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晓蕊
(南京市第十八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2)
“物态变化复习”的课堂上,教师通常用棕色小玻璃瓶、气球、少量干冰等器材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以体验升华等物态变化. 具体做法是:将少量干冰置于棕色小玻璃瓶内,用气球封住瓶口. 实验中,学生观察到气球不断膨胀,据此得出“干冰升华变为气体”的结论;且由观察到瓶壁出现白霜,得出“白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教师以此演示升华、凝华的实验,但是笔者对实验的合理性存疑,为何采用小棕瓶及该如何解释气球膨胀现象. 另外,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会爆裂,有一定的危险,实验中应有所规避或解决.
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类似实验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采用棕色瓶子[1],如图1所示;二是采用试管[2],如图2所示. 这2种方法都是用气球封口,观察到气球膨胀,说明干冰发生了升华现象. 关于采用棕色瓶子的缘由,亦有相关叙述[1]:将干冰装在深色药瓶里后,瓶壁的白霜得到衬托,现象明显了,凝华现象的可视性意图得到了实现. 而事实上,凝华现象是明显了,但是何以断定瓶子里干冰只发生升华,即没有出现液态,实验无法直接观察.
图1 采用棕色瓶和气球的升华实验
图2 采用试管和气球的升华实验
另外采用棕色瓶子是否是基于棕色瓶子吸热能力强的考虑,笔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取2个大小相同的瓶子,分别是棕色和无色,容积均为72 mL. 将它们长时间静置于实验室内,采用DIS设备,温度传感器精度±0.5 ℃,分辨率0.05 ℃,测得其内部温度相同,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室内照明条件下棕色、无色瓶内温度对比
实验发现,由于实验室内的LED灯属于冷光源,且与瓶子距离较远,因此瓶内温度无明显差异. 为了验证笔者对吸热考虑的合理性,改用白炽灯作为光源,并加以环境温度作为参照对比,再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实验时尽量靠近两瓶子,使光源到两瓶子大致等距. 实验前,瓶内温度和环境温度如图5所示(最上面所示的温度为棕色瓶内气体温度;中间所示的温度为透明瓶内气体温度;最下面所示的温度为环境温度).
图4 对比棕色、无色瓶吸热能力装置图
图5 实验前两瓶内气体温度及环境温度
15 W的白炽灯与两瓶的距离为10.7 cm,打开白炽灯开始计时,根据软件采集到的数据拟合出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白炽灯与2瓶距离10.7 cm时,瓶内温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发现,棕色瓶内气体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更高. 实验前,两瓶内气体温差为0.2 ℃,由于温度传感器精度±0.5 ℃,此温差属系统误差. 实验结束时,两瓶温差为0.3 ℃,差值增大0.1 ℃,而温度传感器分辨率0.05 ℃,故0.1 ℃系有效数据,表明在光源相同时,棕色瓶的吸热能力较无色瓶更强.
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笔者改变白炽灯与玻璃瓶之间的距离,多次实验,得到如图7~8的图像.
图7 白炽灯与两瓶距离36 cm时,瓶内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8 白炽灯与两瓶距离155 cm时,瓶内温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发现,当白炽灯距离瓶子较近时,棕色瓶的吸热能力确实强于无色玻璃瓶. 但当白炽灯距离瓶子较远时,几乎对瓶内温度无影响. 这表明笔者对吸热的考虑是合理的,但是不适合课堂教学环境. 故笔者认为采用棕色瓶子不合理.
气球膨胀的原因可能有2种:一是瓶内干冰升华为气体,使瓶内气体增多;二是由于瓶子和气球内原先就有部分空气,这些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若要排除第2种可能,教师应该让学生先明了升华吸热,导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排除瓶内空气受热膨胀的可能性,才能说明气球膨胀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会爆裂. 由于是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时靠得很近,气球爆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授课教师以及现有文献均未提供解决方案,亦未对此危险作任何警示.
物理实验讲究“眼见为实”,但是图1中的棕色瓶子不透明,上方又密封了有色气球,无法看到瓶内. 而图2采用试管,理论上可以看清管内干冰物态变化的细节,但是如图2所示的情境,底部外侧出现了1层白霜,厚厚的白霜裹住试管底部,仍无法看到内部干冰,从试管侧上方向下观察,由于视线受阻,也不一定能看到内部,内部干冰状态无法判断.
为防止学生用手接触干冰发生冻伤危险,教师都会在实验前强调切勿用手去触碰干冰. 故在实验中,对于干冰的升华吸热,学生没有直观感受,都是通过观察容器外壁出现白霜来推断升华吸热的. 由于学生无直观感受亦无测量数据,通常会用手去触摸容器来感受其温度变化,以此来推断升华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情况.
