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摘 要 辅导员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范畴中的特殊群体,其主要职能是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引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应努力塑造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纵观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及高职学生新特点,导致高职辅导员工作面临一些困境,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和思考,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工作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82
Abstract Counselor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in China. Their main functions are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o guide them to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they should strive to shape the roles of "life mentor" and "bosom friend" of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led to 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work of counsel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consider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unselor work; strait; strategy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阐述明确了辅导员同时兼具“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同时,《标准》中也明确了身为“辅导员”的价值,主要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
1 高职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剖析
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时代创新力、岗位实践力的优质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实用性人才的主要输出机构,在全新社会环境中,对高职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日常管理、心理健康疏导、党建团建工作、就业创业教育等,并在各个环节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最高准则,实现高职學生在人才视角下的“德智体美劳”综合优秀。
从现实角度出发,高职辅导员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教育范畴”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生源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文化知识方面,还是人生方向方面,由于高职生源的起点较低,高职辅导员不仅要从生活、学习方面提高工作强度,同时在心理精神层面、道德品质方面、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也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因此高职辅导员不仅是高职学生的“指路者”,更应该是“良师益友”,在工作方面要求事无巨细、贯穿始终。
2 高职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
2.1 社会环境剧烈嬗变、高职学生个性张扬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打破藩篱,极大地激活了教育产业潜力,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考学生有了更多的高等教育途径选择,其中“高职院校”又成为继续高等教育的“底线”——基于对生源的抢夺,高职教育在分数线的控制上并不严格,这导致大量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低、自律能力弱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当然,从教育观点出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社会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除了知识、技能方面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质修养、社会法制观念等,而这些方面又属于高职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将高职辅导员工作陷入了“直接困境”。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环境剧烈嬗变的主要标签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大量技术与设备涌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获取信息的途径进一步拓宽、方式更加的便捷,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存在一些宣扬“自我为中心”的言论和观点,这进一步导致高职学生个性张扬,自身原有的不足和缺点也进一步强化。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互联网文化“糟粕”,会加剧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品质、自律性等变差,一味地强调“个性张扬”,但却忽视对他人、集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利己主义”问题——这些都是高职辅导员必须面对的,并随着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绎”出新问题,会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2.2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自身工作局限性大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职辅导员除了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硬性标准”之外,还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以折中标准下的“中级辅导员”自立而言,《标准》要求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掌握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党建、团建、党史及大型活动组织方法,日常管理中能够熟练应用《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具有心理疏导、精神病识别等能力。整体上,在“专业性”方面不亚于对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要求。
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专业人才是严重匮乏的,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的寥寥无几。从学科角度说,“辅导员”的身份及所从事的工作,可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在就业方向上,并为针对“辅导员”进行充分的铺垫,这导致高职辅导员在“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结合调查,我国许多高职辅导员大多是应届毕业生直接就职,既无法保障专业要求,也没有工作经验保障,这就导致了辅导员工作价值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陷入较大的局限性,学校及高职学生大多将其定义为“管理员”,甚至不认同其“教师”、“干部”的身份,等同于“宿管员”、“协调员”、“安保员”的层次;客观上,辅导员在专业性方面的落后,也导致其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3 工作机制有待健全、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结合笔者调查了解,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具有“临时工”性质,在队伍组建方面一般划分为“全职”和“兼职”两大体系,全职辅导员比例较少,且大部分实际工作由兼职辅导员完成。基于此,兼职工作的“临时性”决定了就业周期有限(一般为三年),在工作方面有着明确的奖惩机制、权责划分,因此兼职辅导员工作中主要对高校领導负责,完成自身的使命即可,一般不会积极主动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对于“全职”属性的辅导员来说,尽管在工作定性上较为稳固,但却始终游离在“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之外,得不到应有的认同感,尤其工作机制很不健全,在薪资待遇层面“低人一等”,晋升方面(如评职称、职业规划等)更是遥遥无期,这些问题都导致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一旦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会流失。
3 高职辅导员工作困境的对策
3.1 提升高职辅导员地位、优化辅导员工作环境
作为教育机构中的一份子,高职辅导员的地位首先来源于“禀赋”,其次来源于自身的“构建”,缺乏前者则后者必然无法成立。高职院校应适度给辅导员“放权”,以提升辅导员的话语分量,帮助其扫清日常工作中的障碍。同时,辅导员工作应得到教师、领导的支持,在资源方面给予一定的控制权限。从辅导员自身角度出发,在工作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能够与高职学生“零距离”接触,进行思想层面、精神领域的交流,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3.2 提升高职辅导员素质、优化辅导员成长环境
一方面,加强高职辅导员入职门槛的监督,根据《标准》要求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从源头消除“人人能做辅导员”的错误认识,确保辅导员人才素质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准。另一方面,要优化辅导员成长环境,基于“严把关”的前提,要充分考虑我国高职辅导员专业“不对称”的弊端,在入职以后加强教育培训,通过讲座、竞赛、顶岗实习等相关机制,逐渐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让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工作领域同样可以获得成长机会。
3.3 提升高职辅导员待遇、优化辅导员发展环境
高职辅导员的核心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需要较长周期与高职学生的接触,基于言传身教、行为激励、言语感染等多种形式,从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展开,因此“临时性”的工作定位明显是不符合这一岗位要求的。通过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提高辅导员待遇,包括薪资、福利、晋升等方面,能够让辅导员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同时,将辅导员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范畴中,在职称评定、竞选领导等方面放宽条件,优化辅导员长远发展环境,这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自我素养提升的同时,化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培养社会合格职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是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学生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变化,较之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而言,表现出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密切关联性,加上高职院校生源复杂、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高职辅导员工作方面存在更多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供广大高职院校借鉴,不断推动我国高职辅导员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淑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途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2):82-84.
[2] 张硕.论高等教育法规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作用[J].法制博览,2019(05):292.
[3] 王慧玲,陈艳,刘真.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和特色做法的探讨[J].河北农机,201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