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施

2019-06-03 09:10卞海燕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学生主体小学数学

卞海燕

摘  要:生本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文章以一节常态课的实施过程为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生本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学生主体

新课改理念倡导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高度尊重和信任学生,重视学生的发展,保护学生的个性等教学宗旨,突出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教学理念。生本课堂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需要。下文笔者结合常态课《三角形的面积》就如何实施生本课堂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本课堂的展开。小学生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直观、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来展开教学。

PPT展示简短的动画情境:小猪佩奇和弟弟乔治跟着爸爸去爷爷家,爷爷拿出了两块不一样口味的三角形蛋糕(如图1、图2)来招待他们,乔治觉得佩奇的蛋糕比他的大,就不开心了。佩奇想告诉弟弟蛋糕是一样大的,但不知道怎么证实自己的说法,于是他们找到了爸爸,爸爸提示他们,蛋糕是三角形的,可以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问题:佩奇还小,不会算三角形的面积,你能帮帮他吗?

學生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记得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齐声回答):底×高。

师(追问):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得出这个公式的吗?

生1:将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部分剪下来,通过平移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是用裁剪、平移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来得出它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生本课堂展开的必要条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确保生本课堂的顺利展开。

二、互助合作、自主探究

探究部分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生数学知识构建的主要过程,互助合作是生本课堂最常用的教学形式,自主探究是主动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

任务一:两人一组,利用手中的三角形纸片,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该环节教师需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教师深入学生中进行聆听,必要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展示片段一:

生1:我发现两个三角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了(如图3),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大家觉得她的想法怎么样?

学生一致点头认可。

师(追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她的吗?

生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

生1:底×高。

师(追问):底是哪一条?高是哪一条?可以画出来吗?

生1展示作图结果(如图4所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高是图上的这条虚线。

师:大家对它的作图结果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3:这条高求不出来。

师:你真有发现的眼光。那你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3:我将平行四边形的高作在这个位置(如图5所示),这样就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底是三角形的底,高是三角形的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底×高÷2。

师:你表述得真完整,看来你已经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了。

展示片段二:

生4:我手上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我将它对折,沿着折线剪下来,发现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6所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长是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三角形的高,所以它的面积是底÷2×高。

师:你想到了裁剪、拼接,你的想法真不错!

展示片段三:

生5:我把三角形进行折叠,发现它可以折成一个双层的长方形(如图7所示),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双层长方形面积的一倍。

生6:可是怎么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

生5:因为长方形是两层的,所以它的长是三角形底的一半,宽是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底÷2)×(三角形的高÷2)。三角形的面积是(底÷2)×(高÷2)×2。

师:你的这个想法真是不错,老师都没能想到呢,可是这个式子太长,可以缩短一下吗?

生7:底×高÷2。

……

教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高÷2,字母表示:S=a×h÷2。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果很简单,直接告知学生,再加上大量的计算题也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生本课堂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建构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舍得”给学生时间,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己探究、自己领悟。

三、解决问题、内化知识

解决问题是内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生本课堂中对问题的追求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心挑选问题,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

任务二: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试一试解决以下问题:

1. 求下列三角形的面积。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底是多少?

这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且学生全班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发现,第1题有部分学生会忽略单位的统一性而发生错误,但他们很快会自行更正。第2题错误率较高,错误形式也有多种,而后通过生生互助及师生互助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旁观者与引导者,以旁观者的眼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能力,体现生本课堂的宗旨。

在提倡数学素养教学的当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数学素养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只有将生本课堂变成常态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凸显“生本”价值,促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学生主体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