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茹
摘 要 随着多种文化内容进入到高校校园之内,对校园文化造成了诸多影响,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局势下,高校应该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来构建校园文化,并且在构建中要明确“立德树人”对校园文化构建的意义以及基于此理念的构建原则,进而规划出合理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校园文化 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01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cultural content into the camp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influences have been exerted on the campus culture, which leads to the change of the ideological dynamics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uch a sit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campus culture with the basic idea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make clear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is idea, so as to plan a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ath.
Keywords cultivate people by virtue; campus culture; values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面临着多种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更多人以“利益”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放弃了对“德”的修养。“立德树人”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意思是通过“德”来教育人、塑造人,它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虽然现在的社会变化很大,但这一标准是不能逾越的。“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理念的载体,而“立德树人”则是校园文化的构建基点。
1 基于立德树人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没有“德”的引导,他们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很难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从这里我们知道立德树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是重大的,以下进行具体阐述:
1.1 是中國社会转型期的需要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并不是两个同等级别的概念,从文化的形成看,校园文化是脱胎于社会文化,只是在进入校园后受到校园文化、知识等影响而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但是归根结底校园文化会与社会文化是相通的。从这个层面讲,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尤其是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其中,这样才能为社会文化的回归正统奠定基础。再者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锋力量,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比如在抗战年代,最先觉醒的是接受新思想的大学生,虽然他们人微言轻,但是却敢于走入社会来呼唤更多的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可想而知如果大学生失去了“德”,那一旦民族危亡,那又要靠谁来充当先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有坚实的后备力量来保证其发展不偏移正轨,而大学生责无旁贷。
1.2 是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需要
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的群体,他们马上会面临着多方的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家庭压力、自身发展压力等,在这些压力面前,大学生的承压能力就会受到考验。根据调查发现有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陷入抑郁状态,整天茫然无措,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其实这与“立德树人”教育缺乏有很大关系。[1]“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中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品德,这一品德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首先,此“德”为优良品德,指的是大学生能够在与人相处中展现自己的品德修养;其次,此“德”还有兼济天下之品行的意思,即大学生要有服务社会的心态,而不是仅仅想要从中索取;最后,具备此“德”者,虽遇万难仍然坚持向前,绝不退缩。大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求发展,必须具备这样的“德”。
1.3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作用是明显的也是重要的,并且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我们知道西方文化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就进入了我国的文化领域,现在它的作用更加明显,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糟粕,但是其精华内容是我们民族生存于世的基础,所以传统文化必须得到传承。而“立德树人”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其融入校园文化中,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做人态度,这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2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构建原则
依据“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以“师生”为主体,然后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构建,其构建原则如下。
2.1 主体性原则
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中,其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如果再细化的话,则是以学生为终极主体。这项原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为此项教育理念中充分凸显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此处的“人”即指的是学生。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让学生既是构建者,也是受益者。学生在构建过程中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从与他人的合作中学习到为人处事的方式,这对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有很大帮助。
2.2 方向性原则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不稳定性,如果校园文化也受其影响,那会直接将大学生带入“迷失地带”,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成熟状态,很容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觀念影响。校园文化作为引导学生思想的重要内容,应该在进行构建时找到正确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影响下,校园文化的构建方向为引导学生在正确看待如今社会形势的基础上,以辨证的思维来吸收不同类型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虽然“以德树人”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但是这不影响学生对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内容进行吸收。这个方向性原则的遵守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为学生制定固定方向来促其发展,这完全符合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2.3 创新性原则
校园文化的构建中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其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在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时,不能一味地进行照搬,而是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方向来进行变形和深化。[2]比如“立德树人”在融入校园文化时,如果只是将传统美德一股脑地罗列出来,并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和效仿,那最终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因为现在的学生极具个性,如果这些内容不符合他们的个性需要,则会被排斥在思想之外,所以必须将传统文化内容以创新的方式来转变形态,才能真正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第二,“立德树人”理念中对“人”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而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此项理念的实施本来就是对创新性的一种体现,然后再经过校园文化的弘扬,可以使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3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支持下,高校基于本校具体情况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研究,具体如此所述。
3.1 树立价值导向,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时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内容,因为学生的具体行为都会受到精神层面的指导。首先,高校应该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向大学生传导更多的价值导向,进而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构建中的“活体标本”,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解释校园精神文化,也利于其它学生以其为榜样进行学习;其次,高校应该认清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并通过积极措施来巩固大学校园的主流思想。[3]而“以德树人”理念正好可以作为突破口,高校可以通过大力弘扬此理念来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极为重要;最后,“立德树人”理念中包含着明显的“民主”意味,高校可以借助其来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使大学校园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和交流环境。“榜样、自信、民主”都是极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3.2 开发物型课程,推进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也属于校园文化中的一种,它的包含范围十分广泛并且都是具体的事物,正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在环境文化建设中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首先,高校要明确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物质方面看,大学校园中的教学设施、环境设施、娱乐设施等都属于具体物质,这些物质与文化的联系就在于其是否能够体现其文化功能,比如有的教学设施在历经多年使用后,逐渐成为了一所高校的标志或者学生心中永恒的记忆,那么它就体现出文化色彩。这提醒高校应该对校园内部存在的物质进行保护,因为总有一天都将变为“文化”;其次,在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中,高校要重视“人文景观”的维护和保养,因为从校园的基本特点来分析,校园在环境、生活、学习等方面都要呈现出一种“书卷气”,比如环境整洁优雅但又不失文化氛围,学生生活每天如此,却从中透出读书人应有的气质,学习枯燥无味,可是还包含学者的坚持;最后,高校应该积极开发物型课程,教育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进而让校园中的具体事物成为“育人”的工具。这项课程的开发与“立德树人”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物型课程重在“以物养德”,这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基本吻合。
3.3 提升社团品味,开展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在大学校园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团,社团存在的意义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进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动脑的好习惯,高校应该利用社团的这些特点来开展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建设。[4]首先高校可以对社团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尤其是“立德树人”理念的传达,让他们了解建立社团的目的不只是“抱团取暖”,还有更重要的是“共同发展”;其次,高校可以为社团活动主动提供平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但是必须对社团活动的品质进行要求,比如那些崇洋媚外的社团活动就不能出现在校园之内;最后,高校应该支持学生加入到社团之中,因为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来进行发展,进而为校园的行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4 结语
“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教育领域重要的教育目标,也是对具体教育过程的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此项理念的指引和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在正确的观念和方向下进行学习,进而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社会生活。“立德树人”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需要大学生继续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进而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刘姗,曾令超.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1-15.
[2] 黄云,闫仕杰.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教风学风建设路径探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8):40-41.
[3] 万美容,孙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05):69-75.
[4] 朱洪娟.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