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界定:理论与实证

2019-06-03 06:48:44胡利利
生产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题项工匠内涵

胡利利,熊 璐

(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引言

制造企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世界地位的决定因素,正在成为各国争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角力场。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表层是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是缺乏制造业人才,实质是“工匠精神”的匮乏[1-2]。近年来,诸如华为、格力、海尔等一流企业在全球市场崛起的根本保障之一就是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和以不断精进为核心的“工匠精神”[3]。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振兴与良性发展,工匠精神培育至关重要[4-5]。

自2016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献数量剧增。迄今研究内容集中在工匠精神阐释[6-7]、缺失原因分析[8]、国内培养以及国外经验借鉴[9],研究对象聚焦于职业院校学生[10-11],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上的局限,阻碍了中国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进程。诸如工匠精神究竟包含哪些要素?其结构有什么特征?制造业升级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是其中的基础问题,寻求解答上述问题,是工匠精神现状、问题和症结的精准诊断和培养机制的探索和建立的当务之急。梳理工匠精神内涵的相关文献发现:(1)古今中外有关工匠精神核心理念有相通之处[12-13];(2)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社会制度[14-20]、文化背景[21-23]等情境的适应性特征;(3)对工匠精神内涵的阐释有交叉又各不相同。综上,现有工匠精神内涵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以理论结合实证分析、系统科学界定当今情境下中国企业工匠精神内涵及其结构机制,澄清相关概念,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选择。

全球一体化主导的今天,世界各国纷纷提出“重塑制造业优势”的发展战略,工匠精神被人们重新认识和解读[12]。据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结合中国国情,聚焦制造企业及其员工,通过理论研究探析工匠精神内涵要素,结合实证方法确定工匠精神内涵结构,据此科学界定工匠精神内涵。为工匠精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员工工匠精神的针对性培养提供依据。

二、内涵界定的质化研究

由于工匠精神是一个较新的构念,前期关于其内涵界定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采用质化研究方法获取工匠精神的内涵要素。主要采取文献法与访谈法,并结合专家意见法获取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具体方法如下:第一,以“工匠”、“工匠精神”、“Artisan Spirit”、“Craftsman spirit”、“spirit of craftsman”为关键词,对 CKNI、维普、万方、百度学术、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Emerald、Pro Quest、Elsevier Science Direct、Research Gat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发表于SCI、CSSCI、核心期刊或被引用次数大于10次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搜集相关文献193篇;同时,对在大型制造企业从业10年以上,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国际贸易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9位制造企业专家进行访谈,访谈涉及其对工匠精神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目前企业战略发展对员工工匠精神要素的需求、员工工匠精神现状等方面内容。第二,对文献及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工匠精神初始要素清单。将与本研究内容相差较大的资料予以剔除,对甄选出的132篇文献资料及语义表述清楚、与研究内容紧密联系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断地对比、分析,从中摘取出83项工匠精神初始要素,构成工匠精神初始要素清单。第三,通过专家意见法对初始要素清单进行删除、归并、整理,形成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由多年为制造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3位专家及从事先进制造模式、制造业转型升级、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的8位学者组成专家组,对已形成的工匠精神初始要素清单进行删除、归并、整理。其中,删除8项工匠精神初始要素(“创业”、“改革”、“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尚美”、“天人合一”、“爱国为民”、“实现社会责任”),对剩下的75项初始要素进行归并形成28项工匠精神内涵要素,并将在132篇文献中出现频次少于5次且非访谈所得的要素进行删除(“团队精神”、“自我认同”、“以人为本”、“好奇心”、“自律”),最终得到包含23项要素的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具体内涵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

三、内涵界定的实证演技

(一)问卷设计与修订

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确定后,量表题项的编写主要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借鉴《能力素质词典》和《胜任能力素质词典》,并根据研究者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及专家反馈,紧密结合本研究要求自行发展题目。题项编写之后通过专家意见法与访谈法(随机选择6名专家及5名制造企业员工)对题项进行评阅修改,主要对测量量表的题项是否存在表意不清或歧义、对应题项是否能反映待测要素进行评估。最终根据反馈对测量量表相关题项进行修改与删除,形成包含42个题项的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初始量表。形成的初始量表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计分,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予 1到 5分,其中 4、9、13、29、33、35、37、39、42 题为反向题目。被测员工正向题项得分越高/反向题项得分越低,表示其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水平越高。

通过发放100份问卷进行预试,其中有效问卷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预试问卷的Cronbach's Alpha为0.932,有较高的信度。以CITC值低于0.4或项已删除的Cronbach's Alpha反而上升0.1左右为标准进行检验,其中 Q1、Q5、Q10、Q14、Q15、Q16、Q30、Q34、Q36、Q40需要进行修正或删除;此外,预试结果显示 KMO值为 0.883、Bartlett球形检验 Sig.为0.00,故适合做因子分析,且其解释的总方差达到74.56%。因此通过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依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抽取因子。结果显示,所有题项因子载荷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 0.5,其中 Q6、Q10、Q11、Q12、Q18、Q23、Q39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5,存在交叉载荷问题,故考虑修正或删除。综上,最终对问卷的 Q10、Q12、Q15、Q18、Q23、Q30、Q34 题项进行删除,对 Q1、Q5、Q6、Q11、Q14、Q16、Q36、Q39、Q40题项进行修改。据此,形成了包含了7个传记特征和35个工匠精神题项的正式问卷。

(二)问卷发放与收集

本次调查涉及汽车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电力设备及半导体设备制造等多个产业的15家企业,被试样本涉及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操作、营销等多种岗位员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499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4.55%。随机将问卷分为两组,其中227份问卷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238份问卷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有效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三)项目分析