以南京地区为例,大约10月中旬教授此内容,其时气温约22 ℃. 实验前,瓶子温度等于室温,一般学生不会去触碰瓶子. 实验中,学生再用手去触碰瓶子,会明显感到冷,但瓶子温度始终低于人体温度,用手触摸瓶子,当然会感觉到冷. 所以这种直观感受其实并不能说明问题.
若人手直接去触碰气球,反而有暖和的感觉,其原因为:首先,气体膨胀会对气球做功,气球温度升高可能是由于做功所致,其次,气球及气体质量小,气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球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流动,隔热性能更好,其热传导率很小,所以手触摸气球的感觉会和触摸玻璃瓶的感觉截然相反,感到较热.
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测量精度和数据记录考虑,采用DIS实验及自封口的长条形塑料袋进行实验,但是密封较为困难. 为使温度传感器探头深入袋内,塑料袋宜深不宜浅,放入干冰,尽量排尽空气,再放入传感器探头,用橡皮筋扎口,如图9所示. 待干冰升华,袋体鼓起后,调整探头,使探头不触碰塑料袋,调整过程中,手不能触碰袋体,以避免给袋体加热. 由于袋体容积较小,约850 mL,干冰升华,只需要1~2 min即可令袋体完全膨胀.
图9 温度传感器密封至塑料袋
由于塑料袋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袋内气体与室内空气的热传递不会过快,因此便于观察到袋内气体温度的变化. 为排除环境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笔者事先选取了2只规格相同的温度传感器. 初始时感温探头均置于空气中,发现2只温度计示数均为19.6 ℃,如图10所示. 将一只温度计如图9所示放置,测量袋内气体的温度,另一只放置在桌面上用于测量周围环境温度.
在温度计插入塑料袋后开始计时,软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自动绘制2只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中,对于曲线0所测的袋内气体温度,由于将温度传感器装入袋内时,已经干扰了袋内气体所处系统,导致初始温度有所变化. 实验发现,开始时,随着袋内干冰迅速升华,塑料袋开始膨胀,并伴有“噼里啪啦”的塑料袋被胀开的声音,袋内温度计示数不断上升,最多升高0.8 ℃. 袋内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塑料袋由于膨胀发出的声音逐渐减弱,最后消失,此时袋内气体温度明显下降,查看塑料袋,发现其表面出现撕裂现象,如图12所示.
图10 实验前温度计示数
图11 用2只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2 塑料袋撕裂
实验初始阶段,袋内气体温度上升,可以从做功方面来解释:袋内气体膨胀的同时,袋子也在压缩气体,等同于袋子对气体做功,因此气体温度升高. 直到塑料袋内气压足够大,塑料袋被撑裂,袋内气体开始泄漏,此时袋内气体温度下降. 对于此现象,笔者认为此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曲线1所测的是环境温度,传感器原先置于远离塑料袋处,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中将其移至塑料袋下方,发现测得的温度下降,表明干冰升华吸热导致塑料袋底部周围空气温度降低,这部分相对较冷的空气下沉,就是该曲线下降的缘由. 将传感器移离塑料袋下方,曲线逐渐恢复到原先温度. 该曲线可以用来说明升华吸热. 而袋内气体温度曲线恰好与升华吸热相悖,其并非升华吸热的理论错误,而是压缩气体做功改变了内能. 这恰好验证了关于人手触摸气球的直观感受的分析是正确的.
为了进一步分析,在上次实验设计基础上继续改进,再次实验. 采用3只相同规格的温度计,1只温度计挂在铁架台的上方用于测量室内温度;1只固定于塑料袋的下方,测量干冰升华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1支温度计插入袋内,测量袋内气体温度. 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图13 测量袋内气体温度装置图
温度计开始插入塑料袋时记录数据,电脑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14所示.
图14 用3只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时,实验者会凑近塑料袋观察下方的霜和“白气”,引起周围空气扰动,因此曲线2温度发生了波动. 但仍可以发现塑料袋下方气体温度明显低于环境温度.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笔者再次进行实验,实验图像如图15所示.
图15 重复实验中温度的变化曲线
图14~15所示袋内气温没有出现图11所示的一段快速下降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这2次袋体没有撑裂,气体是从橡皮筋扎口处缓慢往外泄压,故袋内气温变化甚微. 故笔者推断,图1所示的气球,其内部气温升高程度理应更加明显,其在爆裂前应该不会下降,但是由于器材所限,无法实际测量.
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干冰进行升华、凝华实验的教学时,尝试设计了更多的相关实验. 同时也正是由于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让普通中学得以利用DIS进行高精度的实验测量. 实验中的一些偶然发现,更令笔者有了新的思考. 当笔者将经过改进的实验再次呈现给学生时,学生经历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情感体验,对相关物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作为教师,也深刻意识到,平时工作中需要时刻注意积累教学素材,充实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止于至善,应该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教学相长,师生永远在携手同行.