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娟 冯志寅 吴怡娴 李秀梅
摘 要 病理解剖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学习。学生往往对组织切片的学习存在诸多问题。老师利用指导大学生开放性实验的机会,组织学生学习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激发了部分同学对组织学与病理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为提高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病理切片技术 病理解剖学 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4.015
Abstract Pathological anatomy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main specimens and the biopsies. Students often have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study of tissue section. The teachers instruct students to make pathological slices, not onl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the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spired the hist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tomy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New approaches were provid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athological anatomy.
Keywords pathological section technique; pathological anatomy; experimental teaching
病理解剖学对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1]其内容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两者之间的重要的“桥梁”学科,也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掌握这门既重要又复杂的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1 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绝大多数民族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薄弱。病理解剖学的实验学习内容主要分为大体和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观察两部分。学生往往对组织切片标本的学习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见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病理切片学习时,难以理解实习指导上或老师对组织切片病理改变特征的描述。因此,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在短时间内绘出一个完整的疾病镜下病理变化表现就存在很大困难。如,学生在绘制肝脂肪变性时,所绘内容的比例、染色严重失调:单个肝细胞体积比中央静脉大,肝细胞核质红蓝涂色颠倒,肝索肝血窦结构混乱,不知绘出的图片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说明学生在组织切片标本和大体器官标本之间联系、转换有障碍,甚至对老师理论及实验的授课内容都没有理解。那么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组织切片,理解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之间的联系,将有利于对这门学科的学习。
第二,对于组织学的学习内容已经淡忘,讲授病理变化时,学生无法把正常人体组织的形态结构与病理变化的特征进行有效的区别、对比。在医学教育中,组织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病理解剖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两者均是基础形态学;组织学是病理解剖学的基础,学好组织学是深入学习病理解剖学的必要条件。[2]我校于第二学期开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四学期开设病理解剖学,学生实习病理解剖学时,常无法分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甚至不能在显微镜下辨认一些具有特征结构的器官,如:肺、肾,肝等,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效果。实验带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讲授病理改变时往往先帮助学生回顧正常形态的内容,再讲授病理变化,大大降低了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学生绘图作业常见错误也是找不到病变部位,随意描绘组织切片镜下的视野,分不清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说明学生不仅缺乏联系组织切片和大体标本的能力,还缺乏病变部位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区分能力。如果学生能在课前温习组织学知识并且亲自动手取材,体验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将有利于学生在组织切片上迅速找到病变的部位,理解病变的发生发展。
第三,病理组织切片的嗜酸性,嗜碱性改变理解混乱。病理解剖学教学切片一般为HE染色,我们用红色代表伊红染色的嗜酸性结构,蓝紫色代表苏木素染色的嗜碱性结构。学生在观察组织切片时,易发生混淆,因此在绘图作业时,也常见红蓝色乱用的现象。说明学生没有理解组织细胞染色的意义,只是一味死记硬背哪些组织是呈现红色的嗜酸性染色,哪些是呈现蓝色的嗜碱性染色,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却没有提高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HE染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他们对病理切片的认知。因此,我们利用大学生开放性实验的机会,额外对部分学生开展了病理切片技术的实习指导。
2 利用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指导学生学习病理切片技术
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改变了原来的被动学习状况,转被动为主动,为学生创造了新的学习环境。[3]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每学期推出10~15项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形态中心承接新疆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开放性实验进行的主要场所。形态学中心教师本着让学生在每一次实验中最大限度的学习知识、提高实验动物利用率的宗旨,在申报拟定的开放性试验中额外增加病理切片制作的环节。利用实验后处死的小鼠、大鼠或兔子的组织器官,从组织固定开始,经过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过程,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切片。在制作切片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结合实体组织帮助学生回顾组织学知识,充分认识疾病的演变过程,掌握切片的制作工艺,为病理解剖学实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理解教学常用的石蜡HE染色切片中,嗜碱性的蓝紫色和嗜酸性的粉红色在细胞层面的存在与关系、组织异常部位和正常部位的区分、组织切片和大体器官组织的联系、转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解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使学生认识了组织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走上临床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病理切片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病理解剖学实验
利用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指导学生制作组织切片,学生普遍反映效果非常好。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激发了部分同学对组织学与病理解剖学的学习兴趣。 病理解剖学是一门直观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直观的教学方式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十分重要,但对于少数民族同学来说,一味的讲解展示并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病理解剖学内容涉及广泛、概念抽象、形态变化多样,病变时组织原有的形态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导致学生无法辨别。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对课程的联系和内容了解不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更多障碍。为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多位多年实验教学经验丰富老师的总结,认为直观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动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途径。
通过指导学生制作HE染色的组织切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接触了大体标本,还透彻的认识了组织切片,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首先,学生对组织切片的理解不再是“红蓝线条构成的图”,他们通过自己切割病变组织(取材)、固定、切片,染色等,真正意义的认识到组织切片是大体标本的一部分,和大体标本密不可分。组织切片呈现的染色及形态改变和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相辅相成。其次,学生能够在切片上迅速的找到病变部位。因为切片的病变部位和他们取材的大体标本病变部位是一致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处理大体标本时就帮助他们区分病变区域及周围的正常组织,当他们面对同源的切片时,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迅速的把显微镜视野转到病变的核心部位。在这个过程里,组织学知识也逐渐的被回顾,将利于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再者,学生经过组织切片的层层染色,理解了嗜酸性嗜碱性染色的原理,不需要再死记硬背,有效的避免了绘图作业时,“紅蓝”错用的现象。参与切片制作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反映以前觉得病理解剖学是一门既难学又乏味的课程,但是理解之后发现这是一门感兴趣的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到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中来,对病理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十分有益。然而,病理切片的制作对实验样品、实验设备、实验试剂以及实验室环境要求都颇高,很难普及到每个同学。本次尝试也只是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机会及平台初见成效。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更多的资源让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力求让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将目前所学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李玉林.病理学(第7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2] 李林.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相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解剖学杂志,2009.32(5):708-710.
[3] 邓思敏,高劲松,熊宇龙,等.新时期大学生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