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探析

2019-06-05 01:14胡兰周珍珍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扶贫职业教育特点

胡兰 周珍珍

摘要: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走在教育扶贫工作的前沿,职业教育温暖工程从“双百计划”到同心·智力支持工程、湖南省“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湖北省温暖工程授渔圆梦计划等,从最初的职业教育到短期的技能培训,从一种培养模式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温暖工程凭借其扶贫工作的彻底性,统战性、教育性和民间性三性统一,扶贫工作管理公开化,实践探索创新性等特点,坚持教育和就业相结合,真正做到扶志、扶智。

关键词: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5-0016-04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都把消除贫困作为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之一。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1995年启动的温暖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区根据本地特色进行探索实施,不断出现创新发展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贫困减缓作用机理

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并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可以看出,扶贫工作离不开就业和教育,而职业教育正好融合二者优点,为扶贫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一)家庭投入上注重给家庭减负

随着高校扩招,“因学致贫”是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教育花费,特别是高等教育花费已超过一些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成为一些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虽然有助学贷款和一些政策帮助,但对于贫困学子家庭来说,学费以及日常生活费成为因学致贫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则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2012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其中规定: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不仅如此,国家层面针对职业教育的雨露计划以及中华职教社在中央统战部大力支持下的温暖工程,还有各地区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使得职教贫困学子不仅可以接受免费的职业教育,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学致贫”的出现,消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课程学习上注重能力本位

相比普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在课程学习上更加注重能力本位。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技能操作锻炼。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有实训基地及合作企业。因此,职教学子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操作。

此外,就学生特点而言,高职学生很大部分是高考落选本科后留下来的,他们对于理论学习缺乏信心,而职业教育的课程安排不论对中职还是高职学子来说更加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方式上注重就业导向

職业教育着重培养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相比普通院校,职业院校在培养方式上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学子的就业能力,如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等。这些培养方式和学生未来工作相对接,对优秀学子可以直接推荐就业。在培养方法上,有“1+1+1”“2+1”等,即让学生在校学习一年或二年后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掌握行业技能,解决了大部分职业院校学子的就业问题,做到“教会一人、脱贫一家”。

(四)帮扶方式上注重新元素加入

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借助互联网培训由点到面展开,对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或者回乡创业者采取“点菜”式培训,在他们需求的时间、地点给予他们需求的项目培训,且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此外,互联网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职业教育应抓住市场所需,针对性地培养技能人才,扩大就业机会。

另外,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职业教育一直鼓励学子自主创业,开展全国职业院校创业大赛,给予优秀学子创业基金鼓励。仅2013年毕业的高职生,他们在政府帮助下通过自主创业为社会提供了92.3万个就业岗位,对比同一阶段的本科生高143%[1]。不仅做到自我脱贫,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人。

二、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

(一)温暖工程

秉承“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下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95年初启动实施温暖工程项目。温暖工程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温暖工程主要项目,包括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公益性培训、动员千所学校参与温暖工程公益活动等。在实施过程中温暖工程不断发展,从点到面逐步展开。多年来,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显著效益。截止2015年,全国共有培训基地114个,项目覆盖全国900多个县,为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民等各类人员提供培训,累计人数达到1 323.62万人,帮助365.68万人进行就业或再次创业,资助贫困学子81.16万人,资助金额达到9.07亿元[2]。

温暖工程项目成立后,中华职教社总社以及地方社根据当地特色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实施形式,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典型探究

1.双百计划

提到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就不得不提“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其开创了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新局面。项目面向全国欠发达县,利用社会捐款,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培训。2006年全面开展“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次年福建、新疆先后启动温暖工程“双百计划”。

截至2007年底,中华职教社与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合作,在全国9 000多个县完成了100多万名农民工的培训任务。“双百计划”给予地处偏僻、无力改变贫困现状的农民一个自我改变的契机。扶贫先扶智,使他们拥有改变自己现状的能力,真正做到从根本上脱贫。

2.同心·智力支持工程

毕节市作为全国重点扶贫地区,在2010年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该工程作为“四大工程”之一,秉承“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宗旨,通过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并推荐就业。

项目自实施以来凝聚各方力量,在政府指导下,各职业学校和企业积极参与,对初中毕业生进行“1+1+1”培养,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和实习;对新生劳动力进行短暂急需培训,并推荐就业。这些措施给贫困地区的学子一个机遇,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据报道,“同心·智力支持工程”在2010年培训2 242人,其中693人转移到省外务工,剩余人全部实现就近就业。项目扶贫效果显著,仅一年的时间就帮助千人实现就业进而脱离贫困,成绩得到社会各方的肯定和支持,践行了温暖工程项目的宗旨,做到从根本上帮助群众脱贫。

3.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

“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以下简称“一家一”)以省内优秀职业院校为平台,以湖南省中华职教社为桥梁,通过向社会各界筹募资金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职教学子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并对优秀毕业生推荐就业。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秉承温暖工程项目的宗旨,做到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就学与就业相结合,努力集合社会各界力量精准帮扶贫困学子,使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到自我脱贫、自我发展。

