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8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9-06-06 07:31叶方缘
关键词:文献责任研究

郭 毅,叶方缘

(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48)

一、引 言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同时也是中国企业权利和能力发展,以及融入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企业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自主决策权力不断提升。在培育独立市场主体过程中,我国鼓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最大化的经济绩效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但在此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将破坏环境、损害社会公共福利作为降低运营成本方式的企业,这种透支社会道德甚至法律底线的竞争将可能引致“恶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以跨国供应链的形式进入中国,并与中国政府的市场监管行动、消费者主权运动、可持续投资、合规供应链管理等相结合,形成了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期待。

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观以及在价值观指引下的认知认识、组织管理、实践行动、成果绩效的集中呈现。改革转型和国际化融入促使政企关系变化、企业自主权利和自主意识发展以及企业应对市场响应能力提升,在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行动等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驱动力量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发展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样态。

学术界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及时的分析与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针对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议题以及不同时期的核心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形成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成果。本文力求从研究文献数量变化、研究者学科分布、研究议题发展、文献关键词聚簇状况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社会责任的理论关注与实践发展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取向,提出基于本文研究的判断。

二、文献来源、学科分布与阶段划分

本文的研究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所收录的文献,在数据库高级检索框中,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字段检索词,总计搜索获得1998—2018年间的中文文献1 826篇。从所检索到文献的学科分科看,1 826篇文献涉及20类学科,其中文献数目最大的是管理学科,占比近70%,其他的学科依次为经济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新闻与传播学、政治学和环境科学,如图1所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之广,是由企业社会责任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特点决定的,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既有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存量,也是多学科长期交叉研究的结果,但总体而言,管理学和经济学科的知识贡献较为明显。

图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

从各个学科文献数量的年度变化上看,数量较多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哲学学科的年度贡献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在1998—2003年最初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议题关注的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学科;而2002年之后管理学科参与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加,逐渐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导学科。

图2 各学科的年度研究文献贡献

除了学科分布,本文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年度分布进行统计,得到各年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数量统计,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

由图3可以看出,20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98—2003年为起始阶段,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开始收录以“企业社会责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但文章数量较少,最多年份不足6篇;(2)2004—2009年为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急剧增加,从2004年的18篇发展至2009年的174篇,六年时间内年度文献数量增加了近十倍,2009年也是1998—2018这20年间年度文献贡献的峰值年;(3)2010—2015年为平稳时期,年度文献数目稳定于120-160篇之间;(4)2016—2018年为锐减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开始逐年减少,2018年的全年发文量仅有71篇,出现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研究文献年度数量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是实践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驱动因素变化的综合反映。对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实践领域中重点年份的关键事件,并运用文献计量工具,对不同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文献所涉及的关键词进行聚簇分析,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诉求与理论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阶段划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达20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政府部门掌控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并运用指令性计划实现资源在各类生产部门和消费群体之间的分配。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存在很大不同,企业只是政府经济计划的执行机构,并没有经营决策的自主权力。依照现代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自由意志和自主决策是承担责任的前提(里奇拉克[1],1994; Montada[2],2001),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尽管存在包管职工住房、医疗、养老等职能,但这种“企业办社会”的行为只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一种实施方式,而不是源自于国有企业的自主意志,因而并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

1978年末,中国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利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获得了长足发展,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并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贡献力量。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为各类产权性质的企业赋权、赋能,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决策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当强迫劳动、血汗工厂、污染环境成为一些企业的逐利手段时,人们开始关注企业逐利行为与其社会、环境影响之间的联系,开始了对企业本质和企业责任的思考与追问。但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更多地把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企业对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归结为企业自身道德自律方面的偶发性问题,并进行诸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批判。而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意义,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常态现象,对其进行机理和规律层面的探索,尚未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

随着199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企业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学术界深入思考了企业的本质、企业运营的资源基础以及企业的权利边界与责任边界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一系列体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特点,且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的学术成果。因此,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议题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以论文数量和核心内容变化为依据,将1998—2018年20年间中国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状况按起始、发展、平稳、锐减四个阶段进行划分与分析。

(一)起始阶段(1998—2003年)

