、财、物的效率,并把大量的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到更多的农产品上,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

(四)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作用的实证分析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典型中间层组织,也是大量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协作平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对整个冷链物流环节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率的水平较低,直至2010年,我国果蔬类冷链流通率只有5%,肉类和水产品类的冷链流通率也较低。这意味着,大部分需要冷链运输的农产品通过常温物流的途径流入市场,而冷藏车的空载率居高不下,说明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严重不匹配,缺乏冷链物流协作的平台组织。

2010年后,随着国家和民众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特别是农产品物流园得到快速发展。以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截至2018年年末,其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农批市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网络化经营的模式。全国层、区域层、城市层等多层级的冷链物流网络逐步有机衔接起来,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网络系统已然形成,如图4所示,增加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无缝对接的可能性。

图4 以农产品物流园网络化为主导的组织形态

根据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和中物联冷链委的数据,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发展与冷链物流供需匹配效率有紧密联系。图5表明:(1)2015年上亿元规模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较2010年增长了近1倍,说明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规模快速增长。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物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物流园成为生鲜农产品大规模的转运中心,集聚了众多冷链物流的供给资源,同时集约了大量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解决了原本复杂交错的供需时空差距;(2)2010年至2015年,农产品冷链流通率的增长率超过了17%。说明农产品冷链中间层规模扩张,提升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供需匹配效率。实际上,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解决中间层组织问题,以不断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益[33]。

图5 我国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及冷链流通率变化趋势(2010年-2015年)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物联冷链委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中间层组织模式及其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间层组织理论在国内外的很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形成条件是:①Ra(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方式的收益)>Rb(通过企业内部组织冷链物流时的收益);②Ca(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组织方式下所产生的费用)>Cb(企业内部组织冷链物流的费用);③在信任合作的基础上,Ca降低至Cb,即市场组织费用降低至企业一体化的边界费用。

2.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通过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降低冷链物流交易成本。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延展了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的时空使用范围。

3.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网络优势越来越明显,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农产品冷链中间层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网络优势,帮助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方实现可靠、快捷、完整、经济的冷链物流服务,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双方在时空上的匹配,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使得供需双方受益,同时,降低社会物流的总成本。

结合上述结论,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实经济中,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作用发挥受到社会经济、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内部治理绩效的影响,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作用,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提升行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集约需求资源和集约供给资源,减少供需双方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我国目前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还不高。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一些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一些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的政策和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投入资金研制一些低价甚至是免费的适合中小冷链物流企业的实用的信息系统,并提供后续的系统免费维护服务。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强它们在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组织网络中的联结能力[34]。

2.充分发挥政府在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的秩序。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一些平台型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发展迅速,活跃用户的数量成为竞争的焦点,各平台之间通过补贴等多种手段吸引客户上线,并未把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质量作为竞争的核心,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政府应对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准入门槛进行规范,同时,在更高的层面鼓励现有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布局和发展全国网络,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冷链服务产品[35]。

3.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的治理机制

合理的治理机制是解决组织治理过程中效率问题的关键,它能起到良好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治理机制包括内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和外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内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的主体是组织网络内的企业,其治理机制包括声誉和信任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决策与执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外生动力系统治理机制的主体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其治理机制包括进入壁垒机制、外部协调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等。农产品冷链中间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内生动力系统和外生动力系统分别是治理机制的内因和外因。只有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发挥合理的治理机制对农产品冷链中间层运行效率的促进作用[36]。

总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虽处于多种模式并存的现状,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与一般农产品冷链物流组织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业务合作使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业务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无疑顺应了全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间层组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它们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供需在时空维度的匹配,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大量的农产品冷链中间层不断涌现,政策缺位和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凸显,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但农产品冷链中间层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目前,中间层组织的服务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它将是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中间层冷链物流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Zn-15Al-xLa中间层对镁/钢接触反应钎焊接头性能影响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如何利用合作教学激发“中间层”的活跃
浅谈通信综合营帐数据中间层设计原则与处理流程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