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独立样本检验进行项目分析,据此判断问卷题项对被试样本的鉴别程度。通过项目分析可以看出,Q1~Q35的T检验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均具有较好的鉴别度,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四)探索性因子分析

依据同质性检验的结果对量表题项进行初步筛选。通过对题项的分析得出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为0.931,有较高的信度。以CITC值低于0.4或项已删除的Cronbach's Alpha反而上升0.1左右为标准进行检验,最终剔除题项 Q4、Q9、Q10、Q12、Q27、Q28、Q32。

表2 有效样本基本情况表(N=465)

继项目分析和初步筛选之后,为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需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其KMO值为0.949,Sig.为0.000,因此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据此,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共抽取三个共同因素,解释的总方差为64.195%。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共同因素正交旋转处理得到表4。

通过判断各要素的载荷大小、是否存在交叉载荷现象及其共同度的大小,保留共同度大于0.6及因素载荷量大于0.5的题项。删除“求真务实”(共同度为 0.575)、“吃苦耐劳”(共同度为0.552)、“投入”(共同度为 0.399)、“诚信”(共同度为 0.532)和“用户至上”(共同度为 0.447)5个要素。此外,因“不断挑战”、“坚守标准”这2个要素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5,存在交叉载荷问题,因此删除此2个要素。

对删除后的要素进行第二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前再次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其中,KMO值为 0.927,Sig.为 0.000,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共抽取3个共同因素,其解释的总方差为71.250%。第二次因子分析表明所有要素共同度均大于0.6,但由于“职业认同”存在交叉载荷,因此予以删除。

表3 项目分析结果表

表4 第一次探索性分析表

对结果再次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以进行第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中,KMO值为0.924,Sig.为0.000,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共抽取三个共同因素,其解释的总方差为72.401%。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5且无交叉载荷,13个要素均符合标准。第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第三次探索性分析表

从表5可见,各要素的因子载荷及共同度均达到要求,故最终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包含三个维度、13个要素的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模型。

根据各维度下工匠精神要素内涵的一致性,通过专家意见(包含4名高校专家与2名企业专家)对每个维度进行命名。维度一包括“职业素养”、“注重质量”、“专业性”、“实践力”、“持续学习”、“责任心”,这些要素涉及到员工通过职业素养、质量意识、不断学习和责任心的提升,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是制造企业员工所应具有的工匠技术,因此命名为“工匠技艺”维度;维度二包括“主动性”、“耐心”、“培养力”、“坚持性”,这些要素体现出员工既主动、耐心且持续地完成自身工作,同时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分享给他人,是制造企业员工所应具有的工匠品德,因此命名为“工匠品德”维度;维度三包括“精益求精”、“创新力”、“严谨性”,这些要素反映了员工对待工作有着严谨态度和对完美与极致的追求,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是制造企业员工所应具有的工匠心性,因此命名为“工匠心性”维度。

(五)模型确立及验证

1.模型确立。为了保证所构建制造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运用AMOS21.0对238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

为了验证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的结构,本文设立三个备择模型:零模型、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通过对模型拟合指标的分析来验证模型。各模型具体拟合指标如表6所示。

表6 “工匠精神”各模型的拟合指标

通过表6可以看出,二阶因子模型的各项适配度指标均在要求范围内,且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模型。据此得到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二阶三因子模型。

图1 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结构

表7 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模型

2.模型验证。首先,通过分析工匠精神各维度层的Cronbach's Alpha与CITC值对其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如表8所示。其中,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9,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0、0.792和0.729,均高于0.7的可接受标准,说明问卷的整体信度以及三个维度的信度均良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其次,通过AMOS21.0对“工匠技艺”、“工匠品德”、“工匠心性”三个维度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的结果如表9所示。

表8 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

表9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由表 9可见,“工匠技艺”、“工匠品德”、“工匠心性”三个维度的因子载荷系数均>0.7、组合信度均 >0.6、AVE均 >0.5。由此可知,“工匠技艺”、“工匠品德”、“工匠心性”三个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信度。

此外,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因子最终解释了方差变异的72.401%,说明所得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最后,对各维度的区分效度进行验证,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区分效度检验

可见,各维度平均方差抽取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故而说明这三个维度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综上,所构建的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内涵模型结构合理,信效度良好。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首先采用质化研究获取工匠精神内涵要素清单,再通过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对质化研究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突破以往以理论分析为主要方法和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要工匠精神提升对象的研究局限,科学界定了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结构机制,为未来企业中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具体研究结论:其一,工匠精神是由“工匠技艺”、“工匠品德”和“工匠心性”三个维度构成的多维度构念。其二,工匠精神包含13个要素,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维度。其中,“工匠技艺”包含“职业素养”、“注重质量”、“专业性”、“实践力”、“持续学习”、“责任心”;“工匠品德”包含“主动性”、“耐心”、“培养力”、“坚持性”;“工匠心性”包含“精益求精”、“创新力”、“严谨性”。其三,经实证检验,本文所揭示的制造企业员工工匠精神三维度、13要素内涵模型信效度符合实证研究的标准与要求。其四,本文研究提出的内涵要素及其结构,可以为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及相关研究提供概念与量表支持,企业和职场员工可以据此进行培养工匠精神。

本文侧重于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界定,未来研究可据此对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进行探索,通过明确其影响机制,为未来中国企业员工工匠精神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并提供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题项工匠内涵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工匠风采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挖掘习题的内涵
教师教学风格测量工具TSI修订的实证研究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山西青年(2017年6期)2017-03-15 01:27:59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