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中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着力于理顺政企关系,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一方面促使中国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这一过程中企业获得自由决策的权力和能力,成为可以承担决策后果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单一的市场化改革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随着市场发育和竞争加剧,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控制成本,开始突破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将其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这引发了一系列诸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劳工权益保障等社会问题。

在体制转型以及传统企业属性发生重大转变条件下,学者们对于企业的本质、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利润创造行为的合规性范围,以及在市场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建设尚未完善条件下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法律、道德边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与此同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方兴未艾,引发一些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对“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回应。例如,李炳毅[3](1998)认为企业不仅需要承担“经济人”式投资者赋予的利润最大化责任,还需要承担“社会人”式投资者赋予的其他社会责任;同时指出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建立社会责任战略;宁凌[4](2000)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机理,并结合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陈宏辉[5](2003)叙述了西方学术界中,“主流企业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争论,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历史演进,展示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并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

(二)发展阶段(2004—2009年)

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条件、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的关注。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现实差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履责行动与发达国家也相应存在巨大落差。当全球供应链将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结在一起时,基于社会责任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无法避免。以SA8000为代表的一些标准,以“验厂”为主要方式的各种针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验成为中国企业获得国际市场准入资格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与此同时,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以简单自然资源投入、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引发的产品质量低劣、安全生产事故、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也促使中国社会各界开始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希望通过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平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进而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主体,在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过程中的作用与表现,也相应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上述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也体现于2004—200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论文的发表状况中。该阶段是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快速发展阶段,该领域研究论文数量从2004年的18篇增长至2009年的174篇,年均文献量增幅高达58%。论文所涉及的主题,也相对聚焦于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融入和国内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结合该阶段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本文对该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推动因素以及主要关注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4 2004—200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首先,这一阶段研究文献突出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发展的两大促动因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国内政策推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准入限制以及倒逼式的全球供应链社会责任审验,迫使中国企业对于既往以“物美价廉”为特征的竞争策略进行反思,将对自身全球竞争力的培育重点从产品本身延展自产品的形成过程,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聚焦于经济全球化、SA8000、企业竞争力、企业绩效等研究议题的论文。然而,对于中国和发达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上的社会责任落差,学者们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取向,一部分学者将社会责任视为发达国家限制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一种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例如,常凯[6](2002)认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以SA8000为代表的国际劳工标准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程大为[7](2004)指出SA8000通过对企业道德提出要求,从而成为企业经营新的“贸易壁垒”,企业社会责任在跨国合作的订单中,作为附加条件频频出现。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要求持积极、肯定态度,如朱庆伟[8](2004)提出中国加入WTO后,为了成功应对国际竞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建立社会责任战略;姜启军[9](2004)认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以SA8000标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而在政策促动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发布了国内首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此,时任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2008年国资委一号文件要求中央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2006年“社会责任”被写入公司法,在法律意义上要求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使得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意志的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等政策导向下,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索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其生产运营方式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为促进社会和谐,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企业层面的解决方案。这一时期的文献比较多地论述了企业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责任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例如,金乐琴[10](2004)认为一定程度上,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弥补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不足,可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碧珍[11](2006)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是衡量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黎友焕[12](2006)认为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企业在享用社会资源的同时,要从自身、国家法律、社会稳定和公益慈善四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等等。

其次,在研究内容上,无论是针对企业主体还是针对社会责任议题,都呈现丰富而多元的研究态势。在企业主体方面,学者们的研究涉及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商业银行等,着重研究企业的产权、规模、行业属性与其社会责任议题、范围、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李轩复和郭毅[13](2009)认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资源多用于企业生产和规模扩张,因此,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不足,能力有限,基于大型公司制企业(Corporate)的社会责任逻辑并不能直接适用于中小企业;崔新建[14](2007)认为跨国公司的国别社会责任战略,既需要遵从母国总公司全球社会责任战略规划,又要能体现东道国的国情特点和特殊的责任议题要求。由于内部成本和管理的差异以及外部制度监管和法律的差异,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不同国家会有所不同[15]。在研究议题上,环境问题、劳动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则成为该阶段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吴椒军和张庆彩[16](2004)提出应将企业的环境责任从道义上的软约束上升为政策与法律上的硬规范;林汉川等[17](2007)则从履责动机上分析企业提升经济绩效与履行环境责任动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从外在环境规制和内在经济诱导来激发企业的履责行为;张兰霞等[18](2009)从政府、行业协会、电视传媒以及企业自身四个角度,对构建劳动关系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出独到见解;朱爱武[19](2006)则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行动能够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田志伟和葛遵峰[20](2007)认为社会责任能为企业获得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效益和企业声誉塑造的外部效益,从而提高竞争优势。等等。

