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扎实地把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好

2019-06-03 10:02李新一全国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牧业农牧民草原

文│李新一(全国畜牧总站)

草原既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又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增长,我国草原的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超载过牧、管理利用不科学等诸多问题逐一显现,不仅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了保护草原资源、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即草原补奖政策。

草原补奖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五年为一期。2011——2015年,国家实施了第一期项目。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773.6亿元。实施范围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云南等8个牧区省份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5个农牧交错带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草原地区,共计650多个县(团场、农场)。政策内容包括,对农牧民实施禁牧和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给予补助和奖励,即农牧民补助奖励资金;还安排了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等资金。支持加强和改进草原管理,加快发展现代草牧业,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等。

2016——2020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二期项目。截至201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资金562.8亿元,继续安排农牧民补助奖励资金,并允许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5省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实行“一揽子”政策,将补助奖励资金自主统筹用于发展草牧业等方面的支出。同时,取消了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增加了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牧业发展。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8年来,极大地改善了草原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草原超载过牧情况改善明显、人工饲草料地面积增加明显、放牧加舍饲圈养相结合的现代草牧业生产模式逐渐成形、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增长显著,为草原地区精准脱贫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农牧民亲切地将草原补奖政策称之为“民心项目”和“德政工程”。

实践表明,这项覆盖我国牧区半牧区、事关1200多万户农牧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离不开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充分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和辛勤付出。特别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策落地,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比如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省”的总体要求,任务落实、补助发放、服务指导、建档立卡、监督管理“五到户”的工作原则,以及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第三方开展效益评价、通过“一卡通”“一折通”的方式发放资金等具体做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都应当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加强总结提炼和推广完善。

今年,根据国家机构改革后的职责调整情况,国务院明确草原补奖政策中的农牧民补助奖励资金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方法管理使用,并称之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由于政策实施省份的各级草原管理部门及其技术支撑机构的人员多数已转隶到林草部门,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要由各级畜牧管理部门及其技术支撑机构的人员承担起来。因而,各级都会有一个再学习、再领会、再创新、再推进的过程,在做好原有基础工作的同时,更要稳固切实地做好牧户核实、资金发放、政务公开、效益评价、绩效管理、宣传引导等诸多细节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细致入微的举措,继续把这项好政策落实好,让农牧民群众满意,让“民心工程”更加深入民心。

猜你喜欢
牧业农牧民草原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大鸿恒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