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缙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王 鹏
缙云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全县人口46万,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80%以上,现有耕地面积33.93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近年来,该县充分认识到“山多地少、耕地碎片化”的现实,结合区域位置和资源特点,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把土地整治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加强资金保障,严格实时监控,促进农旅融合等措施,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培育发展农村优质项目和新业态,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基础,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控,及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生态有机结合。2003年至2018年期间,该县共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51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6.68万亩;标准农田项目65个,建成标田14.96万亩;垦造耕地项目474个,新增耕地面积62303亩,其中垦造水田10832亩、旱地51471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04个,复垦耕地2942亩。
缙云县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绿水青山、保护家园”为开发宗旨,以“构建农田农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集聚、生态环境和谐美丽的乡村土地集约利用格局”为目标,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意见,综合开展村庄整治、农用地综合整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等行动,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如该县东方镇胪膛村(岩塘)垦造耕地项目,位于仙都旅游风景区上游、219省道沿线,项目之初即把绿色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将项目与好溪胪膛段濒水景观带和219省道美丽风景线融为一体,并与谋划建设中的好溪绿道东方段基本重合,实现与周边环境的交相辉映。项目实施后,该区域地势高低不平,分户经营、种植零乱、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农村道路用地由原来的19.84亩增加至43.73亩,路宽达到3.5米以上,主干路宽达到6米;原有园地、旱地、采矿用地等通过改造,增加水田802.96亩,原有127.82亩水田通过统一整治,改造成规则格田,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构成“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田园景象,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以往土地整治因开发而开发,整治效益难以发挥的情况,缙云县多措并举,通过政策综合运用、规划整合设计等,把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一系列项目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中,在相关配套上下足功夫,彻底打消农民对土地整理开发的疑虑,真正让“归园田居”成为现实。特别是在配套政策方面,该县致力解决土地开发后抛荒的问题,一方面开展地力培肥工作,对水田项目给予5年最高3500元/亩的种植补助,鼓励新开垦的耕地经过集体协商,统一承包流转,促成规模化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将后续种植与地力培肥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年度综合考核,并在工程竣工后一年内给予施工单位500元/亩的种植费用,确保土地整治补充的耕地能切实发挥效益。目前,该县2018年以来验收的水田项目,均落实种植水生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1800亩,产量约570吨;茭白种植面积约200亩,产量约350吨,部分项目还间种大豆、小麦、油菜、旱稻等作物,种植取得较好的收益。
缙云县舒洪镇昆洪村低丘缓坡开发试点项目,全域面积1150亩,是从利用林地开发为主转向以利用低丘缓坡为主的垦造新方式。项目以开展大机械、大平整垦造耕地为思路,通过整个区块整体规划,统一平整全域削坡填谷,统一布置生产道、排灌渠,让零乱低劣的山包变成整齐划一的现代化田园,促进产业化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原区块土地利用率低下、荒草灌木杂乱分布的现象彻底解决,道路网、排灌水系配套得到完善,方格条田整齐划一,得到当地群众充分肯定。
▲ 壶镇镇团结村(大岭后)垦造水田项目
缙云县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及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农旅结合提升生态品质等工作推进,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统一整治的项目,大幅提高资金投入。如该县前路乡水口村(汤弄)垦造耕地项目,建设总成本每亩达到16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12.3万元/亩,测量、地质勘查、设计、招标代理费、监理、环评和水保等费用0.8万元/亩,政策处理及工作经费1.87万元/亩,后续种植及地力培肥0.4万元/亩,其余还包括边坡绿化、不可预见费等。
同时,借助水利部门山塘水库废小建大试点,将资源盘活获取的指标收益用于解决新建水库的建设资金,加大对水源建设投入,改善水源灌溉问题。目前,正在推进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配套水库工程包括舒洪镇悬腾坑水库、壶镇镇岩背底洪山塘、东渡镇天马村麻弄自然村山塘、前路乡前路村西散自然村山塘、前路乡前路村后青自然村水库等工程,规划设计总库容49万方,总投资5500万元。
自2016年起,缙云县全面推进土地整治项目移动巡查系统开发试点建设,从进场施工收集耕作土开始,到田块开挖平整,台地挡墙砌筑,耕作层回填,以及道路工程、排灌渠工程施工等,均在该系统中以“影像资料+文字说明”方式,实时准确呈现。同时,监理单位通过该系统实时上传巡查记录,土地整治机构工作人员每日检查现场信息,并提出整改意见,形成高效运转的质量监管体系。目前,该系统承担缙云县土地整治项目监理工作的6家监理单位共上传巡查记录2200余条,通过多方平行监管,确保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质量,真正实现运用最新技术手段高效“打理”万亩农田。
缙云县以“建一方良田,兴一地产业,富一方百姓”为目标,推进土地整治方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并在具体项目中融合农业产业化和观光旅游化发展,使土地整治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支撑。如该县前路乡姓叶村乌日孔项目,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611.58亩,同时该项目结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村集体对项目区块进行整体流转承包,启动“梯田花海”及民宿景区建设,形成旅游观光产业,承包费收益及观光收入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同时,创新“土地整治+”模式,在提升原有地块生产条件及生产能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流转经营、规模化利用,引导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将所得反哺村镇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如壶镇镇岩背村打造千亩梯田和赛车道,集旅游观光和运动于一体;壶镇镇团结村打造249亩五彩荷花,吸引众多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