最后,在进行实践层面的问题导向研究的同时,大量学者基于新制度主义和现代企业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从伦理、经济、社会、管理等不同的学科视角探求“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层面的逻辑解释,在这其中,弗里曼(1984)的文献成为高被引文献,他提出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企业社会责任解释的学理基础。为了阐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激励监督机理,学者们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偏好、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沈洪涛[21-22](2007、2008)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企业的自愿性社会责任披露呈正相关;周祖城[23](2007)实证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当行业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较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相对的增加。

(三)平稳阶段(2010—2015年)

2010—2015年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平稳阶段,发表的中文学术论文数量多、质量高,且保持年均数量稳定,如图5所示。

图5 2010—2015各年度CSSCI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数量

图6为2010到2015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网络图谱,网络节点数量为146, 连线数量为324, 网络密度为0.030 6。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看出,在重大事件影响和高层政策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问题、企业财务绩效、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

图6 2010—2015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分析该阶段文献讨论的主要议题,并结合学术论文发表的时滞效应,可以认为,高层政策驱动和重大事件影响,是推动该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展的两大因素。就理论研究而言,该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学术探讨主要针对2008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层会议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响应,以及一些重大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关注。

2010年到2015年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数量多、质量好,与这段时间高层领导人关注和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关。2010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和条件;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上,都提到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也提到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国有企业要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表率作用。高层领导人的关注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导向,是这一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原因。

2008年以来,我国频频发生的经济社会领域的大事,成为该时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直接问题导向因素,引发学术界深入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责任联接和传导机制,这期间的研究文献集中反映了这一点。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关注,其间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不同的捐赠表现也推动了学术界关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研究。卢现祥和李晓敏[24](2010)在对世界500强企业震后捐赠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企业捐赠有其内在的经济动机,且捐赠水平与企业经济水平正相关;刘海建[25](2013)发现,在面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外资企业捐赠的动力来自企业内部的战略需求,而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捐赠动力则主要来自外部的舆论压力。“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社会责任焦点议题,“食品企业”、“信息披露”、“竞争优势”等在关键词网络图谱中的聚簇关系较为明显,朱晋伟和李冰欣[26](2012)针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实证研究了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多的食品企业,往往规模较大、独立董事比例较高。而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发生的“家乐福事件”则是“消费者主权运动”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理的直接体现,对此,学者们就“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与外资企业融入本土运营的“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李海芹和张子刚[27](2010)的分析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实现经济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等,来增强企业声誉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马龙龙[28](2011)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利益驱使和价值认同是消费者主要的响应动机。

(四)议题化阶段(2016—2018年)

本文研究发现,2016年至2018年,我国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的CSSCI研究文献逐年下降,2018年的全年发文量仅有71篇,出现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

图7是利用Citespace对2016—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的网络图谱,网络节点数量为58, 连线数量为109, 网络密度为0.065 9,相比于以往各个阶段,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各议题的图谱节点变小,离散程度增大。除了“利益相关者”、“财务绩效”、“公司治理”等关键词继续作为高频关键词出现以外,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议题呈现多样化,同时之前热点议题的关注程度下降。但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基于新的学术视角,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深化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例如,在责任主体方面,从图7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能明显的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跨国企业”等关键词标签。徐传谌等[29](2016)认为对于国有企业,除承担一般性社会责任以外,还需要承担特殊的企业社会责任;张春敏[30](2018)认为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也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在精准扶贫中应作为最值得信赖的中坚力量,要在盈利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肖红军[31](2018)回顾了过去40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演进,发现“政府-企业-社会”关系范式的合理化过程表现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范式的高级化。在社会责任议题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交易伙伴(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外部环境(包括政府、社区、媒体、环保组织等)和间接影响客体(包括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等)。近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渐侧重于这些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图7中也显示了如“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慈善捐赠、媒体关注、产品质量、供应链”等关键词标签。吉利等[32](2018)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起到类似于保险的作用,缓解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冲击;唐鹏程[33](2018)认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实现共赢的最优选择,等等。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企业内部责任管理流程是由责任理念、责任战略、责任组织、责任行动、责任绩效、责任沟通、责任传播和责任反馈形成的责任闭环,图7中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关键词有“企业财务绩效”、“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企业社会绩效”、“协同效益”等。如李艳丽[34](2018)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确定了企业对社会责任认知、利益相关者责任意识、制度背景、企业产品特征、经营水平和责任行为成本收益水平六大显著影响因素。