项目自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截止 2015 年底,在3 年时间内,共有 13 000 余名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项目资助,参与该项目的非公企业、社会团体及公益伙伴达到 70 多家[3]。“一家一”为湖南省扶贫攻坚计划贡献了强大动力。

4.温暖工程授漁圆梦

“授渔圆梦”源于温暖工程,但又区别于温暖工程。该模式通过一对一精准帮扶,帮助贫困学子完成职业教育,获得就业技能。所谓“一对一精准帮扶”,即对于不同情况的贫困学子制定不同的方案。方案一为初中阶段贫困学子而设计,为其提供“五年成长”(两年中专学习,三年定岗实习)助学计划;另一种方案是针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子,为他们提供边读书边就业的机会[4],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个学子。

2015年,授渔圆梦计划招收200名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子,对其进行帮助。“授渔圆梦”如同其名字一样,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鱼”更是“渔”,使他们有就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真正实现“帮助一人,脱贫一家”。

(三)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的特点

1.扶贫管理工作公开化

“互联网+扶贫”作为扶贫新路径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被提出。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和互联网相融合,建立了互联网管理平台。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中华职教社官网了解全国温暖工程实施情况,还可以查看各省中华职教社官网了解各地区温暖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也可通过职业院校官网了解学校的详细情况。任何人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通过互联网了解温暖工程扶贫的实施全过程:项目的理念、帮扶对象的确定、资金的发放、帮扶对象的未来发展等,做到全社会监督、参与。

2.扶贫力量的全面性

中华职教社温暖工程扶贫模式具有统战性、教育性和民间性。其一,团结一切社会力量。温暖工程扶贫模式联合了无党派人士、社会企业及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扩大帮扶力量,如湖南省“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捐款,凝聚社会力量。其二,温暖工程不同于一般扶贫项目,具有教育性,通过职业教育或者短期培训给予帮扶对象改变现状的能力,是“造血式”扶贫,不仅扶智,更是扶志,无论是最初的“双百计划”,还是后来的温暖工程授渔圆梦项目,都是通过培训和教育进行。其三,项目实施来源于实践,具有操作性、时效性、民间性。帮扶对象是广大贫困人员,面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方案,做到针对性扶贫。

3.扶贫效果的持续性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是贫困人口能力的缺失,缺少创造自己向往生活的能力[5]。扶贫工作中出现的返贫现象也是能力缺乏的表现。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需要帮助者提供教育和技能培训。

“双百计划”通过技能培训使农民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让农村劳动力能自主择业。湖南省“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就开设各种专业班级,通过职业教育让学子拥有就业能力。同心·智力支持工程和温暖工程授渔圆梦工程教授学生技能和方法。可以看出,温暖工程注重能力扶贫,给予贫困学子就业、创业的能力,是“造血式”扶贫,真正做到了扶贫工作的彻底性。

4.扶贫实践探索的创新性

职业教育温暖工程扶贫模式从开始的“双百计划”到同心·智力支持工程、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湖北省温暖工程授渔圆梦计划等,从最初的职业教育到短期的技能培训,从一种培养模式到针对性的培养模式,温暖工程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灵活发展变化的。各地区根据温暖工程理念结合地区特色进行探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也保持了灵活性,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把职业教育扶贫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对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一)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扶贫工作围绕我国主要矛盾进行,而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亦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促进职教学子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职业教育扶贫机制体制创新

健全贫困学子精准识别与调整机制,加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融合,定期对贫困学子进行核查,按照既定标准及时对贫困学子异动情况进行更新。此外,加强职业教育贫困学子的参与,在帮扶对象选举、资金管理及发放以及后续管理,职业院校学生都应了解,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另外,在扶贫资金的管理方面加强公开化,通过各种方式公示扶贫资金的用途,保障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资金使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效果的追踪,对于在职业教育帮扶下顺利就业、家庭脱贫的例子要积极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学子对职业教育扶贫的信心。

(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扶贫法制建设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确保了行动的稳定性和制度化,使活动更加公平、规范。我国先后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性法律,但缺少针对贫困地区、扶贫对象保护和支持的法律法规。特别对于历来受传统思想影响的职业教育而言,没有一定的法制规范和支持,在运行中会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迫切需要法律支持。

(四)加大职业教育扶贫经费投入

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经费来源于各方面,不仅有政府帮扶,还集合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爱心企业、学校等社会力量。但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职业教育扶贫工作覆盖面还是存在缺漏。因此,政府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此外,政府要督促职业学校的事业性收入要运用于学校发展,确保学校硬件设施的基础。另外,对于捐款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可以抵消一定的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鼓励社会力量捐款。

参考文献:

[1]马树超,王伯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翟帆.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实施20周年总结大会举行[N].中国教育报,2015-12-16(1).

[3]雷明贵.职教扶贫中的阶层合作及其制度支持—— 以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7(5):36-40.

[4]祝闯.“授渔”把脉贫困家庭对症下药治标更治本[N].中国社会报,2015-12-08.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扶贫职业教育特点
证监会“扶贫”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