图7 2016—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本文发现,虽然该阶段直接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词的研究文献减少,但针对企业主体,结合社会热点责任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却依然保持在较多的数量层级上,如图8所示。

图8 2010—2018各年度社会热点责任议题研究文献数量

四、回顾与展望

为了直观地展现过去20年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具体议题及其时间上的分布,采用Citespace对20年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图9的20年文献关键词网络图谱,图谱网络节点数量为234, 连线数量为568, 网络密度为0.0208,节点大小代表中心性,节点颜色表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从1998到2018年颜色由浅至深。根据节点大小、颜色以及节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各个时期研究热点的变化。

图9 1998—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论从史出,在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以论鉴史,梳理二十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历程,分析各文献研究主题及关注重点的流变关系,可以进而将实践层面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概括为以下三个转变:

1. 从外生性向内生性的转变

从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动因上看,我国企业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与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市场的社会责任要求直接相关。这种外生性的社会责任要求,体现为各项社会责任标准,通过市场准入和供应链审验形式作用于中国出口型企业。由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收益,这种外生性的社会责任要求迅速引起企业重视、理解和适应。此外,在中国国内各级政府规制和行业协会倡导下,外部营商环境也对企业形成刚性的社会责任要求。遵从上述市场条件变化,企业的履责也由外部性动因逐步转向自身内在的自愿、自觉和自律。

2. 从粗放性向精益化的转变

由于早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触发动因源自于国际市场要求和政府规制因素,企业在被动式响应外部要求过程中,对于履责的目的、意义,以及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关联等方面并未形成明确合理的认知,在实践上也表现为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遵循着两种不同的逻辑,并未实现真正的融合。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认识到,社会责任也是一种资源投入,也应该依照成本-收益原则进行精益化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识别,对关键议题进行排序,由此确定企业的履责资源配置,贡献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优势,防范各种社会性风险。

3. 从合规性向战略性的转变

无论是国际社会责任的责任要求,还是政府的规制要求,直接体现为各种责任规范,并以认证、审验的方式,推动企业履责。合规性社会责任要求具有直接、明确的特点,有利于企业认识与执行,也有利于政府规制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便于向各类利益相关方披露企业的履责信息。然而,合规性的社会责任要求也存在其相对不足,各类责任规范往往体现的是一般性、普适性、基础性要求,既无从体现企业的个性化特点,也无法反映中国国情和具体发展阶段特殊的社会议题要求。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将社会对企业的责任期待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规模、地域特点,不断将社会责任期待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融合,真正贡献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回顾二十年来中国社会责任研究中文文献,结合当前我国国内改革和国际化发展的新态势、新格局,本文认为未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将呈现为三个主要趋势:

1.议题化。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的议题众多,议题之间服从于不同的发生和存在逻辑,因此,既往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综合性研究,从2016年开始,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弱化的态势。而与此相对应,将隶属于社会责任语境范围的各个议题分离出来,进行独立研究,将成为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基本取向。

2. 跨学科。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研究内容涉及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当前,源自于实践的各企业社会议题无法为传统的某一学科完全容纳,单一领域无法全面完整地诠释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发生机理和发展逻辑。跨学科学者基于各自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合作研究,必将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基本态势。

3. 跨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内涵,自然会有不同的实践要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在跨文化情境下,中国企业如何根据东道国的国情特点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识别与排序,并根据社会责任议题进行合理的履责资源配置,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当然,这也赋予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者的学术使命。

猜你喜欢
文献责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责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